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与临床护理论文_王芬杰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科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15年11月10日到2016年11月10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各40例,对比2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237-02

在全身性炎症疾病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此病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不能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临床特点是关节畸形、致残率高等[2]。此病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3]。本文当中,对本院2015年11月10日到2016年11月10日期间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展开研究,寻求适宜的护理方案,见正文描述。

1.资料、方法

1.1 资料

选取在我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共收集80 例),所选时间属于2015年11月10日到2016年11月10日期间,将这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这两组,每40 例为一组。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2、18例;年龄范围上限值:68岁,下限值16岁,年龄平均值(46.82±9.74)岁。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3、17例;年龄范围上限值:66岁,下限值18岁,年龄平均值(47.12±10.25)岁。

对比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两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对本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包括:给予患者环磷酰胺等西药治疗,帮助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带领患者熟悉医院内的环境,教会患者病室内设施的使用方法等。

观察组:对本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4-6]:①在为患者进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本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汤(主要成分:黄芪、甘草、陈皮、防风、寸冬、枸杞、当归、党参等)进行治疗。每日两次,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②给予患者中药熏蒸治疗(治疗方式:将中药放入熏蒸机中,待达到熏蒸温度后,指导患者坐入熏蒸机中进行三十分钟的中药熏蒸治疗)。③护理工作为本组患者进行药物护理,由于本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类风汤进行治疗,类风汤含有多种中草药易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因此,护理工作者应指导患者在餐后温服类风汤,同时指导患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④为本组患者进行熏蒸护理,护理工作者在患者进行熏蒸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情况,一旦患者出现头晕、胸闷、心率异常等情况,护理工作者应帮助患者立即停止熏蒸治疗,指导患者多饮水,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患者补液治疗。⑤指导本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告知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为患者讲解康复锻炼的方法,嘱患者每日进行适量的康复运动,指导患者尽可能的活动关节,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锻炼,不可操之过急。护理工作中还应对患者进行饮食及生活的护理,告知患者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对疾病康复的意义,指导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戒烟忌酒,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及休息。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2)观察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满意度,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 22.0软件核对后,当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1 两组对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观察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对比性,P值<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分)

 

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全身性炎症疾病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此病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不能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临床特点是关节畸形、致残率高等。此病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中医“痹症”的一种,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在人体虚弱时入侵机体所导致的[7]。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残率较高,可导致患者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8]。本文通过对我院自2015年11月10日到2016年11月10日期间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佟娟,卢燕.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结合治疗与护理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28.

[2]赵京凤.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1(19):230-230,237.

[3]郭颖,喻霞,张洪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3):1796-1797.

[4]茅俊华,高丽琴,郭丽君等.风湿寒痛片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12):924-925.

[5]张淑梅.分析灸热贴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要点[J].智慧健康,2017,3(10):37-38.

[6]王萍,任喜荣.中药湿热敷联合红外线理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2):220-221.

[7]赵辉,杨国峰,伊天爽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和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74-77.

[8]字绍芬,李迎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及护理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5,16(32):3219-3221.

论文作者:王芬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与临床护理论文_王芬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