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
2华北理工大学以升创新教育基地 河北唐山 06321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部分沥青路面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的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主要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工程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供具有可采取性的相关处治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成因、防治措施
一、理性路面发展现状
沥青路面由于自身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随着长期的日晒雨淋以及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下沥青路面将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病害,就目前沥青路面的使用情况来看,按破坏程度可划分为功能性破坏与结构性破坏两类,其中功能性破坏如裂缝、泛油、麻面等病害将导致路面平整度下降或是抗滑性下降,而结构性破坏如车辙、坑槽、沉陷等。不仅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缩短了使用寿命、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为确保公路的质量以及安全,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相对应的防治措施。
二、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泛油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项病害就是泛油现象,沥青含量在沥青混合料中过多或过小会产生空隙,沥青在夏季被车辆反复碾压后从路面溢出,会形成一层沥青薄膜且具有光泽的现象叫做泛油,表现在行车道,通常为黑色的连续线或者为间断线。根据形成原因的差异可分为空隙率过小型、压密型、动水作用型、施工不当型4种。空隙率过小型是由于有关规范标准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温度进行一个有效控制,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以及路面承受压力的增大而产生;压密型是压实度不足,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造成的;动水作用型是汽车高速行驶在由于下雨而积水的路面会形成一种动水压,在这种动水压和车辆荷载共同作用下造成的;施工不当型是由于施工不按规范执行、管理不严导致的。
裂缝
沥青路面经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裂缝,根据实际工程项目,裂缝类型主要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等。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指的是与路面的中线呈垂直分布,一般情况下裂缝的长短不一,可以横贯道路,也呈现短密的情况。导致横向裂缝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道路行车轴载与道路路面的设计出现不相匹配的情况,并且施工质量没有达到标准,从而导致问题出现。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指的是与道路行车方向保持一致的裂缝,导致纵向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路面平整度较低、路基处理不到位以及路面的压实度不到位等等,大多数情况下在主裂缝附近会有少量的纵向裂缝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是公路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裂缝形式,其多存在于路基以及路面加宽处;
龟裂
龟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多条裂缝交叉存在,从而呈现一个网状开裂的现象,龟裂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路面的平整性以及路面的整体强度,加大了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路面损耗,降低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如果裂缝不是太大,则对车辆承载力的影响力不大,但是对公路美观性具有一定影响。一旦遇到雨雪天气,则会导致雨雪水顺着裂缝浸入到半刚性层面,从而对基层含水成分起到影响,提高其饱和量,导致公路基层承载力降低,最后对公路质量产生损坏,影响车辆的日常出行以及公路的使用寿命。
车辙
车辙反映的是混合料抵抗荷载反复作用的能力以及高温稳定性。在公路中车辙的损坏力非常大,因为受到长时间的荷载以及气候因素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则会导致车辙轮迹向下变形,从而出现纵向的两个槽,也就是沥青路面常见的损害形式,同时在处理过程中难度也比较大。车辙可分为结构性车辙、磨损性车辙、流动性车辙3类。结构性车辙由压实度的破坏、现代交通条件与Marshall密度标准的差异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共同构成;磨损性车辙是沥青混凝土侧向变形产生的车辙,如果路面长期处于一个高温环境中,再加上路面车辆的反复碾压,不断对路面磨损积累形成坑槽,就会导致路面出现车辙现象;流动性车辙是由于在温度和车辆荷载的影响下使沥青的黏度减小,从而导致沥青面层的流动性变形。
三、处治手段
泛油处治
泛油现象的处治手段主要是要根据路面泛油现象的实际情况按当地地理、气候选择合适的沥青标号和空隙率,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此外,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范和标准执行、严格控制施工,确保施工合理性和规范性。
裂缝处治
针对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可采用热补灌法进行修补。热补灌法的具体操作是补灌法的具体操作是:扩展裂缝至11cm左右,用风机将其内部的杂质清除部的杂质清除;利用灌缝机将热沥青灌注到裂缝中;填满裂缝之后,等待冷却,除去多余沥青。在施工时需注意灌注热沥青要缓慢要缓慢、小心。针对龟裂裂缝的修补,病害程度不同,方法不一样。病害发生早期,可采用薄层罩面处理,具体是向裂缝喷洒乳化沥青,破乳后摊铺米砂。病害发生晚期,程度较严重,可实施挖补处理,具体是铣刨裂缝结构层,利用同类结构层重新修补层重新修补。
车辙处治
在沥青路面中车辙的处治手段是挖除基础之后再铺设强度满足要求的基层、面层。对于高温引起的路面车辙,采用的防治方法为铲除沥青面层,重新铺设满足高温强度要求的新沥青面层。在车辙程度较重的路段进行铣刨之后,再洒上粘层油之后重新铺设沥青路面面层,对于车辙程度较轻的路段,应根据车辙深度另外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层,以降低车辙产生的沉陷。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沥青路面常病害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病害的成因来提出相应的处治手段。希望可以通过文中的分析来加深同行业工作者对病害的认识,从而开展有效的、可采取的处治工作,为公路项目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项小宇.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防治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8(06):19-21.
[2]刘田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26.
[3]刘旭东,张春建.公路养护过程中路面病害的治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3):159.
[4]王佳佳.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及有效处治[J].交通世界,2017(25):18-19.
[5]王浩东.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与防治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5):147-148.
论文作者:刘萌龙1,徐翔宇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裂缝论文; 车辙论文; 病害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