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气系统节能设计思路探讨论文_周成完

煤矿电气系统节能设计思路探讨论文_周成完

娄底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煤矿企业为降低生产能耗,必须合理高效地运用煤矿电气设备节能技术,这样即能降低开采过程中的电能损耗,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改良环境。因此本文从供电线路的节能、降低电网有功损耗、合理选择变压器,提高矿井负荷功率因数四个方面简述了煤矿电气节能设计。

关键词:煤矿、电气、节能、设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加快,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资源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逐渐衰减。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节能减排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煤炭原来作为我国工业能源支柱产业,尽管在去产能、调结构中“关、停、并、转”了大部分煤矿,但煤炭仍然是工业能源不可缺少的产业,煤矿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存在。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充分认识"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保证煤矿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矿电气系统节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供电线路的节能

合理选择供电线路,降低供电线路损耗,达到节能目的。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供电线路具有一定的电阻,会产生电能损耗,电能损耗与线路电阻成正比,而线路电阻与输电导线的长度、导线的电阻率成正比,与导线的截面成反比。因此在进行供电线路设计时,供电变压器应尽量靠近设备负荷中心,缩短供电距离;在敷设供电线路,尽可能采用直线布线,最大限度地使缩短导线长度;选用导电率较好的材质导线,一般选用铜芯材质导线;在满足导线载流量和电压损失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按经济电流密度选用截面较大的导线。

2 降低电网有功损耗

在电气系统中,线路和变压器绕组中的铜损是主要的,约占总损耗80%~85%,铁损是次要的,约占总损耗15%~20%,所以,降低电力系统的铜耗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系统中功率和电能的损耗可用下式计算:

△P=3I2R=(S2 /U2 )R (kw)

△A=(S2 /U2 )RT (kwh)

式中:R—每相电阻 Ω

S—最大负荷视在功率 kvA

U¬—运行电压 kv

T—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h

由上式可知,电力系统中,铜损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提高运行电压的5%时,线路和绕组中的铜耗可降低9%,因此适当提高电网电压,可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在实际应用中,将变压器输出端分接头调在+5%的档位上,将输出电压提高5%。对于电网电压波动大、负荷终端距离供电变压器距离较远而造成远端供电电压不足时,采用在变压器输出端装置OB型交流电压补偿器,将远距离供电负载处的电压补偿到额定电压的±5%,保证动力设备在正常电压下运行。

3 合理选择变压器,使变压器在经济状态下运行

3.1选用节能型变压器

在整个供配电系统中,变压器具有较长的运行时间,应该对变压器的节能效率进行充分的考虑。由于现有煤矿所使用的变压器,大部分为S9型变压器,有的甚至为S7型变压器,受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结构的制约,变压器的能耗较高,而现生产的S11型节能变压器,采用卷铁芯结构,改变了传统的叠片式铁芯结构,空载电流减少了60%~80%,空载损耗降低了20%~35%,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了电网损耗,改善了电网供电质量。因此选用或更新S11型节能变压器,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3.2 合理配置变压器的负荷率,达到节能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变压器的有功损耗由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两部分组成的,其中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是一个常数,负载损耗主要是铜损,是随负荷变化而变化,与变压器负荷率的平方成正比,负荷率赿大,变压器的铜损赿高,即:

△P=P0+Pf= P0+ Pkβ2

式中:△P—有功损耗 kw

P0¬¬—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kw

Pf—变压器的负载损耗 kw

Pk—变压器的额定负载损耗 kw

β—变压器负荷率。

当变压器的负荷率等于0.6时,变压器效率最高,处于最佳经济运行状态。但是,电力部门在收取基本电费时,以变压器的容量为基数,按每KVA的一定比值收取,其收费标准各地区不同,变压器容量赿大,基本电费赿高。所以,在选择变压器时,不但要考虑降低变压器负荷率,保证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又要考虑基本电费的支出,尽量提升变压器的负荷率,减少变压器容量。一般选取矿井主变压器时,其容量是作为基本电费支出依据,变压器的负荷率控制在0.75~0.8左右为宜,不作为矿井基本电费支出依据的局部变压器,负荷率控制在0.6~0.65左右为宜。

4 提高矿井负荷功率因数

在煤矿企业中,由于大量使用了交流感应电动机及变压器,矿井电网功率因数降低,自然功率因数通常在0.65~0.8之间,无法达到电力部门功率因数不低于0.9之规定,往往会受到电力部门的处罚,如何提高矿井负荷功率因数,降低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保证矿井供电质量,也是我们矿井供电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提高负荷功率因数主要有下述三种方法:

(1)自然补偿法

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动机,且尽量选用鼠笼式电动机,使其经常在满载或接近满载的情况下运行,以提高电动机运行时功率因数;合理调节负荷,避免变压器空载或轻载运行;对于动力较大(250kw)的电动机械,采用同步电动机拖动。

(2)人工补偿法

采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以提高矿井负荷功率因数。电容器无功补偿一般采用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方式。集中补偿即在矿井变电所高压配电母线上装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用来补偿电网中频繁波动的无功功率,拟制谐波,稳定电压,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改善高压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使用效率。在低压配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等负荷大、距离远的场所,设置分散补偿装置,对于系统中大容量、稳定运行的电动机,则采用个别补偿方式,以提高矿井功率因数。对于部分矿井原来装置的机械式并联电抗器、投切电容器的无功补偿方式,因需人工手动切换,不适应矿井负荷变化,管理难度大,往往会造成少补或过补现象,而达不到无功补偿目的,应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改造,改为自动补偿装置。

(3)电动机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

由于异步电动机在启动时,转差率S接近1,转差大,无功功率大,功率因数低; 在额定转速运行时,转差率S接近0,转差小,无功功率小,功率因数高;而采用变频器启动电机时,输出频率低,使电动机转差在额定转差范围内,保证电动机始终工作在高功率因数状态。所以,电动机采用变频控制,能提高电动机运行的功率因数,从而使用系统功率因数提高。

5 结束语

矿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合理配置供电线路,降低供电线路损耗;适当提高电网运行电压,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选择节能型变压器,合理配置变压器的负荷率,使变压器在经济状态下运行;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动机,使其经常在满载或接近满载的情况下运行,以提高电动机运行时功率因数;采用集中和个别无功补偿方式及电动机采用变频控制,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从而达到供电系统节能目的,实现矿井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煤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二分册.

[2]崔丽江.煤矿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思路解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43-45.

[3]曹亚红.煤矿电气设备节能技术探究[J].能源与节能,2016(01):92-93.

[4]李君华. 变频技术在煤矿节能中的应用. 煤炭技术,2010(09).

论文作者:周成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煤矿电气系统节能设计思路探讨论文_周成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