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起初是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出现的,它是从道义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批判和否定,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弊端及其解决方法认识的产物。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登上历史舞台,从1516年英国的大法官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帮》算起,已经有489年的历史。400多年来,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从空想到科学,即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经过一个时期的迅速发展,又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当代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在改革实践中曲折发展。

(二)社会主义一词有多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说,或者说思想,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如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等。二是指运动,即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三是指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有上百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核心理念,就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或者说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这是比社会制度更深层的东西,社会制度就是在其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由统治集团所做的制度安排。一种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是一种普遍原则,而遵循这些原则所进行的制度建构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原则是一种基本理念,是一种价值观,而这种原则和理念要转化为社会制度的实践,又必须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传统、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度,其制度安排会表现出不同特色。

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现在世界上有13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或者说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英国的资本主义不同于法国的资本主义,法国的资本主义不同于德国的资本主义,德国的不同于美国的,美国的不同于日本的,日本的不同于拉美的,拉美国家又不同于非洲的。可谓形形色色、千姿百态。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把自己统称为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在这些形式的种种不同背后又有着普遍的同。这个同,就是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有着共同的核心理念;有着普遍认同的基本原则。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都是这些普遍原则在本国的具体化,都是按照这些核心理念进行的制度安排。它们之间呈现出的不同形式,只是这些基本原则在同本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色。

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或者说资本主义社会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我的初步概括是这样:

一是崇尚自由。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尤其是美国和欧洲人的自由观念根深蒂固,他们认为自由应该是天赋人权。所谓自由,就是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及社会活动,他人及其组织不可干涉。我在美国访问过几十位华侨,问他们在美国生活的最突出感受是什么?大多数华侨认为是自由;他们认为在美国生活自由的空间很大。尤其是女华侨,其感受更突出。在美国,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的生活方式及其工作岗位,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的居住地区及居住环境;你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可以自由地的结社等等。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奉献给社会,社会也会依其所奉献的多少、才能的大小给以回报。其回报基本上与你的才能和奉献成正比。说美国自由,也不是说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干任何事情,应当说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主地从事自己的活动。这种自由可以使社会成员的潜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使社会细胞充满活力,而法制的健全以及人们的法律意识,又使社会活动稳定有序地进行。

二是个体本位。美国人崇尚的自由,是个体的自由,是个体的创造,是个体的活动。这个个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家庭,还可以是一个公司,一个社团,一个企业,即一个法人。在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交换、交往,还是诉讼,均是在个体之间进行的,即使一个市民或农民,与政府机关发生诉讼,双方都是以平等的法人出现的。这个社会尊重个体,崇尚个性,倡导多元。在他们看来,整个社会就是由一个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组成的,个体是社会活动的基本细胞。个性是个体的固有属性,每个个体激发了活力,整个社会就有活力了。每个个体之间是平等的,社会也就平等了。每个个体都保持自己的个性,这个社会就会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三是财产私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法律(有成文法也有不成文法)均明文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在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欧美各国,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观念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我们在欧美旅行,经常看到一块土地,一片果林,或者一个厂区旁边竖着一个醒目的牌子“Private”告诉人们:这是私有财产,不可进入,每当你看到这个牌子,就躲远一些,别惹麻烦。

四是主权在民。资本主义的国家形式是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国的权力从根本上说属于这个国家的全体公民。主权在民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公民转让一部分权力给国家公务员让其从事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公务员,顾名思义是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其主要职责是从事公共事务的管理,为公民服务。国家公务员,包括总统、议长、省长、州长,其权力和职位是人民授予的,应使用公共权力为公民服务。若国家公务员不履行为公民服务的职责,公民可以收回权力,撤换公务员。这个原则具体表现在总统、议员的选举,州长、省长的选举以及法院的审判制度中。

五是多数决定。既然原则是主权在民,而一个国家的公民又是众多的,那么怎样决断一个事情呢?那就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办。所谓发扬民主,其核心,就是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办事。资本主义社会的总统选举、议员选举,法院判决,均是遵循多数人决定的原则,即少数服从多数。

六是法律至上。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人、任何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即所谓的法治国家。法律至上的精髓是平等意识。即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这就为每个个体提供了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大平台。起点公平,规则相同。至于如何发展,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这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是一个激励。你要想有所成就,就不要懈怠。

七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其实是一个政治理念,其理论基础是: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权力必须靠权力来制衡。这是政治学的定律,已经被历史事实反复证明。这个理念转化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设计,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以上是笔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识。不一定准确,供大家研究时参考。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又应如何概括呢?

所谓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从最深的层次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当代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应当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从产生到发展,至今已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比较完善、比较典型了。而社会主义制度从俄国十月革命起,才80多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才50多年。社会主义制度就其发展而言,尚处在初级阶级,还很不完善,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也还是初步的,很不成熟的。不成熟的认识是与不成熟的实践相适应的。然而,社会主义制度既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就应该有其特有的核心理念,有其特有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特有的基本原则。否则,它就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根据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我的初步认识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或者基本原则拟作如下概括:

一是财产社会所有。这里的社会所有,既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公有,也不是私有。而是让大部分社会成员拥有财产权。在当前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形式就是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即以劳动者个人财产为基础的合作占有制。

二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国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最高权力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法院是人民法院。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各种权力来源于人民,应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为人民服务。

三是共同富裕。我们共产党人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造福于全体人民,使全体国民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而要防止贫富过于悬殊,更不能使社会两极分化。关于这一点,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未来社会要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四是实现社会公正。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就是为了克服资本主义制度所导致的不公正、不平等等弊端的,因此,要高举社会公正的旗帜,采取切实措施,克服种种社会不公正现象。联系我国当前的实践,强调社会公正就显得更加重要。

五是集体主义。资本主义的理念是个体本位。社会主义注重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又倡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我们尊重个人利益,但也倡导奉献精神。

六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一个物质富裕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政治制度更加民主,精神境界更加高尚,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人们的综合素质更高的一个新型社会形态,归根结底,应是一个能够促进全体公民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

(四)所谓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形态。这里的“科学”二字,是相对于“空想”而言的,正如马克思在1874年所指出的那样:“‘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才使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这是因为,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存在,并且在欧洲社会有较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者称之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社会主义的先驱。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恩格斯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付立叶和欧文这三个智者肩上的。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原因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从抽象的“人类理性”和“永恒正义”出发,热衷于从道义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靠天才的头脑幻想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相对抗。没能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中揭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也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从客观现实出发,认真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创立了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并运用这个新的历史观认真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从而完成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即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有两块科学理论作为基石,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就在于它令人信服地揭示和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行动科学”。关于本学科的理论框架,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我的观点是这样:科学社会主义从创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艰辛历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大致说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分为两大段:或者叫做上下篇。上篇叫理论(或者说本来意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下篇是实践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即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展了的科学社会主义,或者说发展中的科学社会主义。

(五)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即人们常说的“两个必然”。恩格斯认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问题,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们注意较多的是“两个必然”,而对马克思另一方面的论述则注意不够。“两个必然”的论断,是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明确作出的,鉴于资本主义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两个必然”,讲的是历史必然性,即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两个决不会”讲的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一个多世纪的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十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六)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这个社会制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个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持谨慎严肃的态度。他们一贯反对“教条式的预测未来”,反复强调要“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一再声明:“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19、420页。)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只限于指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方向,不愿意并且坚决反对规定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

马克思深知,他所面临的任务是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而不是为某个国家具体地规划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更不是描绘未来社会的详细蓝图。他反复强调,未来社会是一幅什么图景,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这完全应由当事人根据当时的条件来决定。

的确,马克思的著作很多,却没有一本著作专门论述未来社会。这不是疏忽,而是表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列宁说得好:“科学社会主义其实从未描绘过任何未来的远景,它仅限于分析现代资产阶级制度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如此而已。……例如《资本论》这部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的主要著作,对于未来只提出一些最一般的暗示,它只考察未来的制度所由以长成的那些现有的要素。”(注:《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对于不注重研究现实,热衷于描绘未来的作法,马克思一贯持批判态度。1881年,荷兰社会民主党打算把“社会党人取得政权后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首要立法措施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提交苏黎世国际社会党人代表大会讨论,对此,马克思在一封信中明确指出: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提得不正确的。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作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但是,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虚无缥缈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对于未来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像数学家解方程式一样,只有在它本身包含着解题的条件和因素时,才能做出答案。“如果一个方程式的已知各项中没有包含解这个方程式的因素,那我们是不能解这个方程式的。”当共产主义还没有变为现实,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时候,热衷于设计未来社会的具体蓝图,是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的详细周密,就愈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对待未来社会的态度,恩格斯同马克思完全一致。1881年,考茨基致信恩格斯,说讲坛社会主义者要求科学社会主义者回答,在未来社会将采取什么措施消除人口过剩的威胁。恩格斯复信说,我绝对没有义务去回答这些人由于自己头脑的混乱而提出的荒唐问题。他说,在我看来,“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比我和您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44-146页。)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把他们的理论当做标签乱贴,当做教条到处乱套,即使对待《共产党宣言》这部科学著作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恩格斯也明确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总的看法,或者说战略构想,一言以蔽之: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具体说来,就是《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名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年,恩格斯的一位意大利友人致信恩格斯,征询他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看法,恩格斯回答说,关于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看法,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这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词句了。可见,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但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或者说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多次阐述过。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就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强调的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在未来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只是从这时起,“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760页。)恩格斯这里讲的自由,有三重含意,一是相对于必然的自由,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相对于社会关系的自由,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相对于人自身的自由,即人类对自身的超越。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过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从而超越了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从自然界获得了自由。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们从社会关系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从社会中获得自由,人一旦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个人利益就不再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对立,个人的发展就不再妨碍他人的发展或者牺牲他人的发展,而是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一致,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这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深刻内涵。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新社会的创立,将全面改造人类的生存环境及人本身,不仅要改造社会经济关系,还将改造人的思想,人的观念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将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一代全新的人,将全面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将全面提升人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自由地支配自身,自由自主的从事生产和生活,即“成为自身的主人”。

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还作了以下一些概略的预测,主要有六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将没有任何物质前提,它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上面,就是说,将纯粹是一种怪想。没有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普遍交往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

第三,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看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为了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第四,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即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

第五,消除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

第六,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没有商品和货币。

现在看来,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在最主要方面,是符合实际的。但实践也证明,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某些预测和设想,是不切实际的。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以上概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的一个半世纪中,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由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但总的趋势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日趋深化、日趋清晰、日趋具体、日益符合实际了。

那么,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尤其是经过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今天看来,我们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究竟形成了哪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基本原理呢?或者说,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呢?我们认为,其主要之点至少有以下十个方面:

(1)无产阶级政党在完成夺取政权的任务以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文化建设上。

(2)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是新社会最终战胜旧社会的最根本的条件。

(3)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时期,还要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正。

(5)与其他社会形态一样,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原则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和现代市场经济制度。

(7)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要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8)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在文化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同时注重个人价值的价值观;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文化现代化的方向。

(9)社会主义国家要建立科学、健康、积极、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友爱、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10)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中,社会主义理论在发展中。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要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走自己的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集中到一点,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公正、和谐、自由、民主的生存环境。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而“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284页。)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就是现时代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思维的中国形式。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理论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其统一的基础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点。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独特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国家都将走向社会主义,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将走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制度都将带有本国的特色。这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这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法。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即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都是对某一历史时期人类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理论也是如此。具体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产生的呢?

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经济建设也在逐步发展,也搞了一些东西,比如原子弹、氢弹搞成功了,洲际导弹也搞成功了,但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文化大革命’当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结果中国停滞了。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224页。)这段话,实际上已经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国内历史背景。这就是很长时间的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换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新的历史时期,就国内而言,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反思的结果,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行重新思考的结晶。

邓小平重新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起点,就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1966年开始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动乱,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当邓小平从“文化大革命”的磨难中走出来时,就不能不面对这一民族灾难,痛苦地进行反思:这一切究竟为什么?我们党为什么在全局上发生这么大的失误,失误的根源在哪里?如何才能纠正这些错误?邓小平多次强调:是“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从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6页。)可见,邓小平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这种思考首先是从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入手,进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因此,我们有理由说,1978年之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沉痛历史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如果说1978年之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那末,1978年之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是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同步的。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既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始标志,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大致上可以做这样的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于80年代中期;初步表述是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系统阐发是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报告。具体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期。这一时期是邓小平集中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期,在反思过程中逐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例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再不实行改革开放,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提出的。这一反思的结果,使邓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初步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从而深化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原则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共同富裕的概括;关于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总题目,并列举了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发挥和发展的十二个科学理论观点,认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阐发时期。标志是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2年秋的中共十四大。1992年初,邓小平经过几年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乘视察南方之机,把自己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建议,集中进行了阐发,这是邓小平本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阐述,也是一位世纪伟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这些阐述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阐发;“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鲜明论点;改革的性质与地位的新规定;计划与市场的性质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灵魂的中共十四大,对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新的概括,使之构成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中共十四大报告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提法,提出了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对这个理论作了这样一个评价: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进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即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一国两制”。这表明,这个理论已经得到比较系统的阐发。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如果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鲜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国内背景,那末,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当今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国际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而且还有着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事实证明,在现代社会,只有准确把握世界历史的总进程,准确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清醒地认识本国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以此为根据,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邓小平深知这一点。在其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他特别注重对时代特征的把握,特别注意对世界潮流的研究,特别注重对发达国家最新发展状况的观察和思考。他始终是从全球的角度,从世界进程、国际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中国的发展问题。他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状态下实现现代化。对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潮流的分析和把握,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根据。邓小平理论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潮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三落三起”重返中国政治舞台的时候,世界格局和时代特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东西南北”关系左右了世界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的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105、78页。)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当今世界,孤立、自我封闭的民族或国家为数较少,而且没有一个不在加速走向衰败。现在,任何国家要发展起来,闭关封闭是不可能的。硬要封闭自己,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在孤立状态下实现现代化的。邓小平鲜明地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105、78页。)中国必须实行开放,必须进行国际交往,在向世界的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为了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发展的潮流,邓小平重返政治舞台之后,频繁地出国访问。先后考察了欧洲、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1978年秋,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出访了两个资本主义国家:世界资本主义的“领头羊”之一的日本和被称作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访问日本期间,邓小平带着极大的兴趣参观现代化企业和高科技设施。当乘坐时速达到210公里的新干线到东京时,他发自内心的赞叹道:“好快啊,就像风一样快。”在参观日产汽车公司所属一家工厂时,了解到这个厂年人均生产汽车的数量与我国最先进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年人均生产汽车数量之比例竟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94:1时,他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一系列的出访考察,当代资本主义世界迅速发展的活生生现实,使邓小平清醒而又深刻地认识到,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想方设法谋求自己国家的发展,以便在今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邓小平也清醒地看到中国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差距正在拉大,更清楚地认识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搞空头政治的“左”倾路线是一条逆世界潮流而动,误党误国的路线,必须尽早抛弃,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他力挽狂澜,拨乱反正,义无反顾地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寻求一条有利于迅速发展中国的生产力,尽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新道路、新路线、新政策的决心。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邓小平这一时期的思想轨迹。从1978年3月到当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的10篇讲话,几乎全部涉及了发展生产力、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进行改革开放的内容。同他1975年抓整顿时的一系列讲话相比,他这时的讲话,在自信之外,显然多了几分清醒、几分急迫乃至几分忧虑,而且愈加明确地把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与实行改革开放联系了起来。

可见,对时代主题的清醒认识和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准确把握,加之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大发展的直接感受所带来的冲击,促使邓小平下决心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一个新的道路,确定一条新的路线,制定一系列新的方针。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根据和国际背景。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我们当前已经获得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如下概括: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约需要100年时间,这个时期的根本任务是集中精力持续、快速、高效地发展生产力,基本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以生产资料社会所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二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元分配体制;三是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或者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五个显著特点:一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二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治制度,三是在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五是逐步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

第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二是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三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四是坚持文化的现代化方向,充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近代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和具有时代特点的人文精神;五是创造人民大众的、健康积极的、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道德素质,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水平。

第五,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将是一种现代社会结构,即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占到国民的大多数,贫困者阶层和富裕者阶层将成为少数,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逐步实现社会公正。

第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共同富裕+社会公正+政治文明。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轮廓。

关于我们党的理论名称,最近十几年来,先后有四种提法: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邓小平理论;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四个名称,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提法,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其用意都是为了把最近20多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获得的理论成果概括起来,用一个理论名称来表述。以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反复考虑,我们党的理论名称,还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好。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主题鲜明,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二是容量较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此后党探索的新认识都可以放进去;三是比较简洁。我们目前的提法太长,而且人名太多。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其内容而言,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具体说来,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的结晶,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现代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它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是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论证,是强国富民的大道理。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个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特别是邓小平的著作中。这个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创造,但邓小平是这个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创立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其理论轮廓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三句话,即十一个要点,五根支柱,一个核心。

十一个要点:(1)时代主题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3)社会主义本质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8)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论;(9)中国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论;(10)社会协调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论;(11)发展是硬道理论,或者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论。

五根支柱:(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2)社会主义本质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5)现代化发展战略论。

一个核心:发展是硬道理,或者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简言之,发展论。具体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加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实质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制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路线和纲领。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中国人乃至以后几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邓小平思考问题、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我们党一切新的理论主张的提出和一切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发展中国这一中心展开的。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就没有份量,长期贫弱,就会被时代淘汰。国家不富强,就什么也谈不上。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一条真理。在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教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是中华民族的大局,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中国将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必须树立雄心壮志,横下一条心,排除各种干扰,加快国家发展,加速民族振兴。说“发展是硬道理”,道理就在这里。

总之,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时代的最强音,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要义。

最后,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有三个特点值得特别注意:

一是在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一个通病,就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预测。常常把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其基本特征的理论预测,生搬硬套到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这种教条主义在实践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左”倾冒进,急于求成。如在所有制问题上求公,求大,求纯。由此形成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通病,就是“左”。“左”根深蒂固,千万不要低估,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主要干扰是“左”,几乎葬送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主要干扰也是“左”,几乎葬送社会主义建设,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告试全党:“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二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容易犯的第二个病症,就是实用主义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特征的预测。片面理解,断章取义,唯我所用。把只言片语当做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为自己辩护的工具。有的是出于无知,有的则是有意歪曲。

三是容易把个别当作一般,把特殊视为普遍。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共性,但这些基本原则与各国实际相结合,将表现出不同特色。因此,各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都是社会主义的个别,社会主义的个性。而且,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不可能是成熟的社会主义,而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实践,又决定了在这种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成熟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可能是成熟的。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如此。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与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发展中。千万不要把目前获得的初步认识绝对化,凝固化,普遍化。当前理论创新的任务,就是要系统总结、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庄严历史使命。

标签:;  ;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