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干线: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岳端
“通”是基本要求,“畅安舒美”是更高标准。图为赤水河左岸的旅游公路。(燕春贵 / 摄)
“整个镇子上的鞭炮都卖断货了!”家住绥阳县青杠塘镇的曾建设,依然记得2017年1月省道S303旺草至青杠塘段正式通车时的情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因公粮供应制度还没有健全,部队行军打仗、剿匪,党政机关人员出差流动性很大,供应较为繁杂,各地人民政府借鉴了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成功经验,各自发行了军用粮秣票以保证部队的粮食供应和党政军机关人员的给养需求。1950年各行政区发行的票证有“中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大米票”“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大米票”“西南区粮秣票”“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粮食局大米票”等。
一座名为分水岭的大山将绥阳县分割为南北两部,一条6公里多的山路蜿蜒盘旋在山间,将北部4镇与县城连在一起。顺利时摩托车要走半小时,遇上堵车,客车两个小时都不一定能下山。一到冬天,雨雪凝冻更让人望路兴叹。
如今,一条1865米长、12米宽的隧道从分水岭底部穿过,“现在越过分水岭只要两分钟!”
“山顶方竹香、满山是牛羊、果香飘八方、山地见渔场”成了分水岭那头的新图景,藏在深闺的秀丽风光更让北部4镇成了绥阳乡村旅游的新动能——“整个夏天我们的农家乐都被外地人包完咯!”曾建设说。
而贵州的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并不只是“通达”这么简单。
芍药苷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顾晓苏,王芬,胡丽芳,等 283
“通”是基本要求,“畅安舒美”是更高标准。
如果说县县通高速是“骨骼”,“村村通”“组组通”是“毛细血管”,那么国省干线就像是骨骼和血管之间的“肌肉”,成为公路交通网络的有力支撑,为百姓出行、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广阔的空间。
要致富,先修路。对于贵州这样一个长期因交通不便而得不到发展的省份,在连绵群山中为百姓打通一条条脱贫路、产业路、致富路,是谋发展、奔小康的先决条件。普通国省干线通县连乡达区,突出的机动性和通达性让它成为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公路。
一条路还是一条产业带。贵州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以“普通公路+旅游、普通公路+产业、普通公路+扶贫”的模式,创建了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旅游路、产业路、扶贫路。
微生物群与肠道神经关系密切。有研究指出,ENS有助于限制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维持抗炎菌和促炎菌的平衡[28]。在结直肠癌相关微生物群的研究中发现,微生物群异常如大肠埃希菌和脆弱类杆菌[29]等致病菌作用明显,提示结直肠癌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已失衡。新生神经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探讨将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中微生物群和ENS的相互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党的十八大之后的5年(2013—2017年),贵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累计开工7298公里,完成投资954.8亿元,建成4459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建设规模是过去建成总和的2.1倍;2017年和2018年,贵州连续两年建成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突破1100公里……
以“畅安舒美”示范创建为抓手,贵州在普通国省干线建设中因地制宜打造配套服务设施,努力提升公路服务品质,仅2017年就建成服务区15处、观景台38个、停车区129个。2018年又建成服务区14处、观景台37处、停车区14处,并成功打造惠水摆金、贞丰北盘江、独山友谊亭等新时代的“交通驿站”。
“真没想到在贵州的省道上都有高速公路那种服务区!”平塘县境内的省道S315双河服务区停满了南来北往的车辆,停车区井然有序,旅游公厕干净整洁,附近农户自家种植的新鲜水果让游客纷纷驻足购买。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建成于2016年4月,154公里的标准二级路配套160公里的自行车道,自仁怀北上,经习水至赤水,成为赤水河畔最美的“飘带”。
其次,污染物排放量分为存量和流量。存量是过去污染物排放量的积累对当期生态环境产生的作用,而流量只对当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其实,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并非流量,而是存量。但在大多EKC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数据主要是当期污染物排放量(即流量),并没有考虑前期污染物排放量的积累(即存量),于是产生了“存量外部性”问题。生态系统中,污染物排放存量一旦超过生态阈值,自然生态系统便会失去自我修复能力,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而EKC研究大多忽视了生态阈值问题。[19]
2017年,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沿线景区共接待游客近2400万人次,旅游收入269亿元,增幅均超过40%。随着旅游成为支柱产业,赤水河谷形成了全国度假旅游扶贫示范带。2017年底,赤水更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市)。
车行在贵州越织越密的国省干线网络中,体验的是舒畅便捷的公路之美,抬眼望去又是多彩贵州的山水之美,感同身受则是同步小康的奋斗之美,正是“路路有景、路景相融”。
(责任编辑 / 闵捷)
标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