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意识;问题;对策
前言:时至今日,将生态意识有效融进建筑学设计的方法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不但意味着人们认清了生态破坏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是对危害的一种有效弥补,同时也证明了建筑学设计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在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自然对居住场所的要求由空间大小向人为关怀以及舒适宜居方面升级,为此,将生态意识融进到建筑学设计是一种必然选择。可以说建筑生态设计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建筑业当前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为此,建筑的生态设计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1我国建筑学生态设计中的问题
1.1缺乏对建筑学生态设计的认识
如今,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建筑生态设计概念,然而,基本上是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且增加了艺术、建筑、环保、材料学等学科的应用,对建筑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安排,可使建筑物更好的融入周围环境,使人们的生活、生产、办公拥有更舒适的环境。然而纵观具体实况,依旧有很多建筑设计者并不理解生态设计是什么,并未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进行精准把握,他们把生态环境保护简单地等同于在设计中增加植被,或以建筑节能意识为生态设计目标。为此,为了达到建筑生态设计的目的,就先要改变建筑设计师的片面认识,正确认识建筑生态设计,着眼长远,不局限在表面的生态设计上。
1.2没有全面系统的实践
基于全国范围,经济发达地区更注重建筑设计的生态意识,比如北上广一线城市的许多建筑都能看到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的融合,但在欠发达的西南地区、边远山区和农村地区,生态建筑设计还没有系统的规划和研究,使得我国城乡间的生态建筑系统研究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同时,在研究中,生态设计研究者也需要从单一专业入手,各专业研究较多,然而,综合研究投入却较少。
1.3相关理论研究少
通过对有有关资料的查询可以发现,建筑业中,如何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是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有关建筑生态设计的理论研究还较少,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没有形成指导性的参考,实际的建筑设计实践十分欠缺,为此,我们急需要在建筑设计中树立更多的生态理念,进而设计出真正的生态建筑。
2建筑学设计生态意识提升的措施
2.1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实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1)建筑设计要让人和自然有效融合。即对人和建筑、人和自然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从而营造舒适的人类居住小空间,且建筑设计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融合,且不会污染周围环境,进而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实现,推进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进而营造个舒适的自然环境。
(2)建筑设计要把现在与历史、现在与未来融为一体。在设计建筑设计时,要咸协调好本区域内的原有建筑,从而使新建项目同原有建筑一致,新建建筑不能破坏本区域内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这样,本区域内的生态才能平衡,这样的建筑将在未来很长时间会充分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建筑与环境的结合,要求建筑设计以环境友好、无毒无害的材料为主要建筑材料,杜绝一切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用于生态建筑,同时,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适当控制生态建筑周围的湿度和温度,确保生态建筑室内环境长期处在最舒适状态。在设计时,还应在建筑周边环境与室内空间之间进行自然过渡,使人们在室内生活,更方便地享受室外的自然美。此外,还要注意地域文化的延续性。在现场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初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在设计中要尊重当地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2.2方案设计应个性化
设计人员在设计生态建筑时,需要重点设计自然景观,且实现同环境的统一协调。尽管看起来这样的设计较为普遍,然而却也有自己的方案个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设计中,设计方案不但要重视环境因素,同时也需要利用先进的方案将自身形象进行提升,并使个性和环境进行有机结合,让生态建筑看起更为鲜明,进而将独自的个性化充分体现出来。而且在设计生态建筑方案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中有效融进创造性思维,在对方案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展现出建筑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特性,且要简单明了,使人一看即知。
2.3循环利用资源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生态建筑设计的目的,也为生态设计表现的重要手法,也是生态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在设计建筑时,设计人员需要充分清楚知道能否对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并利用相关技术措施将废物回收利用率进行提升,最大程度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例如在利用水源上,可使用净水技术将使用过的废水集中收集起来,然后实施净化处理,并将净化后的水用作浇灌植物或冲厕所,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不再出现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在处理可再生资源时,通过降低传统能源的利用率,可以满足生态建筑的要求,所以,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首先要应用绿色可再生资源。
2.4空间布局的节能化
首先,生态建筑要强调降低能耗,注重节约空间布局和材料能耗,即限制建筑高度,设计出低能耗、多功能以及体量小、无需经常维护的生态建筑模式,在科学技术持续进步背景下,生态建筑中使用的材料种类日渐增多,如涂刷保温材料、挤塑板、聚苯板等,而在内保温中使用了复合墙或加厚的废渣而形成的轻质砌块等单一的材料;保温门窗主要使用的是塑钢或铝合金,单框双层玻璃、一层玻璃、中空玻璃等气密保温材料,既保温又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节水上,采用节水水龙头等节水洁具,在正规社区推广中水系统的使用,使废水循环利用;利用生态工程建设沼气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既能净化环境,又可重新利用能源;通过规划设计控制,积极推进高层高密度、低层高密度、集约化住宅设计方案,并且减少甚至停止黏土实心砖应用的规定,可以说也是一个能耗节约的关键性举措。
2.5协调好生态建筑外部环境
首先,生态建筑同外部环境的结合方案要因地制宜。建筑学设计中,需要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重点考虑,尽可能的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药物以及周围设施和建筑,从而实现最理想的契合效果。其次,想要更好的解决同环境有效融合的问题,在设计建筑时需要对季节变化和自然气候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例如,江南园林设计中的鸳鸯厅设计,将建筑分成两面,一面向南,另一面向北,分别适应冬夏活动。总体而言之,建筑学的生态设计要切实实现以景观为主体、建筑为组成部分的最理想状态。
结束语:
总体而言,中国的生态建筑要着眼长远,体现长远、绿色、可持续发展,所以,相比于普通建筑,生态建筑的优势更为突出。生态建筑的本质是使人类更好地与自然环境相处,为人类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所以,建筑设计师应为生态建设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支持,让建筑朝着生态建设的道路发展,才能达到生态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代坤均.浅谈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50):86-87.
[2]孙少辉.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7):89.
[3]刘玉蒙.现代房屋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4):62–62.
[4]历志伟.研究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0):106–107.
[5]张建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222.
[6]朱新荣,何泉,杨柳.基于“整体性学习”的研究生态建筑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8(4):107–111.
[7]刘燕杰,张涛伟.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究[J].艺术教育,2017(11):3,9.
[8]高其林.赵中学.关于“整体性学习”的研究生态建筑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107–111.
论文作者:尹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 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6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环境论文; 意识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 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