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的角度回顾企业能力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角度论文,能力论文,理论论文,知识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1942年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和1959年潘罗斯(Edith Penrose)的《企业增长理论》强调企业能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这些学者将企业能力称为企业竞争力(Ansoff,1965;Snow and Hrebin iak,1980;Hitt and Ireland,1985),核心或组织竞争力(prahalad and Hamel,1990),组织能力(Chandler,1990),或企业动态能力(teece,Pisano and Shuen,1997),等等。
经过过去10年的迅速发展,企业能力理论目前已经与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演变理论和企业生态理论并列成为企业战略研究的四大主流理论之一,在实际微观企业决策和宏观政府政策研究中,企业能力理论也已经逐渐取代产业经济理论的领导地位。学习和借鉴企业能力理论,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研究和管理水平,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一体化和知识化过程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的视角来回顾这几十年来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说明企业能力的理论特色。
一、理论核心:从“基于资源”到“基于知识”
“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的发展,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对企业产出的研究引向企业投入的研究,人们开始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内部的因素挂钩,使企业理论在打开企业“黑箱”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潘罗斯将企业能力归于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但是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往往把所有的东西,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都往“资源”的概念里放,这往往容易让人困惑。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企业内部资源中无形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基于知识”的企业能力理论逐步成为“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
与有形的资源不同,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用于为企业赚取“李嘉图租金”(注:“李嘉图租金(Ricardian rent)”是基于资源稀缺性而产生的,即一种有形的资源相对于需求越稀缺,其价格就越高,一个资源禀赋良好、能够以低于其他企业的平均成本的企业,就能比禀赋差的企业更易于获取收益。)和“张伯伦租金”(注:通过利用经济规模、高额的转移成本等机制建立行业的高进入壁垒,可以获取额外的垄断租金,即“张伯伦租金(Chamberlinian rent)”。),精心管理的组织学习还能够不断地创造“熊彼特租金(Schumpeterian rent)”,即基于创新的经济租金。熊彼特租金主要通过在一个不确定性很高或者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承担风险和形成独创性的洞察力来获得。人们逐渐认识到,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理要素,比如机器、劳动力和原材料,即使是非常稀缺的,除非被拥有知识的人有意识地用于寻求经济租金,仍旧不可能产生任何生产力。惟有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根本源泉,温特则直接将企业定义为“生产知识的仓库”(Winter,1988)。
“基于知识”的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与市场机制相比,企业组织能更有效的在组织内共享和传递个人和团队的知识,企业间绩效的差异是源于知识的不对称和由此导致的企业能力的差异(Conner,1991;KogutandZander,1992,1996;ConnerandPrahalad,1996;etc.)
(Liebeskind,1996)。事实上,企业能力具有知识专有性,形成企业能力的目的是从知识,而不是有形资源的专有中获得经济租金(Liebeskind,1996)。潘罗斯认为,企业的规模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拥有的知识和管理能力,这就是企业理论中著名的“潘罗斯效应”。替斯认为,企业组织的知识以及相应的企业能力是企业经营范围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二、分析对象:从职能活动到企业内部过程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组合,因此其主要分析对象是资源;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必须在外部交易中有效地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其基本分析对象是一系列的企业交易;企业生态理论认为,企业群落像生物群落一样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企业环境的变动会使企业群落像生物群落一样绝种,只有能够产生有效形态的企业才能适应环境的变迁,因此以环境的变化(Variations)为基本分析单位。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企业内部过程。
斯诺和莱宾奈克首先将企业的职能性活动(Functionalactivities)列入企业能力范畴(Snow & Hrebiniak,1980)。希特和艾尔兰进一步将企业的职能活动细分为55种(Hitt& Ireland,1985)。波特认为,企业职能性活动是企业竞争优势“价值链(Value chain)”的组成部分(Porter,1985)。
1982年,演变理论的集大成者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 Winter)出版了《经济变化的演进理论》一书,提出了企业内部过程(Organizational Routines)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内部过程在组织演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相当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旦形成,往往比较持久,而且可以遗传,同时在一定环境下经历类似生物界的物竞天择过程。他们还将企业内部过程分为三种:决定一个企业运作特性的短期过程、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内部过程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以调整短期过程的企业运作程序(Nelson& Winter,1982)。类似地,替斯将企业过程划分为静态的企业过程和动态的企业过程。虽然不是绝对的静态,前者反映一个企业重复某种任务的能力,学习曲线带来的规模经济性一定程度上说明静态内部过程是存在的,而且适当地加以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后者主要围绕企业学习和新产品过程开发,例如R&D活动主要涉及的就是不断地调整各种过程,以确定从哪儿开始研究、如何进行研究以及研究到什么地步等(Teece,1994)。
对企业内部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企业内部行为模式和市场竞争的交互作用是如何随着时间被某种动态企业过程加以程序化或者模式化的。这一问题正是企业演变理论的中心问题。
三、整体视角:企业生产和交易功能的统一
对企业能力的整体分析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SWOT分析。企业要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必须分发扬自身内部优势,弥补自身劣势,合理应对外部威胁,牢牢抓住外部机遇(Ansoff,1965;Snow and Hrebiniak,1980)。20世纪80年代臻于完善的产业组织理论被理论界归结为市场“定位”学派(market positioning),偏重分析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中的威胁和机遇;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企业如何在交易过程中避免交易方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损失,外部交易是交易成本理论分析的中心,因此交易成本理论也是以企业外部分析为主;而基于资源的理论则侧重分析企业的内部资源(Bamey,1991)对企业优势和劣势的影响。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力塑造过程往往是漫长的,产品只是相当于这一马拉松过程中最后几百步的现象而已,基于产业经济学的竞争战略注重产品市场竞争的分析无疑只有有限的理论诠释力(Prahalad and Hamel,1990;hamel,1991)。因此,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应该采用一种整体的视角,涵盖与企业能力建立相关的整个过程,整合企业的内部知识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外部的交易过程。与外部的交易能力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能力而与生产功能一起被纳入分析的范围(Winter,1988;Teeceetal.,1994)。系统提出企业能力内外结合整体分析的是替斯,他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定义是“企业整合、塑造和重组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环境的整体能力”(1997)。
从整体视角分析企业能力有助于全面理解企业的各种能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互补性、替换性等),以及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影响。一种统一企业生产功能和交易功能的理论的重要性,在企业边界管理日益重要的今天日益凸现。割裂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分析的理论不可能有力地解释企业的战略联盟,企业网络以及企业界面的不断变化等现象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企业能力所力图具备的整体视角无疑是其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管理者所重视的原因。
四、分析维度:从二维到四维
从语源学的角度看,企业能力(Capability)这一单词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单词,资本(Capital)和能力(Ability),组合而成。长期以来,人们分析企业能力大多都从两个维度出发:资本内涵的辅助性资产(Complementaryassets)(注: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往往把所有的东西都往“资源”的概念里放,这往往容易让人困惑,所以为将知识和技能与有形资产区别开来,后者被称为辅助性资产(Leonard-Barton,1992)。)和人力内涵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能力的整体分析方法带来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进展,就是将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扩展到四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辅助性资产、企业内部过程和企业的社会价值(Collis,1994;Leonard-Barton,1992;Kogut and Zander,1996)。企业能力会因为四种维度的不同组合而有所不同。
除了已经提到的辅助性资产和企业内部过程,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通讯信息交流成本的大大降低,企业开始更多的关注企业能力的知识维度。黑格和辛格提出,实质上,企业从事的经营活动可以根据相关知识的不同而分成三类:寻找和建立客户联系的客户关系活动、发明新产品或服务并将其市场化的创新活动、构建和营运各种生产经营设施的基础活动(Hagel & Singer,1999)。企业应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优势选择相应的经营活动,否则会难以生存。
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以前有所忽视的企业社会层面的重要性。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沟通和交换以维持其生存及发展,企业的价值和文化对于这些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社会价值观渗透于知识和技能、辅助性资产和企业内部过程等其他三个层面,对于企业内部有关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知识吸收、积累、应用和控制的方式都有重要的影响(Christensen and Overdorf,2000)。同时,企业有效的社会联系(Sociallinkage),对于企业的内部能力和外部能力达到良性互动,实现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分类标准:围绕知识和内部过程
知识往往是很难加以衡量和分类的,企业过程往往也是内隐和复杂的。多维的企业能力由于其知识专有性,因而也难以分类。一些已有的企业能力分类,如配置能力、交易能力、管理能力等,都过于宽泛。科利斯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围绕企业创新展开的,而创新是没有定式并且永无止境的,因而企业能力与具体时点不同的创新环境高度相关,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Contextdependency)(Collis,1994)。
虽然人们对与知识处理过程相关的能力,如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ies)(Cohen and Levinthal,1990),组合能力(Combinativecapabilities)(Kogut and Zander,1992),综合能力(Integrative capabilities)(Grant,1996)等有日趋一致的认识,但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很强的异质性或企业专有性,所以很多学者提出建立一个普适的企业能力分类标准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是没有必要的。
六、事后理性:企业能力的起源
直到现在,企业能力理论中提到企业能力源泉的仍然不多(Henderson,1993)。替斯认为,企业能力往往是通过观察分析企业或者其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总结而来(Teece,1997)。威廉姆森将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能力源泉的分析归于事后理性(Expost rationalization),即给我一个成功企业的故事,我将告诉你其成功依赖的核心企业能力(或给我一个失败企业的故事,我将告诉你它缺乏哪种企业能力)(Williamson,1999)。企业能力理论分析方法上的事后理性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其整体因果关系分析传统的延续(Katzand Gartner,1988),这种传统对形成中的企业能力的建制过程具有非常有限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一种理论的解释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预测能力。事后理性是目前企业能力理论在方法论上最具争议的,很大程度上仍未解决的一个问题。
企业组织能力或形象的社会认证或合法化过程给事后理性论提供了有力支持(Rao,1994)。莱奥总结出五种认证方式:规范性认证(Normative justification)、认知确认(Cognitive validation)、制度推理(Institutional logics)、竞争对手比较(Rival compa rison operatives)以及第三方背书(Third party endorsement)(Rao,1994)。但是,目前战略学对于这些认证方式及其相互作用的模式还了解甚少。
事后理性的分析通常包括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外部分析两种。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如果难以模拟并不可轻易的被替代,那么这些资源就是企业能力的组成部分,会给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Reed and DeFillippi,1990),这种方法往往是集中在企业内部寻找这些资源。而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企业能力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本身,企业能力还来自于企业与外部的联系网络(Cohen and Levinthal,1990)。
七、组织适应:动态发展与组织一致性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组织适应(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的发展过程是演进式的,企业竞争力更多的是依靠渐进的创新以更有效利用已有的企业能力而不是跳跃式的大调整(Nelsonand Winter,1982)。企业动态能力反应的是在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ies)和现有市场环境条件下企业争取创新性竞争优势的能力(Leonard-Barton,1992)。只有基于不断建设性学习的企业能力才能避免“创造力破坏(Creativedestruction)”(Schumpeter,1934),并同时达到组织一致性(Coherence)和企业动态发展(Dynamics)的动态均衡。
1.范式和路径依赖
知识的发展一般按一定的路径进行,会形成一定的范式(Paradigms)(Dosi,1982)(注:范式源于技术范式,指解决特定工程技术问题的模式。范式用以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既定的范式中,研究往往沿着既定的路径进行。)。一般现存企业的变革是在已有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寻求改进。而新企业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是全新的知识范式的话,那它将对已有的技术和能力形成威胁。图希曼和安德森据此将创新分为两类,能力增进型(Capacityenhancing)和能力破坏型(Capacitydestroying)(Tushman & Anderson,1986)。前者一般是由已有企业开发,而后者一般是由新创企业引入。
在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作用往往使企业难以发展新的适应于新环境的企业能力,陷入“惯性陷阱(Incumbentinertia)”(Lieberman and Montgomery,1988)或“核心刚性(Core rigidities)”(Leonard-Barton,1992)。另外,路径依赖还使得现有企业在引入“体系性创新(Architecturalinnovation)”(注:构造创新是指各部分组合成整体的方式的创新,是伴随着新的知识范式的创新。)时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企业引入构造创新的机制和渠道还是老的机制和渠道,并不适于新的知识范式。所以威廉姆森提出,在很多时候,路径依赖必须为现有企业的低效率负责(Williamson,1999)。
2.组织一致性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系统地改进其已有能力以达到组织一致性(Coherence)。组织一致性对企业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能力管理产生的组织一致性能有效解决知识的产权和报酬相称(Appropriability)(注:产权和报酬相称是指一种资源的所有者能够获得与这种资源产生的价值相一致的报酬。)的问题(Teece,1986;Liebeskind;1996)。在现有的许多法律体系中,关于知识和技术的产权界定往往不够清晰,导致知识和技术所有者获得的报酬与他们做出的贡献不相符。能力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通过不断创新,将辅助性资产、知识和技术以及制度安排有机融为一体,实现产权和报酬相称。
其次,组织内部各要素如知识、技术和资产的不断融合,以及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不断增加的复杂性,使得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掌握企业各方面的知识,企业很难被模仿,这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三,基于企业特质的组织一致性有利于企业形象(Corporate identity)的确立和拓展。
3.上层能力
企业的组织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企业旧的企业能力。如何使企业的动态发展与企业的组织一致性达成动态均衡,保持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有很多学者提到了上层能力(High-ordercapacities)这个概念(Conner,1991;Connerand Prahalad,1996;Kogut and Zander,1992,1996)。上层能力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新的范式,只不过这种新的范式可以吸收老范式的合理内容而不必从整体上否定后者,就像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一样。
上层能力在更大程度上指明了企业能力发展的深度方向,而不是广度方向。在企业发展方向是多维还是一维专业的选择上,与组织生态学理论不同,企业能力理论大多选择后者。同时高层次的协作和学习能力是企业上层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类由于拥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Learning)以及主动放弃旧的知识和技能(Unlearning)的潜能,所以在企业能力的四个维度中,人类对于知识和技能较之辅助性资产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成本并不一定更低。只有不断强化以这种灵活性为特征的企业上层能力,才能使企业避免落入惯性陷阱,使企业的动态发展和企业的组织一致性之间达成动态均衡。
通过以上简单地回顾和分析企业能力理论,本文认为,企业能力本质上是知识专有的,具备知识的一切属性;从基本分析对象看,企业能力理论从职能性活动转向了企业内部过程;与过去往往割裂企业内部分析和外部因素分析的企业理论不同,企业能力理论试图统一企业的生产功能和交易功能,形成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整体认识;从分析维度看,企业能力的分析涵盖了企业的辅助性资产,知识和技能,企业过程和企业文化价值等;从企业能力的分类看,企业能力的分类应该围绕企业知识和过程的整合处理;从方法论看,事后理性限制了企业能力理论的诠释力和预测力,还有待研究;从企业演变的角度看,企业能力理论强调企业的动态一致性。这些特点使企业能力理论区别于已有的理论,成为目前企业战略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这些特点表明,企业能力理论无疑大大促进了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于企业研究和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