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沙县高砂中学 365500
文本理解的价值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文本解读应真正体现以本为本,以人为本,即以文本为基础依据,以读者主动探究为根本。
一、细读文本,勾画批注
文本解读要避免“浅读”、“泛读”,须采取像熬中药、煲粥那样的“大火煮沸小火慢熬”的办法,即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抓住一个个细节,抓住一个个关键性的词语,“千百次地读”,“千百次地问”。具体有两点建议:一是回到语言本身,发掘文本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就如金圣叹说:“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二是勾画批注。看看金圣叹是怎么读书的?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一个批注为例:【夹批:刀在此处带起,看官记着。遥遥然直于此处暗藏一刀,到后草料场买酒来往文中,只勤叙花枪葫芦,更不以一字及刀也。直至杀陆谦时,忽然掣出刀来,真鬼神于文也】。这就体现了一个阅读过程,体现了阅读的痕迹,体现的是读者自己的发现与理解。
二、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借鉴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本解读方法。联系作家生平、立身、为人、处世以及个性、才情、情趣爱好、学识、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例如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鲁迅的《药》,黄裳的《樱桃》,邵宝健的《门》。这些文本内外隐含的这些信息、提示、暗示就是关键。
三、发现细微描写处
学了《祝福》,你们注意到这些地方了吗?1.祥林嫂为什么一直是说“我们的阿毛”而不是“我的阿毛”、“我家的阿毛”?2.祥林嫂改嫁贺老六,鲁镇的人们为什么依然叫她为祥林嫂,而不是“贺老六嫂”?3.祥林嫂捐完门槛回来,为什么是“高兴似的”而不是“高兴地”对四婶说?再如我们学《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那段,你们品味出王熙凤的厉害了吗?简直是高明的语言学家,天才的表演家,善于揣摩的心理学家,八面玲珑的外交家,热情又自我显摆贾府的大管家。
四、抓反常矛盾处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微笑”。在大年夜,在万家团聚的时刻,一个小女孩却冻死街头,脸上怎么会“带着微笑”呢?抓住这一看似矛盾处深入研读,我们会发现文章一共五次写到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这带给她温暖和快乐。同时,我们注意这个特定的时间——大年夜,越发觉得小女孩的境遇悲惨。大年夜,是万家团聚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却冻死街头!作者用“微笑”一词,实际上是在“以笑写悲”。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抓特殊语言形式
《祝福》中写祥林嫂的破碗,为什么“是一个破碗,空的;竹竿,下端开了裂的”;《荷花淀》里两次划船声分别是哗——哗——哗和哗哗哗,哗哗哗 ;杜甫诗歌“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为何这么怪?莫言作品名字叫《透明的红萝卜》?其实作者都是在用特殊的形式表达特定的含义。
六、多元解读
伽达默尔([德]Hans-Georg Gadamer)曾说过:“凡有理解,就有不同。” “多元解读”理念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者创造的,而是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作品的意义也不是客观的和固定的。我们所说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作者意义,即作者想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二是文本意义,即作者在作品中通过语言词句实际呈现出来的意义;三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意义。
七、深入挖掘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它使用的语言的真正意义往往要在“言外之意”中寻找, 寻找文本的隐秘处,发掘其中隐藏的深刻意义。文学中有个“冰山理论”,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露出海面的一角,深层的意蕴往往深深地藏在水面之下的。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思想直接地说出来,就会太直露、直白、肤浅,这种直露的表白使读者的解读缺少了“猜测”的趣味和“再创造”的快乐,自然也使文本的价值显得平面化、干瘪、贫乏。所以,聪明的作者常常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常常并不把自己的要表达的“意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要用形象的方式来暗示或隐喻,将自己的“意义”隐藏起来,或者是在最隐秘的地方略微显示一点点,以引导或者说是诱惑读者去发现,去琢磨。
八、个性化解读,创意解读
高考卷中的小说《塾师老王》中引用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落魄的私塾先生怎么理解呢?乐个屁,恰恰是写出了孔子的伤心。为什么,正是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人,才为远方人来而乐。况且谁知道远方来的是不是真正的朋呢。我觉得,这个老师是有水平的,为什么?一是他有个人的个性化解读;二是他能融入自己的处境体验去理解古人。
新课程提倡对文本教学个性化的解读。同样是杨绛的《老王》,沪教版将它编入“贫民生活”板块,苏教版将其放进“底层的光芒”板块,这本身似乎就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完全相同的理解。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写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开阔阅读的视野,积淀深厚的文化功底,方可“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论文作者:黄春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9
标签:文本论文; 自己的论文; 意义论文; 作者论文; 读者论文; 是在论文; 作品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9月总第2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