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措施论文_喻国胜

试分析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措施论文_喻国胜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林业管理站 湖北宜昌 443113

摘要:林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我国也逐步加大了人工造林力度。然而,林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却面临着病虫害的侵扰。为了提升林业生产质量,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大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措施的研究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内容对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的重要性与监测预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治措施

病虫害是林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病虫害得不到有效的监测与防治,将会给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从当下病虫害频发的原因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原因:首先,由于人工园林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得人工园林与天然林之间的存在面积失衡。其次,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欠缺科学合理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就使得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措施分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林业病虫害具有着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等特点。一旦林业病虫害没有得到及时地控制,就会严重地影响到林业资源的整体质量与可持续性发展。而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发生以及病虫害面积的扩大,就需要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首先,相关工作者需要充分地了解当下病虫害的现状以及病虫害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的影响范围。其次,为了方便对病虫害进行动态预测,要对病虫害发生的演变规律进行充分地掌握,进而为后续病虫害检疫与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而做好以上工作,就需要相关人员高效地完成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在监测预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清楚地掌握病虫害的具体种类、数量、每种品种的病虫爆发的区域,以及每种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大小,同时结合以上信息,来制定出科学合理地防治计划。可以说,高质量的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可以将病虫害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二、我国林业病虫害常用的监测预报方法

(一)林业病虫害监测方法

1、地面监测方法

就当下的地面检测技术来看,可以细化为:诱捕调查监测技术、地面远程监测技术、地面自动监测技术三大类型。诱捕调查监测技术的使用前提是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合理地掌握病虫的具体分布规律,以及生理特征。地面远程监测技术则需要依托于雷达技术,动态监测与追踪害虫的实时变化情况,并将追踪结果以网络传输形式传送到视频设备中,并通过视频设备直观的再现病虫的实时变化。另外,通过此项监测技术可以对林木的具体生长情况进行搜集与分析,来为林木健康与否提供判断依据。地面自动监测技术需要依托于监测报警灯、地面生物捕捉器等工具,来实时地监测病虫的繁衍与移动情况。

2、全球定位技术与GIS技术

通过这两项技术可以实时地调查与监测森林的病虫害现状,并结合监测信息来科学合理地将病虫害的具体情况数字化,进而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遥感监测技术

林业病虫害一旦发生,会相应地减少树木叶子的活性细胞含量、叶绿素含量、水分储存量等,且一旦爆发林业病虫害,就会造成整个林木群的光谱特性减弱,尤其在光线与温度的吸收强度与反射强度上大有不同,而这些不同将会在无人机航拍影像中直接体现出来。技术人员通过进行图像处理与技术分析,并有效结合地理学与植物学的知识,来对林业病虫害进行实时地监测。

(二)林业病虫害预报技术

林业病虫害预报技术是在监测结果的基础之上,对病虫害产生的危害以及影响范围等信息进行提前判断。科学合理的预报数据方可以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我国当下的研究状况来看,早在2006年,我国就有学者提出了生物灾害“双精”管理理论,并将此项理论提升为精确管理理论,而这其中就包括森林病虫害的精密监测预报。此项理论以更精细的方式做到了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并最大程度上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林业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

(一)大力研发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设备

我国当下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多是以农药防治、人工巡查等方式为主,此种防治技术欠缺先进性。为了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就需要加大新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设备的研发力度。具体工作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大新型防治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为研发工作地顺利进行提供充沛的资金支持。其次,为了有效降低农药防治手段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要积极地将微生物、生物农药、益鸟、天敌昆虫等防治手段引入到防治工作中。总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在防治方法上不断创新,并最大程度上实现防治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进而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提升病虫害监测水平,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工作思路

林业病虫害一旦发生,就只能最大程度上将病虫害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因此,为了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就需要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工作方针,并将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扼杀在摇篮里,进而提升病虫害监测水平,减少病虫害的爆发几率。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要确保监测预报管理机制的科学合理性。作为监测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清晰地掌握林区病虫害特点,以及病虫害爆发原因。其次,要对病虫害的发展动向进行实时监控,进而及时地发现可能爆发的重大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后,结合监测结果,病虫害的发展趋势、不利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三)加大林业病虫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离不开高质量的林业病虫害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首先,要加大林业病虫害检疫站的建设力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来提高病虫害检疫工作质量,防治新型病虫害威胁到林业苗木的正常生长。其次,为了有效防治新进苗木爆发新型的病虫害,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新进林业苗木的品种与可能爆发的病虫害的类型,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并增强自身对可能爆发的新型病虫害的抵御能力。最后,要尽最大力度保护原生态林木,防止乱砍滥伐行为的存在,进而来提高林业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四)坚持生态林业发展理念

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已使得生态发展理念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来说,也需要全面落实生态林业发展理念。首先,要提高人工造林的科学合理性。要结合造林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林木品种,并最大程度上维护原生林与人造林之间的平衡。其次,要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致力于研究林木早期预防技术,来全面提升林业资源预防病虫害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病虫害成为了制约林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以上内容对加强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的重要性、我国林业病虫害常用的监测预报方法、林业病虫害有效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并促进我国林业与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诗华,黄梦琦,李卓群,等.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方面的研究进展[J].民营科技,2018(9):95-97.

[2]马信美.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品,2014(9):182.

[3]李桂琴;;金塔县农业病虫害监测防治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年01期

论文作者:喻国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试分析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措施论文_喻国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