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从推恩令到酎金夺爵论文_余让尚

汉武帝从推恩令到酎金夺爵论文_余让尚

(安徽省舒城第一中学,231300)

西汉王朝至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势进入鼎盛。可是却存在三个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这三个因素促使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以避免外敌还未进攻,而王朝内部就先行瓦解的局面。

推恩令,顾名思义,就是诸侯国的国王将皇上的恩典(封国的土地、财政)继续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推恩令的最早提出者是贾谊,最终将推恩令发展和完善的是汉武帝的大臣主父偃,而将推恩令颁布实行的是汉武帝。

公元前127年正月,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汉景帝时期晁错颁布的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的庶子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这样封国越分越小,诸侯势力大为削弱,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而整个国家范围内,“汉郡八九十”,而且“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扼塞地利”,意思是这些郡总是穿插进诸侯国土之间,郡的土地与诸侯国的土地犬牙交错,使诸侯国不能连成片,并且郡县总是占据或扼守着有利地形 。这使得诸侯王国在名义上没有被进行任何的削藩,以此避免激起诸侯王进行武装反抗的可能。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中央集权得到有力的巩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汉武帝能够将当时的诸侯国的实力限制住,并且逐步的对个诸侯国进行削弱,不仅仅是因为推恩令的施行,在实施推恩令的同时,汉武帝还巧妙地利用了酎金律、附益法等辅助手段,最终将诸侯国的威胁消除于无形之中。

酎金是指汉朝时诸侯在宗庙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诸侯献酎金时,皇帝亲临受金。如发现黄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则要受罚,诸侯王削县,列侯免国。这种有关酎金的法令称为“酎金律”。就是说王国要削掉封地(以县为单位),侯国则要除掉国家的封号。它是当时削弱和打击诸侯王及列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法律。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由于列侯无人响应号召从军赴南越,即借酎金不如法夺去一百零六个列侯的爵位。丞相赵周也以知情不举的罪名下狱,被迫自杀。此后,也时见坐酎金失律免侯的记载。

诸侯也知道"朝里无人莫做官"的道理,往往贿赂中央大臣,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附益之法就是针对这个情况制定的。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也至于弃市。附益之法简单的说,就是不允许诸侯王们结交大臣,防止他们形成政治集团,只让他们享受赋税,而不允许干涉地方行政,这样诸侯王们光有钱而不能结交大臣,有钱只能吃喝玩乐,而不能形成政治集团, 从而也就失去了与中央政府争雄的政治和军事实力。至此,王、侯虽然还存在,但只能“衣食税租”,不得过问封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

上述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解决了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而引发的王国问题,经济上抑制土地兼并,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西汉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为汉武帝盛世奠定了基础。

论文作者:余让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汉武帝从推恩令到酎金夺爵论文_余让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