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研究论文_陈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研究论文_陈开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1331)

摘要:“人文关怀”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它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心、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关怀与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认识到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现象,同时加强探索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找到针对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具体对策与方法,使这种缺失现象得到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和交互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文关怀为落脚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到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心、对人性的生活条件的关怀的本意上去,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时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是贯彻落实党的“以人为本”教育方针,进行素质教育的战略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人文关怀,是适应“以人为本”为主旋律的迫切要求,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八大报告都先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也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这足以证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使得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一、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人文”这个词语源自拉丁语“Humanus”,意为“属人的”、“人性的”等。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原文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是人类的意思,文是花纹之类的意思。“人文”在其中的意思即是人类社会的面貌。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人文是指体现人生价值、信念、理想和德行的精神,它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人的理想命运等密切相关。“关怀”有关心、帮助、爱护、照顾的含义。语出《宋书·孔觊传》:“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融合“人文”和“关怀”两词之意,整合理论界对人文关怀内涵的揭示,“人文关怀”有了更深的涵义。人文关怀的内涵可以表述为以人的存在意义、尊严等需求为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尊重人的需要,肯定人的价值,最终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陷

1.重教师主导性 忽学生主体性

在现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管是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形式上,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导性作用突出,忽学生主体性现象十分严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方式方法主要还是以老师上课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课为辅。在小学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老师都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而学生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对象,似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把老师当成了主角,学生成了配角。然而反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为学生不应为老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如此,老师主导性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应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老师对学生的单边关系,而要把老师和学生的双向关系联系起来,在做到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状况,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关注社会热点,自然萌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激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主体性现象也很严重,只将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机械的讲授知识,而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在现实生活中去,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融入于大学生中,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2.重教学任务完成 忽师生情感交流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交流是极为重要的,只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对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教学任务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老师要真正做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去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只注重在课堂上灌输式地传授给学生知识,不与学生思想、心理上的沟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一些困惑或思想上的一些问题,那么这就难以使学生对老师讲的东西产生共鸣,学生听了一堂课下来还是没有解决心中的疑问,心里依然感觉没有什么收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大学生接受的是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价值观也会因此而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忽略情感交流,对大学生的思想成熟和价值观的完善是起不利影响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重共性教育 忽个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高校大学生数量增多,高等教育也走向了“大众教育”,使更多人受到了高等教育,这样一来,高校学生的层次也更加明显。在以往的教育中,教育理想往往趋势于共同地教学目的,用同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育学生,用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应对于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也用固有模式教学,只看到了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大学生,这是他们的共性,但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思维方式存在千差万别,对他们进行单一目标的教学,往往会束缚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会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意识和思维。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既要注重大学生的共性教育,也要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4.重教学灌输 忽创造性教育引导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依然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面上看,老师认真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认真地汲取老师的知识,实际上,长期以往,学生会很反感这种教学方式,教育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没有做到对学生创造性的引导,这样只做到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实践的引导,理论与实践没有紧密结合。这样一来,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形态的锻炼没有起到作用,也就难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做到真正的人文关怀,在做到老师积极引导的同时,也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切以学生为目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那么,高校融入人文关怀也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着想,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做的就是学生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问题,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量能让每一位同学在这种教育与引导下真正有所收获,能够向前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人文关怀的关键在于要切身关心学生的利益与需求,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解决他们的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对学生的关怀,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注重情感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了解学生的状况及心理活动,也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更容易做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起积极作用的。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将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起来,并在行动中不断进取,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这种激励作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培养出具有良好价值观、世界观的大学生。除了激励作用外,情感教育还对大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和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就是通过积极地情感交流让大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调节作用就是通过积极地情感交流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塑造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起驱动作用的。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从教条式地单一方式向多元化方式发展,培养学生符合社会发展的多元价值观。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注重情感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对人文关怀的发展也是起促进作用的,贯彻下去是很有必要的。

3.因材施教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

进入高校的大学生总体水平比较均衡,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时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体现在他们在获取或吸收东西方面各不相同,其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的是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位学生能够从中获取促使自己进步的思想,能够领悟出激发内心能量的真谛。人文关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区分教育的层次性,在教育过程中,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也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大力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人文关怀,应善于发现和激发出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材施教。学生身上属于他自己个性的东西是一直存在着的,不断地把它挖掘出来,成为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更能凸显每一位大学生的独特性,使大学生能够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

4.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教育

创新,是容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身的实践,是大学生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所谓创新,概括的说,就是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前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新形势下探索新视角,寻找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路径,使工作和学习具有时代性,把握事物其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固定的一套方式方法,在教育的路径上因循守旧,借鉴了前人,独创性任不足,在寻找新的方式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不足之处任明显,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势在必行。任何一个国家,无不把创新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而大学生是国家未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创新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高校也一样,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必须把创新大学生思维与意识摆在明显的位置。

四、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关怀的融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人文关怀相联系起来,这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分析,找到相应的对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版.

[3]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版.

[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王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吉林工业大学,2016.

[6]陈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7]孙相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8]匡玉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研究[D].青岛大学,2017.

[9]徐磊: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年.

[10]王园园.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

作者简介:陈开(1992年—),男,土家族,重庆石柱人,单位为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

论文作者:陈开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  ;  ;  ;  ;  ;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研究论文_陈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