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

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

朱璋龙[1]2004年在《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高校课程既是培养高级人才的载体,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所以,当代高等教育改革无不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回顾新中国高校课程50多年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其发展与改革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研究其特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规律,揭露弊端,提出对策,将是很有意义的事。 论文共分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含引言和第一章,对50多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作全面的描述,并根据高校课程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将其分为五个时期:改造与借鉴时期(1949—1956),“以俄为师”,实行专才教育,形成全国大一统的课程体系;探索与调整时期(1957—1965),改革全国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自主探索;挫折与倒退时期(1966—1976),课程改革严重受挫,课程体系混乱不堪;恢复与加速时期(1977—1992),结束了高校课程领域的混乱后,开始加速发展,由于国家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课程体系上取得了很大成就;高潮与深化时期(1993—),高校课程改革更加理性、自觉。 第二部分对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不同阶段的重要政策、主要内容、重大措施进行准确的把握,全面厘清了50多年来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历史沿革,力图将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曲折的历史画卷展现出来。 第叁部分对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历史进行理性思考,总结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成就。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课程理论研究薄弱;课程目标观上,社会主体目标过于强旺;课程价值观上,重社会、学科价值,轻个人价值;课程知识观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课程主体单一;课程内容陈旧、课程体系僵化;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统一;教学方法上,课程观念落后等。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策略,推动当前如火如荼高校课程改革更健康,更完善地向前发展。

刘玮婷[2]2015年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共党史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着世界发展变革日趋复杂及国内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中共党史教育工作,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党史教育,成为党和国家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作。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共党史内容对塑造其正确的党史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旨在从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共党史着手,对其中的中共党史的内容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探讨教科书中的中共党史教育。本文首先介绍了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文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中共党史的概况,并将其分为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叁个部分。其次,以前文对《课程标准》中的中共党史的划分为依据,详细介绍了人民版教科书中中共党史的主要内容,探讨其教育目的之旨在,进而分析其长处与不足。最后,对教科书中中共党史部分进行思考并提出教学建议。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教科书中的中共党史内容具有符合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符合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发挥了党史育人的教育功效的特点。针对教科书中中共党史的内容及特点,笔者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添史料、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后互动等建议,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中共党史内容。

刘星[3]2016年在《泰山医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贯彻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精神,提高体育课内涵建设,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解决普通医学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问题,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效果评价研究。为学校素质教育开辟新的途径,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教育理念,解决传统体育模式下体育课程内容同质化、教学模式单一化,为兄弟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泰山医学院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本校2007-2011级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指标动态分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环境下学生体适能水平及动态分析,改革后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对比分析,新教学模式下不同群体大学生体适能分析等进行调研、获取相关信息。泰山医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设计的制定,不仅注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而且重视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形成了基础体育课程教学(一年级);选项课教学(二年级);阳光体育课(俱乐部学习锻炼、基础健康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现代新型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最终的研究结论是:经过叁年来的实际运行,泰山医学院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有了较大的提升,成效明显;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积极变化;体育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运行机制及模式,普通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适应学生主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深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值得推广。

钟鸣[4]2009年在《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作为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性文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这就对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总结目前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的思路和做法,进而对培养计划进行优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1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关于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界定了大学、培养计划等概念,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第2章探讨了国内外关于大学人才培养的不同理念,作为研究大学本科培养计划制订的理论基础。第3章阐述了我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历史沿革,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我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第4章介绍了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牛津大学以及我国的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本科培养计划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中外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中外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上的差异。第5章分析了我国大学本科培养计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优化建议。

皮武[5]2012年在《地方性大学的课程决策研究》文中认为课程是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随着课程权力逐渐下移,大学课程决策开始遭遇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力量的挟裹,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谓“课程决策”,是指课程决策主体遭遇相应的问题情境时,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对课程的有关问题作出一系列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为何要决策(决策原因)?决策什么(决策内容)?谁决策(决策主体)?怎样决策(决策过程)?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构成课程决策的基本内涵和研究脉络。决策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一定背景下问题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压缩饼干”式的跨越过程中,地方性大学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众多的问题。从时间、空间、体制、观念等不同维度的观察发现,H大学经过十余年全力扩张式的本科教育后,办学规模已趋稳定,亟需提升内涵;只有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是生存之道;作为一个具有地方性特征的“单位”,浸淫在浓厚的改革意识形态中。持续不断地改革,不仅被认为是获得生存与发展机会的秘诀,更成为特定场域中决策者的群体惯习。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家仍然通过多种策略保持对大学课程的控制:政治意识形态的“嵌入”;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规范的制约;其他公共课程的规定;教学评估和建设项目的导引。同时,地方性大学也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决策中竭力展现自己的自主性。正是在权力的透镜下,决策主体才得以显现与“定格”,他们是决定大学课程的“少数人”,形成了从核心层、参与层到影响层权力逐渐递减的层级结构。在横向上,决策权力偏向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学生权力不足;在纵向上,决策权力集中在上层,普通教师和管理人员权力缺乏。大学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课程决策主体必将走向多元化,以实现权力的均衡,让教师、学生都发出自己的“声音”。分析课程决策的触发机制、程序设置,厘清决策过程中的权力与关系机制,有望撬动课程决策的“黑箱”,更好地解释各类行动者的行动策略。而镜像政治分析视角给课程决策的“陷阱”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给我们以宝贵的启迪。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大批的“现代人”,“现代人”的培养离不开大学课程的现代化,最终也离不开课程决策的现代化。我们行走在路上。

陈艳君[6]2015年在《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文中指出自外语作为一门学科引入我国教学场域以来,关于外语教学法的研究与运用就成为人们聚焦的议题。人们想要追寻他国外语教学法在理论建构与实践开展上的兴盛与繁茂,更希冀教学法能在本土的文化环境里开结出适合本国土壤的花果,让外语教学法不只停留在对外来教学法的移植与改造上,而是要形成从培土到浇灌、从开枝到结果的教学法体系。唯有在本土情境下开结出的教学法花果方可真正适应和满足我国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需求。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庄启、周越然、陆殿扬、恽代英、张士一、林语堂、章兼中、王才仁、李筱菊、王初明等教学法专家在不同时期都对外来外语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研究与探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张正东、张思中、马承、包天仁等一批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或从理论出发,或以自身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英语教学法的不同层面做了一定的摸索与探究。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在我国的土壤里得以生发、成长。但是,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外语教育界对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的系统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不成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本土英语教学体系的建立,也与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和需求不相吻合。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本土的视角,通过管窥十九世纪末以来我国学人对西方传来的各种外语教学法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和对本土的英语教学法进行的启蒙性探索,揭示融合型国际化背景与中华独特文化背景下我国学者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法所做的历史探究与实践探索;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探讨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尝试进行综合性建构;进而思索我国本土英语教学法未来的发展。文章首先对英语教学法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学理分析。本土理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相关概念辨析包括教学法与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法与二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本土化与本土英语教学法等。英语教学法在中国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探究和建立本土英语教学法是我国关于英语教学法研究的两条途径和两种任务。本文着重从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本土英语教学法,就中国来说,即中国的英语教学法,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由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或专家所创立的我国现代英语教学法。构成本土英语教学法需具备叁个特征:本土(中国)生长的;适应本土英语教学实际的;本国人原创的(带有本国特色的国外没有的)教学法。随后,文章以本土为视角,对我国英语教学法在各个阶段的零散探索进行串联成珠式的梳理与整合。这主要有以丁韪良、弗赛特等为代表的传教士外语教育家的教学活动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蒙,有以恽代英、朱光潜等为代表的早期一批综合型外语教育家的“自学辅导法”实验、“道尔顿制”实验等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研究而带来的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发,有以张士一、林语堂等为代表的独创型外语教育家的“情境教学理论”和“意念-功能教学理论”探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的先声尝试。文章还从历次课程与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运用两个层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实践基础进行了论述。文章接着以新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四种英语教学法——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外语立体化教学法、英语叁位一体教学法和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本土的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做了系统的阐述与论析。从形成路径来看,四种教学法的形成路径各有不同,但都经过了基本相同的发展阶段:反思批判—理性思考—实验探索—理论总结—实践检验。从理论来看,“外语学得”的英语教学本质观、“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主体观、“工具与素养合一”的英语教学目的观、“语文并行、精泛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观和“知行结合”的英语教学过程观是本土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文章还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操作模式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四种英语教学法在操作模式上的不同做法,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在实施原则、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等上具有一定的特点,都是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实践化,同样可以体现本土的特征。文章还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与评价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的英语教学法具有如下共性特征:一是本土原创;二是体系完备;叁是理论支撑;四是方法多元。进而,文章从理论贡献、实践影响、历史地位叁个角度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影响进行了提炼和论证。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的开展、对英语教材的编写、对英语师资的培训等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中国的英语教学法研究不但可以深化本土情境下的特色外语教学法研究,还可以推动我国英语教学走向更合适、更理性的发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充实和完善了我国本土教学论的研究,对外语学科教学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综合全文对基于本土的英语教学法在渊源、基础、形成、体系、特征、影响等上的分析,文章最后从实验研究、理论探索、队伍建设、文化环境四个角度对中国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秦宣[7]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60年的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过了多次调整,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它折射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辉煌与挫折、艰辛与探索。

王世红[8]2012年在《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性课程改革趋势使特定地区的课程改革研究有重要意义,台湾课程研究渐成为现时代华人地区研究热点,课程改革的台湾与大陆比较研究成为学界重要课题,“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是研究台湾课程改革的理想切入点。本研究以我国台湾为区域研究对象,以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为核心视点,将九年一贯课程置入台湾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并经由对台湾课程改革历史沿革的梳理与分析,全面总结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缘起、课程目标内涵、改革的推进策略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适时引入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角色分析,藉借台湾着名课程学者欧用生的课程思想为研究个案,唤起对课程改革的理性规范与思考,深化对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理解,以为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研究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核心概念与论文内容架构、已有文献整理与分析等具体问题。第二章着重进行台湾社会发展研究。台湾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流变呈多元样貌,原住民文化、闽粤文化、殖民文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欧美文化、海洋文化,都作为台湾文化的有机元素,沉淀、糅合于台湾文化之中,形成台湾独有的文化风貌,成为抚育课程变革的胚基。第叁章梳理台湾课程改革史。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效性验证,应从历史的视角分析,探索台湾光复以来课程改革的演进历程,是从历史的观点回答为什么要推动九年一贯课程的重要途径。第四章聚焦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九年一贯课程是继台湾九年国教之后的课程改革的里程碑,被称为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课程改革。九年一贯课程撞击着台湾课程模式的既定框架,但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九年一贯课程的推进也伴生了许多问题,改革仍需努力。第五章是关于台湾课程学者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台湾九年一贯课程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台湾教育当局对其不断地调整与修缮。教育理论来源于特定的教育实践,其功能也在于解释其源于的那些特定的题材范畴。探求台湾本土课程学者的课程思想,是关注台湾课程改革的合理路径。第六章为欧用生课程思想研究。以台湾本土着名课程学者欧用生教授课程研究的学术经历和其课程思想为个案,具体分析欧用生的课程本质观、课程价值论、课程方法论、课程转型论,更为具体地、深层次地考察台湾九年一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欧用生的课程研究历程也是台湾课程研究发展历史和九年一贯课程研究历程的写照。第七章是基于上述六章研究内容提出的对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在本章中进行了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十余年的反思,并以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经验为启发,对课程改革做更为深入地思考。

何赛美[9]2010年在《我国改革开放叁十年来大学课程政策演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叁十年来我国大学课程的改革比较频繁,而大学课程政策为大学课程改革提供指导思想,是大学课程改革的直接指南与动力。研究大学课程政策可为我国大学课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有助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课程政策,促进大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本文以教育政策学为理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历史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叁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叁个发展阶段的大学课程政策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大学课程政策在变革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征:在课程政策主体上,我国大学课程政策由政府多部门共同管理到由教育部主管;在大学课程管理方式上,由计划控制到宏观调控再转变到项目管理的形式;在大学专业设置上,逐步放宽专业设置的权限;在价值取向上,大学课程政策从强调社会价值转变到关注人的主体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政策上,不断根据政治理论的创新而进行课程设置的调整。最后,本文总结出我国大学课程政策存在的问题:大学课程政策决策民主化程度不高;大学课程自主权赋予不足;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整合不够;大学课程政策执行缺乏稳定性。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大学课程政策应当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改革大学课程政策的管理体制;提高大学课程政策执行的实效性。

陈玉芳[10]2015年在《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上海基础教育界涌现出一批本土特色明显的教育家,他们的办学思想与实践类型多样,路径各异,成效显着,辐射力强。从办学主体、办学起始与重心、办学线路、办学切入点四个方面对这些教育家办学个案进行分析后,发现段力佩、吕型伟、顾泠沅、刘京海四位教育家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丰富而深刻,分属于不同类型,分布在不同时期,是上海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典型个案,因此本研究将四者确定为主要研究对象。段力佩校长带领着上海市育才中学锐意进取,持续创新,走在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列,使“育才经验”分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次风靡全国教育界,成为中国学校改革的典范。吕型伟以多样化的教育改革实验和长期的课题研究引领着全国多所学校进行持续性整体改革,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对上海乃至全国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方式都产生了影响。顾泠沅以数学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带动了上海市青浦地区学校整体改革和质量提升,并且在“青浦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教育实验理论和“行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具有教育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的示范意义。刘京海校长创造性韵提出了“成功教育"思想,并设计、组织、实施了“成功教育”实验,不仅使上海市闸北八中从一所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变成了全国知名的明星学校,而且通过创新的办学方式——委托培养,带动着上海市许多薄弱学校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今“成功教育”正走向国际,在周边国家中逐步推广。研究了四例个案后,结合海派文化特征和文化模式理论,尝试总结改革开放后海派教育家办学的群体特征:他们领风气之先,理念超前,敢说敢做;他们心态开放,具有国际视野,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他们注重教育公平,爱无差等,以规范保障质量;他们务实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海派教育家们这些教育思想、精神特质、办学思想与实践,是当代上海乃至当代中国教育界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D]. 朱璋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2].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共党史内容研究[D]. 刘玮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 泰山医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刘星. 北京体育大学. 2016

[4]. 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比较研究[D]. 钟鸣.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5]. 地方性大学的课程决策研究[D]. 皮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6]. 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D]. 陈艳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 秦宣.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8].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D]. 王世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9]. 我国改革开放叁十年来大学课程政策演变的研究[D]. 何赛美.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10]. 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个案研究[D]. 陈玉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