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550001,2贵阳中医学院临床心理教研室 550002
【关键词】体质学说;温病
【中图分类号】Q9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82-02
体质的个体差异历来受生命科学中所重视,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与温病的发病、传变、转归、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明确自身的体质类型并以饮食调整,对预防疾病是很必要的。
1引言
体质又称为形质、气质等,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它是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是人群在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殊性。体质现象在不同个体上都有生理和病理体质之分,在生理上表现为机体功能、机体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病理上表现为对一些疾病的易患性,以及疾病类型与疾病发展、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1]。
体质的个体差异历来是生命科学中所关注的话题。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其所著的《论人的本性》一书中,曾提出过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四类体质。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人的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经》中就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又根据人的体质不同,将人分为阴阳五态和阴阳二十五种。“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病同人异论》中指出:“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不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
2中医体质学说及分类
中医学对于人格体质的分类,大多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研究人类各种体质与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状况、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6]。《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身有形不离阴阳。”这是中医理论认识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总原则,而体质病理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的本质及其在疾病过程中所起作用与规律的科学。
从《内经》开始,到各代医家,对体质的分型种类相异,分型的依据都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引用中医的病理概念,常见的如阴虚阳亢质、阴阳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血於质等;或根据五脏功能特点,分为心型质、肝型质等[3]。亦有从生理功能角度分为协调、偏亢、偏弱、偏亢与偏弱兼夹[2] ,另有苏氏等[4]将儿童体质分为均衡质、不均衡质。温氏[5]则分儿童体质为阴阳平和型、滞热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脾胃气阴两虚型。在各种分类中,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有王琦的9分法,除去相对健康的平和体质外,还有另外八种处于所谓亚健康状态的体质类型,即: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特禀体质、气郁体质等八类[1]。
3中医体质学说与温病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除病毒、细菌感染和中毒等疾病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神经精神疾病、心脑血管、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大多数疾病,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病前就早已存在于患者体内的,即生理始基,病人发病前的生理特点,它决定个体对疾病及种类的易患性。体质的异常导致有的人没有外在诱发因素,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起病;不同的人接受相同的外因刺激,只有特定的人发病;特定年龄、性别、种族多发某一种疾病等等问题[7,8]。
西医传染病学中有易感人群之说,中医对此早有认识。温病派医家叶天士曾说过:“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临证指南医案·呕吐门叶案》)。基于不同体质,其感邪性质就随之而异。
3.1体质与温病发病的关系
温病致病的主因是温邪,但感邪后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病,发病取决于个体的正气强弱和邪正力量的对比。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正气的强弱,二是邪气的有无。《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了体质强弱对温病发病的重要影响。例如:肺热型肺炎主要属中医温病学“风温”病范畴,本病初起时,有邪在肺卫症状,继则肺热症状较为突出,后期则可表现为肺胃阴伤。风温的发生有一定的气候条件和人体的内在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清代医家吴坤安说:“凡天时晴燥,温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风温之邪。”指出了风温病是在“温风过暖”的条件下发生的。若人体禀赋不足,卫外不固,或饮食不节、起居不慎、寒温失调,即可感受风热病邪,侵犯人体而成病。
体质还决定着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从化性。温病学派医家薛生白在论湿热病时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也微,或先因于湿,再因饱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说明脾虚湿盛易感湿邪为病,由于病邪同气相求之故,所以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易感性不同,阳热之体易感火热之邪,阴寒之体易感寒凉之邪。又如,现在中医专家普遍认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温病中春温的湿热疫病范畴,大量的临床资料和研究表明,春温大多是因为机体阴精亏虚的条件下发生,故偏阴虚者易患温病,对非典易感,尤需注意。
3.2体质与温病传变的关系
体质的不同会导致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发病过程。
温病派医家吴鞠通认为温病的传变有两种方式:(1)顺传:常见于正气旺盛的患者,即 “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 (2)逆传:见于邪盛而正虚的患者。即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吴鞠通还提出,体质与疾病传变的关系,在老人与小儿患者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所以罹患温病最易引动肝风或逆传心包。“小儿易痉之故,由肌肤薄弱、脏腑嫩小,传变最速”。
温病派医家叶天士论温病传变时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这是一般的传变规律,但有“逆传心包”之变局,病邪不经气分,遂入营血,这与患者素体阴虚阳旺有关。
温病派医家吴又可认为“九传”与体质不同有关,“传变不常,皆因人而施”。“因其气血虚实不同,脏腑禀赋之各异,更兼重感轻感之别”。所有,感受温疫之邪而出现种种不同变证,说明体质不同,疾病传变也就不同。
3.3体质与温病转归、预后的关系
一般感邪后体质虚弱的人向虚证转化,且易内陷;体质强壮之人向实的方向转化,可不传或顺传。例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疾病初起时,邪气侵袭肺卫,来势凶猛,传变较快,可以很快引起肺气失宣,胸闷咳喘加剧。但若正气未至大虚,抗邪有力,并处治得当,则消退也较快。
阴虚一直贯穿温病的整个病程,故温病后以养阴为主。但在养阴的同时要顾及患者不同体质,“热病一退,即露阴亏,又不可固执养阴之说,而灭其阳火”。
4中医体质学说与温病的预防
中医学一贯注重对疾病的预防,温病除了在传变过程控制病情,阻断病势外,预防也显得极为重要。预防如同治疗一样讲究“因人制宜”,不同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不一样,不同体质的人群调养方法也不同,每个人体质各异,这是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但每个人体质又不局限于其中一种,只是它们在随着个体的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而表现不同。对不同人要辩证的调整体质,机体阴阳平衡了,对疾病的易感性就减少了。因此,明确个体的体质类型对预防疾病是很必要的。
《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康复是体质医学和开展“治未病”共同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2]胡文俊.体质分型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7( 2) : 9.
[3]戴永生,施宽德.试析体质的五脏分型与耳穴的相关性[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0,(1):45.
[4]苏树蓉,钟柏松,黎欣.1061例小儿体质调查及体质分型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6,37( 10) : 613.
[5]温振英,郑军.小儿体质类型与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8,39( 6):362
[6]匡调元.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创立中医体质病理学到人体新系的设想[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3):8- 10
[7]刘信江.戴西湖中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初探[L].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 6(7) : 475-478
[8]麻仲学.中国医学诊法大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48-409
[作者简介]肖成(1979-),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外科学。
邮箱:gyxc163@163.com
论文作者:肖成1,李燕2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体质论文; 疾病论文; 中医论文; 医家论文; 中医学院论文; 阴阳论文; 易感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