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篮子汇率制度在我国的应用研究_汇率论文

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在中国应用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钉住论文,篮子论文,汇率论文,中国论文,货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至此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从单一钉住美元制转向钉住一篮子货币制,于是关于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什么是货币篮子、如何确定篮子中货币的最优权重、人民币货币篮子的运行状况等问题。

二、货币篮子与有效汇率指数

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是使一种货币相对于几种货币(或称为货币篮子)的加权平均汇率保持不变的汇率制度,可以从有效汇率指数的角度来定义货币篮子。

1.名义有效汇率指数

假设0代表本国,N代表参照国(如美国),则本国的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

若本国实行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则意味着令=0,即:

式(3)说明为保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不变,可以根据i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率来调整本币对美元的变动率,这与钉住货币篮子的意义相同。

2.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本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

(7)式表明如果本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变动率等于由权重确定的篮子的实际汇率变动率时,则由这些权重确定的本国实际有效汇率将为常数。因此钉住货币篮子等同于使一国的实际有效汇率不变。如果在短期内假设国内外价格粘性,则(7)式可以化简为(3)式。

由以上分析可知,钉住货币篮子的主导思想就是使一国货币篮子的值或有效汇率指数保持不变。短期分析时,可以假定国内外价格不变,采用保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不变分析货币篮子;若为长期分析时,价格会发生变化,应该采用保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不变分析货币篮子。

三、货币篮子最优权重的确定

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关键是确定篮子中货币的币种和最优权重。货币篮子的币种通常是一国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国的货币。关于如何确定货币篮子的最优权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篮子中各种货币的最优权重是依据宏观经济政策的某一目标而确定的,对应于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可以确定不同的权重。确定篮子中货币最优权重的思想是:最优权重应该能够保证当存在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的随机冲击时使宏观经济受到的干扰最小。遵循着这一思想确定权重主要有两种方法:

1.局部均衡的框架下确定货币篮子的最优权重

在对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的早期分析时,商品贸易在国际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而资本流动的数量小,因此很多学者将保持一国的贸易稳定作为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的目标,采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将汇率看作外生变量,在分析框架下只考虑商品流动而忽略资本流动,因此求解最优货币权重的目标函数多设置为保持一国的贸易收支平衡、保持贸易条件的稳定或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稳定等(Branson、Katseli,1981)。

目前采用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这些国家一般没有发达的金融体系,资本流动性较低,货币市场也不完善,忽略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和货币市场的影响而仅关注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可行的,因此最优货币权重的局部分析法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还得到了发展。如在Ito、Ogawa和Sasaki(1998)的模型中将贸易稳定作为货币篮子最优权重选择的目标。

2.一般均衡的框架下确定货币篮子的最优权重

随着资本流动数量和速度在各国间的迅猛增加,对于资本账户的分析成为国际经济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钉住货币篮子中最优货币权重的分析也不再局限于以稳定贸易为目标,而是以降低汇率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作为终极目标,在分析方法上突破了局部均衡的分析,过渡到一般均衡分析。在Franders和Helpman(1979)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将保持国际收支的稳定作为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的政策目标。在Turnovsky(1982)的模型中,收入或产出波动的最小化被当成选择货币篮子权重的目标,与贸易有关的变量在货币篮子最优权重的决定中不再起主导作用。在Connolly(1980)的一个货币模型中将货币篮子权重选择的目标设定为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化,Bensaay-Quere(1997)首先使用了这种分析框架,将一国福利损失最小化作为货币篮子最优权重的目标。Bird和Rajan(2002)借鉴Bensaay-Quere(1997)的分析方法,在确定最优货币权重的模型中将目标函数设为融合了产出与价格稳定之间的此消彼长的二次损失函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的最优货币篮子权重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但获得相关因素数据的困难也成为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使得各模型在理论上完美但实际中难以运用。在实际的运用中,主要还是将贸易稳定作为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的目标,用贸易权重来代替货币权重。

四、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在中国的应用

1.人民币货币篮子币种的选择

由于目前中国缺乏成熟的金融体系,资本流动性较低,货币市场不发达,在确定货币篮子最优权重的目标时是以贸易差额的稳定作为货币篮子权重选择的目标。在综合考虑贸易额标准、外商投资标准、贸易结构相似性标准以及汇率波动率标准的基础上,人民币货币篮子中放入的货币为:日元、美元、欧元、韩元、林吉特、新加坡元、英镑、卢布、澳大利亚元、泰铢、加拿大元。

2.人民币货币篮子的协整检验

人民币目前所钉住的货币篮子是否合理,需要进行实证检验。(7)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判断货币篮子是否最优的方法。当一国保持贸易收支不变时,该国货币与篮子货币之间实际汇率的长期关系如(7)式所示,表明为了保持本国的贸易收支差额稳定,当i国货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贬值1%时,本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应该贬值。篮子中所有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动对本币所产生的影响之和应该等于1。我们可以利用(7)式来估计货币篮子的实际权重,从实际权重与最优权重之间的差异来判断所采用的权重是否为最优权重,从而判断所钉住的货币篮子是否合理。

如果一国汇率钉住货币篮子,那么该国货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与篮子中货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之间应该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也就是说,本国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动与篮子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变动之间应该具有协整关系。于是可以通过对协整向量的分析判断货币篮子的实际权重是否为最优权重。通过对各国实际汇率的变化率之间进行协整检验可以得到标准化后的协整向量,在保持本国的贸易收支稳定的政策目标下,协整向量的各元素之和应该为0。也就是说,篮子中所有货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发生变动后对本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变动的影响之和应为-1。如果协整检验得到的标准化协整向量中各元素之和为0,就可以判断出该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最优权重;如果协整向量的各元素之和不为0,则表明本国实际汇率的变动率小于篮子中货币实际汇率变动率之和,说明本国汇率对篮子中的货币相对缺乏弹性,从而进一步证明该货币篮子的权重不是最优权重。

为此,我们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协整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基础上利用Johansen的LR检验来检验协整关系并估计协整向量,通过对协整向量的分析判断人民币所钉住的货币篮子是否合理。

数据的样本范围均为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币汇率选取的是实际有效汇率,其他货币的汇率均取市场汇率(Market Rate),数据均经对数处理。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网站(http://www.imfstatistics.org)。在建立VAR模型之前,首先用ADF检验数据的平稳性。ADF检验结果显示,在我们分析的样本期内,数据的非平稳性非常显著。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月度数据均是含有一个单位根的非平稳序列。

在建立VAR(1)模型的基础上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来考察人民币汇率与篮子货币汇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利用AIC信息准则和SC信息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阶。最终,得到关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其他篮子货币汇率变量的协整关系。选取最大化特征根对应的协整方程为(方程括号内数值为估计的标准差):

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各货币在篮子中的权重分别为日元26%、欧元39%、韩元16%、林吉特-2.6%、新加坡元-2%、英镑-18%、卢布-13%、澳大利亚元4%、泰铢-5%、加拿大元-12%。通过进一步计算可得各货币权重之和约为32%,这表明当人民币篮子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或升值)1%时,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只贬值(或升值)0.32%,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在我们所选取的样本范围内,人民币更多的钉住美元,美元所占的权重较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缺乏弹性。

五、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货币篮子的定义及如何确定货币篮子的最优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货币篮子的运行情况。实证的结果表明,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本区间内,当人民币篮子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或升值)1%时,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只贬值(或升值)0.32%,表明美元在人民币货币篮子中所占权重较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缺乏弹性。

标签:;  ;  ;  ;  ;  ;  ;  ;  ;  ;  ;  

盯住篮子汇率制度在我国的应用研究_汇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