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30000
【摘要】老年性白内障为老年群体中的常见、多发病,会直接严重影响到老人正常视力,严重的还会导致盲眼。对高龄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治疗的同时还会有诱发眼部其它病变的可能,因此在临床上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龄;白内障;小切口手术
许多因素都会诱发白内障,患者无法清晰视物,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治疗白内障的手术也逐渐从大切口发展至小切口,更具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本次研究就对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两种小切口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综述。
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方法
使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沿着术眼上方的角膜缘,切开球结膜,以弯窿部作为基底,做结膜瓣。于角膜缘上方1mm处的巩膜上做一弧形的垂直、长度约5~6mm的切口,深至1/2巩膜厚度,做层间分离,形成至角膜的一个隧道式切口。穿刺刀刺入前房,前房中注入粘弹剂1.0%透明质酸钠,做连续环形私囊5.5mm,按照术前的核硬度分级,使用超声乳化术系统,做水分离、水分层,将人工晶体植入,继而吸出粘弹剂与重建前房,促使角膜或者是巩膜隧道切口自动闭合[1]。手术结束后,将典必殊眼膏涂抹到结膜囊内,眼垫包眼。
2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采用表面麻醉与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于术眼上方角膜缘切开球结膜,以弯窿部为基底,做结膜瓣。在角膜缘上方1mm地方的巩膜上做一弧形的垂直切口,长度控制在5~6mm左右,深达1/2巩膜厚度,做层间分离处理,形成至角膜的一隧道式切口。穿刺刀刺入前房,注入粘弹剂,将截囊针或者是撕囊镊进入到前房中,做常规、持续环形撕囊或者是开罐式解囊,做水分离核,尽可能使核彻底和前房脱位开,将一定量的粘弹剂分别注入到核前、核后,将切口扩大,借助于晶状体核圈匙把晶状体核娩出,粘弹剂注入到前房囊袋中,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2]。灌注液置换前房内的粘弹剂,缝合巩膜切口,结膜下注射2万U庆大霉素+2.5mg的地塞米松。
3两种小切口手术的应用比较
3.1两种小切口手术对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
在朱震奇[3]的研究中,对258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分别使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视力在手术前并无显著差异,术后一周都有非常显著的缓解,而且治疗组(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患者术后一周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视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好转。说明这两种手术方法对白内障患者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更好的原因可能是在于对眼组织的损伤较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晶体核比较坚硬,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时间和能量都很高,所以会很容易对角膜内皮造成损伤,再加上高龄患者的角膜内皮计数相对较少,所以对损伤的敏感性也就更高。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最突出的应用特点在于保持囊外手术基本特点之外,使用超声乳化的巩膜隧道切口、持续环形撕囊技术,于晶体核处理技巧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手术技术操作简单。这与何小杰,马瑞倩,叶润才等人[4]的研究结果相似。虽然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早期视力恢复不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但是随着手术切口的逐渐愈合、炎症反应的消失,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患者其视力恢复情况也越来越好。
3.2两种小切口手术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在何小杰,马瑞倩,叶润才等人[4]的研究中,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这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手术组的患者囊破裂、角膜水肿发生率要低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组的患者。这也表明,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手术治疗安全、可靠。晶状体后囊破裂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一个并发症状,由于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手术圈套取核时,于晶体和后囊间注入了一定量的粘弹剂,所以也就因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操作时并不会对后囊膜造成很大干扰,也就对后囊膜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而对基层的眼科医生来说,手法碎核、圈套取核的技术较之于超声碎核的技术来说,更容易掌握,同时也更为实用。
另外,角膜水中也是白内障术后一个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高龄白内障患者大部分都在成熟期或者是近熟期了,所以晶体状核不仅大,而且硬,无红光反射、超声乳化吸出必定会增多超声能量,基于超声时间的延长,也会加重对患者角膜内皮、眼内组织的损伤程度。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本是应于囊袋内进行超声碎核,与角膜远离,但是由于受到这一技术在熟练程度方面的限制,无法实现于囊袋中进行超声,继而就会对角膜内皮造成损伤,使角膜发生水肿问题。
4小结
随着我国高龄的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白内障在高龄群体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手术治疗是治疗高龄白内障、改善其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由于大部分高龄患者其全身各个系统的器官都趋于老化,而且还伴随有其他的全身、局部疾病,这些都给患者行白内障手术造成一定困难和危险,而如何降低该类患者的手术风险、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复明率,是临床上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白内障手术技术、相关设备以及人工晶状体的大幅度改进,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也有了很好的发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这两种术式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两者各有应用优点所在,但对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来说,是在白内障囊外基础上经过改进之后形成的一种新型术式,所以更多的融汇了很便捷、安全的手术技巧,所以应用起来更为安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参考文献
[1]伍继光,王红梅,杨明善等.硬核白内障手法小切口手术的效果[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8):586-588.
[2]闻琛.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7(35):4767-4768.
[3]朱震奇.两种不同小切口术式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6):64-66.
[4]何小杰,马瑞倩,叶润才等.高龄白内障患者两种小切口手术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18):2439-2441.
论文作者:付安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白内障论文; 手术论文; 角膜论文; 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小切口论文; 高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