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9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安全用于呼吸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管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067-01
随着呼吸科医疗护理管理水平及整体知识的不断提高,护理安全的应用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通过在人员配备及护理安全知识基础上,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对护理安全的需求。且经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恢复中均可产生积极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的实施对患者安全性及满意度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9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5-75岁,平均(54.96±3.81)岁;疾病类型:支气管哮喘18例,慢阻肺9例,支气管炎14例,肺炎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6-75岁,平均(55.02±3.84)岁;疾病类型:支气管哮喘17例,慢阻肺10例,支气管炎15例,肺炎6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呼吸科疾病知识介绍、相关注意事项讲解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危机管理,内容如下:①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通过组织科室成员学习危机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并以案例为分析对象,探讨危机事件发生原因,进而制定更加全面的应急方案及预防措施;②扩大护理队伍。根据实际情况增进科室护理人员数量,以避免护理人员因过度疲劳而影响护理效果,同时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③提高护理人员危机意识及危机处理能力。将护理责任明确到个人,以提高护理人员自身责任感及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其进行危机处理培训,内容包括应对火灾问题、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的使用及其在突发事件中疏散患者的能力;④加强巡视。定时巡视患者,以了解其病情发展情况,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在无家属陪伴情况下,需随时查看情况,并主动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同时根据呼吸科患者特点,应确保病房内环境整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及时更换床单等,护理期间若发现患者有恶化风险,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痰多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②于护理2周后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5,重测效度为0.87)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2 满意度 观察组48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8例,满意17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为93.75%(45/48),对照组非常满意14例,满意18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率为66.67%(32/48),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0,P=0.001)。
3 讨论
对于呼吸科患者,其在治疗护理中若出现风险,极易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在护理期间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从而减少呼吸困难、咳血等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有效促进病情好转及预后改善[3-4]。
护理安全是反映临床护理管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可确保患者能够获得优质护理管理及护理服务,其在维护医院正常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5]。本研究通过将护理安全应用于呼吸科护理管理中发现,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安全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可发挥显著应用效果,有利于减少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使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是一组有计划、有具体实施策略的护理管理工作,于危机前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对诱发危机事件的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制定全面的应对措施,可使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适当增加科室护理人员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上不良事件的发生;将护理责任明确到个人可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及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其展开危机处理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能力;定期巡视病房,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对其病情发展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此外,加强病房环境及患者个人卫生管理,并在恶化风险出现时紧急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同时使整体护理质量得以显著提升[6]。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能够进一步提高呼吸科护理管理水平,从而使患者治疗及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明显降低等,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赵彬彬,夏寅.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6):165-167.
[2]陈华英,欧尽南,聂娜,等.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住院心理体验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7,24(5):62-65.
[3]刘俊香,刘霞.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及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5, 42(19):3626-3628.
[4]黄绮华,梁桂兴,朱雪芬.降低呼吸科静脉输液给药风险的精益管理[J].护理学报,2015,22(24):20-22.
[5]顾艳玫,徐佩,张燕,等.不同护理方案对呼吸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J].河北医药,2015,37(18):2854-2856.
[6]李春红,韩雅娟,何莹,等.呼吸肾病科护理安全的信息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15):58-60.
论文作者:张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事件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不良论文; 统计学论文; 危机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