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论文_李秀敏

李秀敏

(成都崇州市怀远镇卫生院 四川 成都 611230)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8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96-02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腰腿疼痛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引起髓核脱出纤维环之外,进一步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的腰腿痛病症。在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采用牵引治疗,但是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临床症状患者不明显[1]。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奠定一定的基础。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3~61岁,平均年龄(38.12±3.05)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病程(1.45±1.25)年。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35.19±4.33)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病程(1.88±1.15)年。两组患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牵引治疗,即所有患者平卧,使用固定带固定患者两侧,固定骨盆下面,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体重选择合适的牵引力度。一般情况下,牵引力以患者体重的50%为基础[2]。注意在牵引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的舒适度,以疼痛减轻为度控制牵引力。同时依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的增加牵引力度,每次牵引力度增加最大为4kg,但最大牵引力度不能超过患者的体重。每天1次牵引,每次20min,连续治疗10天。

1.2.2观察组 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除腰腿疼痛剧烈疼痛处全部保持俯卧状态,完全放松肌肉。具体针灸位分为主穴位和配穴位,主穴位主要有关元俞、大肠俞、肾俞以及L3-L5夹脊穴。而配穴位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存在差异,足太阳膀胱经出疼痛麻木,配穴位昆仑穴、飞扬、承山、承扶以及委中;如果足少阳胆经处疼痛采用常规的消毒处理方法,肺患者绝骨、阳陵泉、丘墟、环跳处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依据患者的忍受程度对以上这些穴位进行针灸[3]。针灸选用毫针型号为26~28号的2.5~3.0的毫针,每次针灸间隔10min,留针时间30min,进针顺序依次为患者腰部、臀部以及下肢循经。每次对患者针灸1次,指导患者穴位出现瘙热感,连续治疗10天。

1.3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临床腰腿疼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腰部活动功能恢复,可以正常工作。有效:腰腿疼痛症状减轻,直腿抬高比原来提高10°~ 20°以上,腰部活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临床腰腿疼痛症状无变化,腰部活动功能无恢复[4]。

疼痛评分: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2级中度疼痛,3级重度疼痛。分别记为0分、1分、2分、3分[5]。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8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48,%)

*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并且患者承受病痛的折磨。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引发腰腿痛的主要原因,除了突出的髓核会对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压迫外,髓核还会是释放出化学物质,例如磷物质,磷脂酶A2以及血管长入突出的髓核都会瘾大自身免疫性炎症,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小关节囊以及纤维环表面的神经末梢或者细小神经产生疼痛[6]。

当前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例如传统的推拿按摩、药酒擦拭以及当代的手术治疗,这些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缺点。传统的药酒擦拭、按摩推拿治疗效果不明显,而手术治疗会对患者曹操创伤,并且容易遗留后遗症,特别是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后,恢复较慢,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

中医治疗方法针灸,具有镇痛、解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针刺局部穴位治疗,可以直达病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使各器官各功能趋于平衡,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针灸可以解除受到压迫的神经根,调整局部经脉气血,有效患者患者李女局部疼痛、肌肉紧张的情况。本文以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有效率95.83%,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腰椎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由此,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性高,有效减轻了患者疼痛,提高了患者的腰椎功能。此外,该治疗方法对患者无创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I]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黄漫为,王琼梅,许凯卢 针刺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J].河南中医,2013,26(4):56.

[3]刘新,王剑风.腰椎问盘突出症保守疗法与疗效的关系[J].颈腰痛杂志,2012,23(2):100-102.

[4]蒋涵,侯安继,项志学,等蕲艾挥发油的抗炎 抗过敏和镇痛作用[J].医学新知杂志,2015,15(2):36-39.

[5]高希言.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13,27(9):33-34.

[6]玉立群.针刺牵引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100例疗效及取效时间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014,21(5):279-280.

论文作者:李秀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论文_李秀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