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人价值新理论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人价值新理论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个体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09)07-0003-04

从价值论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发展的功效,二是对个体成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功效,即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目前学界公认的是“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调控品德行为”。[1]这虽然较好地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功效,但从方法论上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过程活动对主体的价值意义,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为此,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不断地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作为切入点,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动态过程以及对个体成才的不同阶段结合起来研究其存在形态,将个体价值分为成才前的潜在价值、成才中的发展价值、成才后的转化价值和社会认可价值(社会认可价值在此不做重点研究)。以此为视角研究,个体价值呈现为一个鲜活的动态发展过程而非静止、孤立的价值现象,这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一、个体的潜在价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中,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对于受教育者个体来说,都是价值客体,受教育者及其个体是价值主体。从个体发展和成才的阶段来说,潜在价值是处于成才之前。所谓潜在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之前(但已确定要开展)所预设和将要开发的主客体的功能和属性意蕴。对于价值主客体及其活动来说表现出不同的潜在形式。

1.主体的潜在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来说具有潜在价值,即能够满足价值主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其功效和重大意义就在于它能把社会所要求的规范转化成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成为个体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质量的一个价值衡量尺度。从这个视角来看,受教育者的个体的这种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素质是有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开发的,所以,在受教育者未成才之前,这种素质和能力是内在于受教育者个体本身的一种潜在的隐藏状态,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活动来开发。而且从受教育者个体成才的需要来说,也是受教育者个体的一种主体社会化的需要。这种主体社会化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主要的因素,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主体社会化需要包括个体将来适应社会所需要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以及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行为习惯,表现为一种潜在性价值。正是由于这种潜在性效能,个体才会自觉选择或准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否则就会毫无价值或意义。所以对于价值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按照社会的需要,规范个体的行为方式,调节个体的人际关系,达到实现个体价值以及未来发展和需求的目的,只不过这个目的有待实现,即个体的潜在价值有待开发,而且通过开发,能够满足个体未来适应社会,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功效。

2.客体的潜在价值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客体来说,教育者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因而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之前,教育者的价值也是一种潜在的未开发的。教育者这种潜在价值主要表现在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上,而这种素质和能力最根本的体现又是教育者掌握了社会所要求的规范以及实施教育的能力。它通过完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来达成。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正如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强调的,“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教育者通过完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来实现这种潜在价值。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传授和掌握社会所需要的这种知识和能力十分关键。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以及人类优秀的其他文化知识;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能力,以及与受教育者之间沟通和协调能力,协调教育效果的能力等,这种潜在的能力只有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者的价值才能实现,因而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成才之前,教育者作为价值客体的价值也是潜在的。

3.活动的潜在价值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人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为了达成预定的目标,就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作用于教育对象,促进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朝着教育预期的方向转化,教育目的才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对受教育者个体开展之前,预设有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价值目标,这种价值目标具有工具性,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塑造一定社会和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回顾人类阶级社会产生以来,统治阶级无不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教育人民群众,培养自己事业的后继者,而且从工作方法倾向上是着重于个体的培养。在封建社会主要是培养适应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在开展之前,其价值目标和功效一定是社会所要求的规范和需要,是价值主体在得到满足之前就已确定和预设好了的;并且这种价值目标是指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航标”,一切活动和手段方法的选择都必须围绕此“航标”展开。否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无法开展。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培养大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个体发展价值

个体发展价值是相对于个体成才过程而言的。所谓个体发展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素质及其结构的不断发展和优化的态势。从发展状态来看,它是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及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从结构上来说,它促使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不断优化,使个体的思想品德越来越符合社会规范的需要,从而促进个体的成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个体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个体成才发展的客观需要。因为人都是一定社会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73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的有意识的个人,他们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生活的总和。而根据马克思说的“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3]80它必然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要求,包括一定社会的法律规范、政治要求、道德规范。即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一方面要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和政治规范,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才能保证个体的成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主要是促进价值主体不断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就我国而言,当前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个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即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复杂社会现象,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用优秀文化培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从而提高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所以,教育者就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促进受教育者了解我国社会和国情,增长个体才干、培育奉献社会的思想,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

2.促进个体道德素质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道德素质的发展,主要是促进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使之稳定化和持续化。其一,促进个体道德意识的发展。主要是促进个体对社会和整个人类的道德要求的认识和把握,包括公平、正义的人类价值观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促进个体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认识去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态度。它包括一个人的道德良心、积极性道德情感和消极性的道德情感。其三,促进道德行为的发展。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利益的驱使,社会上出现了“两面人”、“空心人”、“经济人”,道德人格严重分离。一些人在熟人社会讲道德,生人社会为所欲为,甚至为了利益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完全违背道德良心,从而出现了道德意识相对薄弱,不良道德行为比比皆是。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部分官员贪污腐化,生活淫糜;部分个人和厂家利欲熏心,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等,都是道德意识和行为差的明证。当这些不良现象出现时,人们惊呼“道德滑坡”、“信仰、信誉、信用”缺失,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拷问,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承载了难以担负的重任,形成了所谓的“孤岛效应”。所以,当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道德发展的根本旨趣是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发挥社会、家庭和单位(学校)教育的合力,促进个体的道德认知与体验的统一,促进个体的道德选择和行为的统一,进而促进个体道德素质的发展,帮助个体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为建立“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3.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的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下,个体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加,人们内心的烦闷、忧虑、苦恼、挫折及不满等心理困惑和问题越来越多,各种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和反社会心理等人格障碍不断出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守望人们精神家园和维护心理健康的重任。尤其是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形成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如针对我国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等心理,在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十分注重“锻炼心理品质,加强品格修养”、“善于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磨练坚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等内容的教育,帮助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个人品格,培养高尚的个人情操,并让学生在学习中把握积极的情绪体验,克服消极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加强意志的磨练,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自尊自信,培养健康的心理。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品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人的心理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具有重要的功效。

总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思想发展、政治发展、道德发展和心理发展,满足个体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结构优化的需要,不断地促进个体思想政治素质持续发展和提升,呈现出一种螺旋发展的态势,从而为个体成才和展才创造条件。

三、个体的转化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体成才之后(展才),就是将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在社会实践和活动中转化和外显出来即转化价值。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转化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个体)将自身内在的素质转化为一定的行为和价值成果。它既可以表现为个体良好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也可以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转换为社会价值的基础和中间环节。换句话说,它一旦得到社会所认可即变成了社会价值。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表现为成才前的潜在价值,成才中的发展价值,展才中的转化价值以及社会认可价值,四者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潜在和发展价值是转化价值和社会认可价值实现的基础。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潜在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前对个体发展的预设性的价值,因而其价值大小和价值主体的需要程度决定其对个体的满足尺度;这也决定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对个体发展的效用的大小。即个体发展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预设性功效的大小和主体的需要程度;而个体发展价值的大小又决定了个体在展才时转化价值的大小,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对社会发展所创造的成果在多大程度上能被社会所认可。同时,个体发展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潜在价值在价值主体内化为自身素质的集合体,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存在于个体的思想、行为及能力之中,也受价值个体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实践所影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知、情、意、行、信等因素影响,最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个体的发展价值,它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转化价值和社会认可价值的大小。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的转化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根本表现形式。其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通过实践活动,一方面表现出个体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又转换为具体的劳动成果(物质或精神)。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转化价值转化的程度与多少有关系,但不等同。由于个体的差异,数量大的不一定转化程度高,数量少的不一定思想素质不好,但从总体上来说,个体的发展价值越好,转化价值相对越高。因而个体的转化价值可以衡量和评价个体的内在和外在素质的高低。其三,个体转化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内在素质转化为社会价值的一个中间环节,它又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的转化价值内在地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大小,离开了它就无法判断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优劣。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社会认可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社会认可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潜在价值和发展价值越高,个体的转化价值就越高,得到社会承认的价值就越高,相反亦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形态中,潜在价值和发展价值是基础,转化价值是根本,社会认可价值是关键,它们是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之中的,不能将其截然分开。

标签:;  ;  ;  ;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人价值新理论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