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分娩后阴道出血的影响论文_常菊芝

通海县人民医院 云南通海 6527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分娩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待产孕妇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护理后的出血发生率、平均出血量、平均泌乳量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产妇则为28.00%;且对照组产妇护理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泌乳量上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增加产妇泌乳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妇;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是指在胎儿分娩后的24h小时内出现阴道流血且血流量>500ml,具有来势凶猛、大量失血、失血性休克和急性肾衰等特点,对产妇的生活质量、健康都产生重大影响,严重者可直接导致产妇死亡。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所有孕产妇中分娩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3%,成为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1]。对此,本文选取50例待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护理干预对分娩后阴道出血的影响,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待产孕妇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待产孕妇的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为(25.9±3.2)岁;产妇类型:初产妇为12例,经产妇为13例;分娩类型:剖宫产产妇为9例,顺产产妇为16例。观察组待产孕妇的年龄为22~43岁,平均年龄为(27.1±3.5)岁,产妇类型:初产妇为11例,经产妇为14例;分娩方式:剖宫产产妇为10例,顺产出产妇为15例。2组产妇的年龄、产妇类型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具有可比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待产孕妇进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对待产孕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产前护理干预、分娩时护理干预和产后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产前的护理干预措施

①待产妇基本情况了解后对产妇的宫口、胎心变化等进行超声检查,以正确评估胎儿的状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②产前准备好分娩药品和物品;③产前护理人员要鼓励产妇多进食,以保证体力充足[1-2]。

1.2.2分娩时的护理干预措施

①分娩时护理人员要与产妇进行交流,并坚持微笑、态度亲切和蔼,为产妇讲解分娩中的注意事项等,以增加产妇分娩信心;②分娩时给予巧克力,红牛等维生素功能饮料,以补充产妇体能;③护理人员还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④护理人员要在产后2 h内每隔15-30min观察一次子宫收缩的情况,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⑤对产妇进行正确助产,出现产后出血时遵医嘱给缩宫素、卡孕栓、卡贝缩宫素等药物治疗[2]。

1.2.3产后的护理干预措施

①产后密切观察产妇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保暖;②护理人员产后24 h内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③分娩后常规检查软产道裂伤情况,出现的裂伤时,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处直至彻底止血[2-3]。④产后2小时督促产妇下床解小便,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

1.3临床观察指标

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平均泌乳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和分析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用x2和t,用(%)和( )表示,P<0.05为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界定范围。

2结果

2.1 2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总出血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产妇则为28.00%,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产妇角色转化往往都会存在紧张和不安情绪,从而影响产妇的心理健康,导致产妇产后泌乳量下降,产妇体内茶酚胺增加,发生交感神经敏感现象,危害导致产妇的身体健康,增加了产后出血发生率。因此需要对产妇进行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缓解产妇心理及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分娩信心。而护理干预则是产妇产前、产中及产后的最佳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不但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还缩短产后住院时间和提高产后泌乳量[3]。

对此,本文作者以自己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护理方法实验,其中观察组25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实验,对照组25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实验结果得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平均泌乳量分别为4.00%、(209.95±24.50)mL、(4.11±1.02)d和(420.82±32.56)mL,均明显优于护理后的对照组(见表1和表2),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对待产孕妇进行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还能够降低产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提高泌乳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丹梅.护理干预对分娩后阴道出血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8):95+97.

[2]王朝松,赵变歌.护理干预对产妇自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01):91-92.

[3]何静梅.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2):1662-1664.

论文作者:常菊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分娩后阴道出血的影响论文_常菊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