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的定量研究_循环经济论文

长三角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的定量研究_循环经济论文

长三角持续发展之道:循环经济的定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道论文,定量论文,循环经济论文,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以来,长三角经济增长迅猛,其以不足全国1%的土地面积,养活了全国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0%左右的GDP,大有取代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火车头之势。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其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关于如何才能保证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快速(保持较快速度)、健康(以不损害人类后代的富祉为目的)发展的问题的研究,我们指出了三个基本问题:①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②如何协调一致的发展,避免内部的不恰当竞争;③如何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发展。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实施循环经济,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其余两个问题另有专文论述。

一、基于资源、环境的经济评估模型构建

首先,确定模型的参数指标,根据前人的研究、文献的探讨以及专家组的分析,最终将其分为环境污染状况、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状况、资源消耗状况、能源消耗状况5大类指标。其次,确定研究对象为长三角地区,选取15+1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再次,确定样本的时间为2002年。

1.相关分析。首先分析长三角地区“三废”排放量与人口、经济、能源等指标的相关关系,基础数据来源于长三角16城市的统计年鉴,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2年长三角地区“三废”指标与各社会经济变量的相关系数表

废水排放总 废气排放总 固体废弃物产 GDP总量 人均GDP

样本量

量(万吨)

量(吨) 生总量(万吨)(亿元) (元)

人口总量(万人) 0.607[**]

0.844[**]0.857[**] 0.892[***]0.516[*]

14[***]

城市化水平(%) 0.774[**]

0.764[**]0.857[**] 0.772[***]0.67[***] 14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0.258

0.3610.196 0.28 0.051 14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0.719[**]

0.934[**]0.945[**] 0.994[***]0.83[***] 14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0.687[**]

0.894[**]0.965[**] 0.994[***]0.749[***] 14

GDP总量(亿元) 0.708[**]

0.921[**]0.96[**]

114

人均GDP(元)0.742[**]

0.772[**]0.739[**]1 14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0.693[**]

0.946[**]0.947[**] 0.969[***]0.776[***] 14

煤(万吨)

0.607[**]

0.596[**]0.424 0.412 0.699[***] 14

电力(亿千瓦时) 0.736[**]

0.928[**]0.967[**] 0.995[***]0.816[***] 14

注:*表示相关系数在0.10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相关系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相关系数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长三角16城市中有两个城市数据出现较大误差,已从模型中剔除,故样本为14。

从表1可以看出,主栏所列的10个指标,除第一产业增加值与“三废”排放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其余9个指标目前均与“三废”排放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如人口总量越多,“三废”排放越多;人口城市化水平越高,“三废”排放越多;GDP总量与人均GDP水平越高,“三废”排放就越多。

GDP总量与人口总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892,表明我们的GDP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就业人口的增加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而得来的;GDP总量与电力消费的相关系数高达0.995,但GDP与煤的消耗量相关系数不高,原因可能是煤炭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直接关系不显著,与电力等其他能源消费存在共线性,也可能与模型能够获取的能源指标较少,样本不够有关,但其作用不应被低估。

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消耗型、环境破坏型的,而非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状况必须得到改善,否则将成为长三角不能承受之重,而改善的途径就是实施循环经济。

2.回归分析。从所要建立的经济评估模型来看,一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由于在三维模型中年份的指标已经舍去,故就本模型而言,不存在序列相关或者时间相关的问题,经过检验,也不存在异方差,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将通过逐步回归来消除,这样多元线性回归三大基本问题均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将建立三废(代表环境)、GDP(代表经济)和煤电(代表资源)的回归方程,并借此来评估循环经济的效益。

(1)将废水排放总量与人口、经济等10个自变量参数进行逐步回归,结果只有城市化水平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Y[,0]=0.774X[,0]+C[,0],(由于常数项的显著性检验为0.133,故采用标准回归系数,即0.774,不能用非标准系数的方程,考虑标准系数的换算比较复杂,下表不再列出。)

其中,Y[,0]为废水排放总量,x[,0]为城市化水平。这表明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集聚程度增加,随之而带来的工业和生活两方面的水污染都在增加。

(2)将废气排放总量与人口、经济等10个自变量参数进行逐步回归(Stepwise),最终有进出口总额、煤炭消费量和人均GDP等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Y=521.048×X[,1]+120.895×X[,2]-3.879×X[,3]+59240.918

(F值[方差分析]=370.343,F[change]=31.747,R[2]=0.991,调整后的R[2]=0.988)

其中,Y为废气排放总量,X[,1]为进出口总额,X[,2]为煤炭消费量,X[,3]为人均GDP。

回归方程表明,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加,会大大增加废气的排放总量(注意到煤的消费量比进出口总额大一个数量级)。至于进出口总额也进入了该模型,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出口商品大多是以初级品加工为主的产品,如这一情况不改变,不但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经济发展受制,也不利于长三角地区经济人口容量的提高。

(3)将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与人口、经济等10个自变量参数进行逐步回归(Backward),最终有第一产业增加值、人均GDP、煤炭消费量和电力消费量等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Y=-3.217×X[,1]-0.0279×X[,2]+0.418×X[,3]+3.555×X[,4]+373.465

(F值[方差分析]=93.557,F[change]=1.041,R[2]=0.977,调整后的R[2]=0.966)

其中,Y为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X[,1]为第一产业增加值,X[,2]为人均GDP,X[,3]为煤炭消费量,X[,4]为电力消费量。

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固体废弃物排放呈反方向变动,也就是说第一产业的增加值越多,环境污染就越少,事实上,随着GDP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在下降,故环境污染不可能通过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来解决;人均GDP与固体废弃物排放也呈反方向变动,即人均GDP越高,环境污染反而越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人均GDP越高的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越大,而第三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固体废弃物排放反而下降;煤炭消费和电力的消费量与固体废弃物呈同方向变动,消费越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越大,正是由于这些能源的消费导致了环境的污染。

(4)将人均GDP与人口、能源等自变量参数进行回归分析,最终有电力消费量、煤炭消费量、人口总量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等进入方程

Y=104.287×X[,1]+11.097×X[,2]-21.035×X[,3]-13.693×X[,4]+14093.82

(F值[方差分析]=80.989,F[change]=7.574,R[2]=0.973,调整后的R[2]=0.961)

其中,Y为人均GDP,X[,1]为电力消费量,X[,2]为煤炭消费量,X[,3]为人口总量,X[,4]为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

从方程可以看出,人均GDP受到了能源、人口和环境的全面制约。在本方程中,电力的回归系数已经超出了一个数量级,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资源消耗型、环境破坏型的,与人口有密切的反向关系。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摒弃通过高消耗来追求高速度导致资源枯竭和先污染后治理导致环境失衡的发展思路的时候了。

至此,经济评估模型已经建立完毕,总结如表2所示。

表2 回归系数小结

第一

电力消人均 进出口产业

固体废

煤消费 费量 GDP人口总 总额 增加

弃物排

常数项

量(θ[,1]) (θ[,2])

(θ[,3])量(θ[,4]) (θ[,5]) 值放总量

(θ[,6]) (θ[,7])

总量(ζ[,1])= 120.895 -3.879

+521.048 +59240.918

量(ζ[,2])= 0.418 +3.555

-0.0279 -3.217

+373.465

GDP(ζ[,3])=

11.097+104.287 -21.035-13.693 +14093.82

3.长三角实施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估。循环经济的效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循环所节省的能源、原材料等费用;二是由于污染降低所带来的治理成本的下降;三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必须指出,要一一准确地衡量这些效益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只能近似地做出趋势判断。表3是根据前面得到的回归方程对长三角实施循环经济效益的一个大致评估,表中只考虑了由于能源循环带来的环境污染下降而节省的治理成本,但即便如此其效益仍是非常显著的,这不仅表现在环境污染的大幅下降(10%的循环比率下,长三角一年的废气排放减少量已经相当于2002年宁波全市的废气排放量,固体废弃物一年的排放减少量相当于南京、苏州两市2002年排放量的总和),也表现在经济成本的大量节省上面(10%的循环比率下,治理成本节省费用相当于上海市2001年的废气治理费用)。

表3 长三角实施循环经济的效益评估

循环比率(仅以煤、电力计算)10%20%

30%

废气排放减少量(吨) 150785.56 301571.13 452356.69

固体废弃物减少量(万吨)

1338.24

2676.484014.72

预计治理成本降低(万元)

6418.16 12836.32

19254.48

二、长三角实施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第一,要加大资源环境危机的宣传力度,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制定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

第二,把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使社会经济各主体之间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继续探索新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积极创建生态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村镇和绿色社区。

第三,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推进可持续发展结合,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第四,要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制度,通过推进清洁生产为基础的企业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环保企业家群体等手段,建立共生企业间的资源投入分享机制并平稳运行。

第五,建立适合循环经济实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对循环经济进行立法,推进技术进步,为实施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第六,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在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目前,要重点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护效益的计量方法和技术研究工作,并进行统计和核算试点。

本文依托于国家计生委关于人口发展战略下达至长三角各省市子课题的研究成果,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浙江大学人口所合作研究。

标签:;  ;  ;  ;  ;  ;  ;  ;  ;  ;  

长三角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的定量研究_循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