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铁路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亓长林

加强铁路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亓长林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站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由于中间站数量很多且设备规模较小,调车作业受工作地点多变、工作对象不固定、技术性较强等因素影响较大,调车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约占车务系统行车事故的75%。因此,保障中间站调车安全对铁路运输组织实现列车按图运行,缩短车辆在站停留时间,加速机车车辆周转,保证安全畅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铁路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对策

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是各工种间协调动作的大联动机,安全工作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研究,只有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抓源头、控过程、严考核、重补强,才能确保调车作业安全有序可控。要加强对中间站调车安全的管理,制定合理的停车时间,加快中间站车辆的运转,从而保障中间站运行的通畅,以此来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

一、中间站调车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1人员不足且技术水平不高

就我国目前的专职调车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而且调车作业的工作量较大,专业的调车人员数量较少,很多的中间站没有专门的调车人员,这就使得调车作业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很多的中间站在调车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车站的管理人员会进行协助进行调车工作,但是这些人员却没有专业的技术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调车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失误。在目前我国的调车工作中,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年轻人员较多,这些人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而且对专业的业务知识缺乏了解,在进行调车作业时,常常会出现手忙脚乱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中间站调车作业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2作业时间和环境条件差

中间站站场的线路设计主要从接发列车方面考虑,部分中间站未设牵出线,调车作业经常需要占用或穿越正线,一般只能利用列车运行间隔时间进行,作业时间紧张,导致车站值班员、调车作业人员为尽快完成调车作业任务而“抢钩”作业,干扰列车进路;同时,调车作业涉及正线、到发线、货物线、专用线及站外等多个处所,地点极为分散,影响调车作业安全。

3现场管控和作业执行力不强

中间站距铁路管理中心部门距离较远,而且有的中间站的通讯状况并不良好,所以在进行调车作业时,现场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不强,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向上级进行汇报,延误问题的处理时间,而且在调车作业时,很多调车人员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现场的指挥存在散漫的现象。另外,中间站调车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调车作业,甚至还在简化作业程序,从而在效率提高的同时质量却严重下降,调车作业安全问题由此产生。

二、确保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1优化人员配置和教育培训

要想保证中间站调车作业的安全,首先就要从专业的调车人员身上入手。要根据中间站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的配置,在作业量较大的中间站要配置相当数量的调车人员,并且要保障调车人员的质量。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对调车人员进行优化教育,为调车人员安排合理的学习课程和学习时间,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强化人员的技能,加强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工作的责任心。要注重对内部作业进行优化,将有丰富经验和技术能力较强的老调车人员安排到各个岗位上,然后利用老调车人员的领导作用,指导新调车人员的工作,实现内部帮扶的政策,从而提高调车人员的整体素质。

2健全完善标准化规章制度

根据中间站的调车工作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调车工作规章制度,使得调车工作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调车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规章制度进行作业,形成对中间站调车作业的有力控制,要在各项技术水平上加以提高,并且要强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以保障调车作业的安全。另外,注意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注意对结合部进行定期的检查,如在管理上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改进,以加强结合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改善现场作业和生活环境

对中间站的专用线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定期对专用线进行排查检修,保障各项基础设备的质量,在线路的保养上要做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车站与地方单位的联系,签署相关的安全协议,对中间站进行安全的防护,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对道口进行维修,以保障调车作业的安全。对中间站的各种照明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查,保证照明系统能够正常使用,尤其是在夜间,更要对照明系统进行严格的要求。同时要优化治安环境,切实做好相应的治安管理工作。

4研发更新先进设备设施

配合提速、重载和加密运输战略的实施进行站场设备改造。1)车站尽量设在线路平道、直线的宽阔处,方便作业人员随时观察信号及相邻线路情况。2)适当增加股道(包括牵出线),减少行车干扰和调车作业等待时间。3)加大调车设备研发改造力度,繁忙地区采用带自动栏木的自动化道口,为作业量大的中间站配齐平面调车灯显设备,有效减轻劳动强度。

5建立安全检查及反馈新途径

中间站在各项管理方面,特别是安全管理,不能照搬区段站(较大中间站)的安全管理方法,必须调整现有安全管理模式,深入全面分析违章违纪背后的各种倾向性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探索更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

管理人员应重视违章违纪的所有信息,深入分析原因及内在联系,考核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应该从根本找出事件的深层根源,认真对职工进行教育,听取职工的意见。完善中间站的检查条例,规范当班职工和车站干部的各种行为,深入研究和考虑中间站的实际情况,准确看清当前车站的现状。

另外针对行车设备和作业方式不统一等新情况、新变化,要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对标检查及时帮助解决职工执行规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确保各项作业标准、技术规程、安全措施在各岗位得到更好的落实,同时严格考核,进一步完善安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基层班组加强安全管理,增强自控能力,为强化现场作业控制提供有力保证。

基层党组织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抓安全薄弱环节解决安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要本着接地气、实用性的原则,把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作为党的着力点,真正发挥党支部的利剑作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保证安全生产防线不被突破。

6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

所谓生产力布局调整不能完全使用“合并”、“拆分”、“解体”的简单方法,要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宏观的调整必须结合微观的变化。例如在合并站段后,不能简单地把一个段(站)的管理模式强加到另外“半边”天上,另外被合并的站段固有管理模式和班组设置已经形成,不考虑实际的进行统一合并,并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

7加大投资,提高设备可靠性实用性

车站的道岔和信号机在控制台上进行集中操纵,并配备清晰的表示,可以监督设备的状态和列车、调车车列的运行情况,减少了职工的数量,改善了职工的工作模式。排进路就能自动锁闭需要的进路、开放相关的防护信号机,这就简化了办理手续,缩短了办理时间。

如果列车或调车车列沿着铁路每通过一个道岔区段,就解锁一个道岔区段,整条进路实行分段解锁,既提高了咽喉通过能力,并且因调车作业中途折返能自动解锁,也提高了作业效率;道岔根据需要而转换,不但减少了转换次数,而且也延长了转辙机的寿命。另外集中操纵的道岔,为了防止列车或调车车列占用道岔时,道岔中途转换而危及行车安全,所以在有车占用的道岔区段,即使作业人员操纵也不会使道岔转换。这种锁闭方式称为区段锁闭。所有这些设备保障如果设备设施部门日常维修养护不够,保障失效,不仅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同时危及行车及作业安全,因此在设备的维护投资上要加大力度,在设备的更新改造上也要做到有的放矢。

结语

管理人员需深入基层,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疑难杂症,使职工保持非常好的精神状态。关心职工生活,用多种形式帮助困难职工,彻底解决职工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调整现有的中间站管理方式,营造中间站温馨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间站的安全、有序。

参考文献

[1]王文雳。调车安全管理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

[2]刘士局。铁路调车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20)。

论文作者:亓长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加强铁路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的分析及对策论文_亓长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