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社区慢阻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吴冬杰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卫生院 北京 1013102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30例慢阻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就诊时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由专人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定期复诊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定期复诊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阻肺;治疗依从性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近年来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慢阻肺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1]。慢阻肺的病因是多种环境因素,吸烟以及宿主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和劝导患者戒烟,脱离粉尘、刺激性气体等污染环境,稳定期的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定期复诊可有效缓解慢阻肺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降低风险。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慢阻肺患者30例,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55.36 ±11.25)岁。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4.52 ±10.34)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就诊的慢阻肺患者,常规进行治疗,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包括用药指导,戒烟等并要求定期复诊。观察组在诊治后,对其进行评估,针对性慢阻肺知识健康宣教,吸入装置使用指导,雾化器使用,家庭氧疗事项,回答患者提问,发放慢阻肺健康教育手册。内容如下:

1.2.1慢阻肺相关知识

首先进行评估,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多少、一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以及因此病而住院次数,分为ABCD四组[2],A组低风险 少症状;B组低分险 多症状;C组高风险 少症状;D组高风险 多症状。高风险标准≥2次急性加重或≥1次因急性加重住院。低风险标准≤1次急性加重且未因此而住院。症状多少根据CAT评分:CAT<10 少症状,CAT≥10 多症状。患者分组后推荐使用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使用短效抗胆碱能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以及相应的长效制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复合制剂。在用药选择及吸入装置使用上逐个指导。再根据分组制定复诊周期,稳定期低风险6个月一次,稳定期高风险3个月一次,急性加重期随时复诊。同时院内做好随访工作。

1.2.2日常行为的干预

慢阻肺患者常因长期缺氧,胃肠道功能减弱,进食量少,呼吸频率快,不显性失水增多,而致痰液粘稠;尤其年老体弱的患者,呼吸肌疲劳,有效排痰能力降低,使痰液更不易咳出。因此,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排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患者因病情缠绵易出现焦虑和消极情绪,医务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需要耐心向患者讲解慢阻肺疾病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康复有关知识,使患者树立信心,提升对疾病的认识,同时对吸烟患者指导其戒烟,主动实施自我养护,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对年老体弱、理解和记忆力差的病人,应加强对其家属或陪护人员的教育,并认真记录双方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联系。

1.2.3康复训练及氧疗指导

患者慢阻肺除急性心衰者需绝对卧床外,应鼓励其尽量多活动。病情较重者可在床上活动四肢、翻身等,其他患者可采用散步、打太极拳和骑健身车等方式进行运动。运动的方式和项目可以经常变换。大多数报道都认为积极的有氧运动训练可以改善气促、乏力等症状,增强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经治疗处于康复期后的患者主要是呼吸肌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呼吸操等。对患者加强正确的氧疗指导,可避免出现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氧疗效果。通过保持有效吸氧,以改善缺氧症状,增加运动耐受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缓解肺动脉高压,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定期复诊和药物治疗的遵从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定期复诊和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见表。

3.讨论

慢阻肺给患者带来经济压力及身心的负面影响以毋庸置疑,然而各种数据显示慢阻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却令人担忧[3]。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绝大多数患者对慢阻肺疾病本身缺乏较为详细的了解,更谈不上自身的康复与保健。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慢阻肺的控制情况很不理想,慢阻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不高,从而使许多慢阻肺患者较早的发生慢性呼吸衰竭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威胁病人的身心健康。

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自身疾病程度的了解、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等)。在慢阻肺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CAT得分、肺功能分级、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减少了急性发作次数,由此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葛俊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杨汀 慢阻肺患者社区规范筛查管理及随访。2017,4

[3]唐新衡.综合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医学信息,2015(28):51-52.

论文作者:吴冬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对社区慢阻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吴冬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