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亲社会教育_亲社会行为论文

论儿童亲社会教育_亲社会行为论文

试论儿童亲社会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教育论文,试论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研究

摘要 儿童亲社会教育,是我国德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亲社会行为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影响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的几个重要因素,认为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但他们的家长一般忽视对其子女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和训练,并提出五条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儿童;亲社会行为;因素;教育

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向自己的公民提出一系列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传授给下一代,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掌握,及早形成有利于社会的意识和行为。亲社会行为是由西方心理学家明确提出的,对它的专题研究是近20多年来的事。国内心理学工作者从80年代末才开始真正地开展儿童亲社会的研究。本文试图在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影响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的因素,亲社会行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一般含义

在社会心理学界,美国学者威斯伯1972年在《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先创设以“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用它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等。这些行为虽然表现各异,具体情境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目的,即使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亲社会行为所下的定义是:“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动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①

基于上述观点,亲社会行为应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互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从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社会效果来看,这两种行为的含义相当。但从助人者的动机、目的来看,分属不同层次或不同的等级水平。其中,利他行为是最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因为利他行为是人们出于自愿的亲社会行为,它并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它的目的只是在于为他人或大多数人谋利益,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都是一种道德行为,一种高度社会化了的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国外有许多研究表明,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1993年Kathryn R·Went Zel对423名6年级和7年级学生进行社会行为与学业能力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学业成绩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r=0.54,p<0.01);而学生反社会行为与学业成绩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r=—0.55,p<0.01)。

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表现均与儿童与同伴的相互作用有关(sieber.1979;wentzel.1991c)。儿童与同伴的积极相互作用,尤其当他们集中于学业活动时,能促进认知发展和智力问题解决(Damon&phelps,1989;webb,1982)。在这些富有合作的行为下,学生可能通过区分和解释教师的指导而共享有价值的智力资源,自愿获取本质的信息,分享各种各样的资料,诸如笔记、书本,以及模仿学习技巧(schunk,1987)。很显然,儿童接受帮助和儿童所提供的帮助,会使他在学业上受益。因此,学业成绩可归因于亲社会行为,这是因为亲社会行为能促进儿童之间进行积极的学习交流。

反社会行为和学业成绩结果呈负相关也可以通过其社会因素加以解释。例如,因为儿童不喜欢打架和破坏纪律的同学,因而有反社会行为表现的学生潜在地被剥夺了一些机会,诸如向他们同伴学习等。另外,这些违纪学生很可能因他们的行为问题而被老师所孤立。在另一场合,因反社会行为被剥夺与同学们和老师们之间有价值的社会交流而导致学业失败的危险。②

三、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利他取向、榜样与亲社会行为。国外许多研究都发现,榜样对亲社会行为具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亲社会榜样能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要求的物化模式,提供正确的反应的模式,促使他们仿效榜样人物。因此,向榜样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有助于个体利他观念的培养。

价值取向指导、控制和调节人的社会行为,其中衡量自己与他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利他取向必然会影别个体的亲社会行为。1991年,张志学对180名初二学生进行了利他取向、榜样学习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利他取向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极其显著的主效应,F(1,118)=27.18,P<0.01;榜样的主效应不显著,F(1,118)=3.17,P>0.05;高利他取向的人会作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低利他取向则表现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利他取向与榜样学习同亲社会行为存在着交互作用并达到了显著的水平,F(1,118)=6.35,P=0.05,这说明,当有榜样学习时,利他取向对亲社会的作用极为显著;而当没有榜样学习时,这种作用不显著。利他取向高时,榜样学习对亲社会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而利他取向低时,这种影响十分微弱。③

(二)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所谓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亦即个人的信仰、价值、行为标准和规范等。其中,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的价值取向,我们称之为亲社会价值取向。亲社会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是亲社会的主要动机因素。斯陶布等人的研究发现,亲社会价值取向高的人更有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和抑制侵犯行为。

我们认为,斯陶布等人所谓的价值取向只提供了助人的动机或条件,人们是否助人还取决于他们对当事人是否需要帮助的认识的敏感性,即他们是否能够轻而易举地觉察别人求助的需要或理所当然地认为当事人需要帮助。因此,自我敏感性可能是价值取向和亲社会之间的一个很重要的中介变量。1989年,侯积良对40名高二学生进行了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和亲社会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价值取向、自我敏感性与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相关;自我敏感性与价值取向同亲社会行为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自我敏感性高时,价值取向与亲社会呈显著正相关(r=0.407,p<0.05),价值取向越高,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自我敏感性低时,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明显的相关(r=0.189,p>0.05)。④

(三)移情与亲社会行为。所谓移情是个体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性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的反应能力。它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助人、转让、抚慰、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产生和发展。没有移情,对别人的不幸,痛苦则会无动于衷。相反,当情感被移情所唤起,形成移情体验时,就会理解别人的需求、感受与痛苦,产生同情援助之心,用爱心去设法解除或减轻别人的痛苦与不幸。因此,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1990年,李辽对初二、高一共144名学生进行了移情与亲社会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青少年移情能力愈高,就愈可能发出亲社会行为,反之,移情能力愈低,这种可能性愈小。⑤

综上所述,学生的利他取向、榜样学习、价值取向、自我敏感性、移情都会影响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除了这些因素外,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心境、自我概念等其它因素也都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久前在北京召开一次题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会议在总结报告中说:工业化的发展,已使“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树立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兴趣。需要回到具有关心特征的早期时代的价值观。”根据这个一致的认识,会议对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学会关心”,“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利益”,“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当然也更“关心自己,包括自己的健康”等等。

在我国,由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独生子女存在着利己、自私等一些不良行为,在“众星捧月”中一些孩子根本就没有为别人着想的感情,和同伴们在一起更没有谦让、合作的习惯。可见,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对其培养亲社会行为是不力的。而我们的社会则要求其成员必须具有亲社会观念和亲社会行为。因此,面对未来的挑战,不能只考虑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应特别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大力倡导对儿童进行亲社会教育,促使其及早形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发展亲社会的个性,克服自我中心主义这一弊端。

1.社会要为儿童亲社会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有利条件。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环境和榜样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儿童置身于社会之中,无论是周围人们,还是电影、电视、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儿童有时对一些对象并未直接加以模仿,但仍受到他们的影响。研究表明,即使儿童看到对一些反社会行为进行惩罚,也不能阻止他们对这种行为的无意识学习,遇到类似的情境,这些行为很可能在实际生活中再现。因此,社会要为儿童创立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环境。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应该做到,在儿童面前遵守各自的职业道德,敬业、奉献、助人,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面向儿童的电影、电视,应进行正面宣传,讴歌美好的、高尚的、善良的行为,展示谦让、合作、共享的生活情境,激发其为他人着相,为社会做贡献的情感。让儿童在良好的大社会教育环境中,学习模仿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2.利用榜样的作用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榜样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影响。模仿是儿童的重要学习方法。儿童多次观看别人的亲社会行为,就有助于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据研究表明,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儿童的刺激作用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儿童看到成人的助人行为,可以模仿着去做。心理学家冠茨(1976)等人研究了幼儿园儿童在看过助人电视后的行为发现,儿童在游戏场上表现出更多的彼此帮助的行为。短时研究表明电视影响儿童对亲社会行为的态度,有时对儿童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拉什顿等人(1980)的研究表明,儿童多次观看利他行为的榜样有助于培养利他行为。多次看到别人把自己的东西分给需要的人的孩子,比只看到一次的孩子,更多地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在众多榜样之中,父母的助人行为榜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要求孩子说出最关心他人的孩子名字时,他们说出的孩子的父母往往很关心他人。因此,父母及其他教养人特别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熏陶儿童。马卡连柯曾对家长们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⑥另外,学校应当把一年一度的学雷锋、学赖宁活动同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结合起来。利他的“道德水准,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⑦

3.利用归因原理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儿童对行为原因的归结直接影响着他的行动。儿童对自己利他行为或反社会行为总要想一下“我为什么这样做?”归因理论认为,一个要想把在某种特定场合表现出的习得的助人行为保持下去,需要把助人的观念内化,这是一种自我归因。由于有了自我归因,利他行为才有持久性。格鲁赛克等人(1980)做过一项研究,使儿童有机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需要的人。一种情况是利用观念内化形成自我归因,告诉儿童他们分出自己的东西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有助人的精神。第二种情况是他们分出自己的东西的行为受到表扬强化。第三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不做。然后再使儿童有机会分出自己的东西。结果表明,归因和强化都增强了儿童的慷慨行为。而被说成是慷慨的儿童比受表扬的儿童给出更多的东西。那些未加处理的儿童给出的最少。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那些说成是慷慨的儿童在三个星期后的测验中,仍然显得乐于助人,而那些受表扬的儿童与未加处理的儿童表现相同。这就说明,由于儿童有了自我归因,利他行为就有了持久性,儿童有了内化的助人观念,在其他条件下也能很好地开展利他行为。

4.利用强化原理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儿童利他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儿童一旦执行了利他行为,成人和教师要及时强化,如表扬鼓励等,使儿童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如果儿童的行为未受到奖励表扬,习得的利他行为可能消退。或者,儿童的利他行为反倒受了斥责,行为结果没有带来奖励性强化,反而带来了惩罚,这种负反馈信息就减少或抑制了儿童作出利他行为反应。1991年,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葛止云做过一项研究,他采用创设需要谦让的实际情境和假设情景,并施以精神奖励法,对幼儿进行谦让观念、行为的训练和教育。结果表明,精神奖励在巩固幼儿谦让行为,改变幼儿不谦让行为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本次谦让行为测试和教育中,任何一个步骤都伴以精神奖励如口头表扬,戴红花等,以此来肯定幼儿的好思想、好行为,勉励他们继续保持,并把它们提到相当的高度,吸引其他幼儿今后也这样做。在对实验班的幼儿进行第二次谦让行为水平教育和测查的最后,当实验者一方面口头表扬那些愿谦让的幼儿,一方面又提出给愿谦让者佩带红花以资奖励时,原24名坚持不让的幼儿,顿时就有18名愿放弃娃娃棒糖以争得红花,只有6名仍不肯放弃。⑧可见,对儿童利他行为及时强化,有助于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巩固发展。

5.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同情心是培养儿童利他行为的前提条件。有时儿童拒绝别人的正当要求,因为他们不知道处在别人的位置上,是怎样感受的。这时教师应启发他们,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愿望和情感,这是很正常的。要使儿童逐步克服自我中心,就应当学会理解别人的想法、愿望,体验他人的情感。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1977年,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审查了有关移情作用的许多研究,并作出了结论,认为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女性容易产生移情作用,而移情是重要的亲社会性情感,它使人易产生利他的观念和行为。⑨1993年,李百珍研究了移情能力培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该研究对30名幼儿进行为期2个月移情训练后,根据实施移情能力培养前后,幼儿的助人行为、分享行为、礼貌行为、谦让行为、合作行为、抚慰行为的测查结果进行的差异显著性检验,z值分别为9.9,4.79,5.09,6.3,13.1,8.78,均z>2.58,P<0.01,差异非常显著,这说明,在实施移情能力培养期间,对幼儿的助人、分享、礼貌、谦让、合作、抚慰等诸项亲社会行为的增强,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而控制组的幼儿只进行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结果发现,仅对幼儿礼貌这一亲社会行为的增强有非常显著效果,且对幼儿助人这一亲社会行为的增强亦有一定效果。⑩上述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因提高移情能力,通过短期的移情训练而提高。

(2)组织游戏活动,培养同情心。教师要利用一切学习和游戏活动,引导儿童,在实践中表现合作、谦让、共享等良好行为。游戏是最好的方法,游戏中儿童要进行交往,不肯谦让交往就不能继续进行;进行游戏要配合,合作的能力就得到锻炼;大家一起游戏和生活,玩具食物就要求共同分享。在一系列过程中,儿童起初会发生冲突、或出现争执的情况,因此需要成人和老师给予指导,教师启发他们去想出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教育儿童学会关心与帮助他人。所以,要利用游戏这一有效的手段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只有让儿童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实践,他们才能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

注释:

①孔令智等著:《社会心理学新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页。

②Kathryn R.wentzel,Does Being Good Make the Grade?

Social Behavior and Academic competence in Middle School.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3.

Vol.85.No.2.362~363

③④章志光编著:《学生品德形成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4、398页。

⑤李辽:《青少年移情与亲社会的关系》,《心理学报》1990年第1期,第76页。

⑥安·谢·马卡连柯著,耿济安等译:《马卡连柯全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四卷,第400页。

⑦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5页。

⑧王振宇等著:《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页。

⑨〔美〕珍尼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著,范志强、周晓红译:《妇女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⑩李百珍:《移情能力培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社会心理研究》1993年第2期,第46~49页。

标签:;  ;  ;  ;  ;  

论儿童亲社会教育_亲社会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