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7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护理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7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护理1组、护理2组。其中护理1组患者24例,接受俯卧位通气护理;护理2组患者23例,接受仰卧位通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护理1组明显优于护理2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为保证预后奠定良好基础,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呼吸衰竭;俯卧位通气;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method of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47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August -2016,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1 groups of nursing and 2 groups of nursing. Among them,24 patients in 1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nursing;23 patients in 2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supine ventilation nursing,and the nursing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indicators changes,nursing 1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2 groups of Nursing(P<0.05),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help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dicators of patients,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prognosis,so it should be further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respiratory failure;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nursing care
前言:
呼吸衰竭是I}缶床上一种严重的肺部通气、换气的功能性障碍,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俯卧位通气是指在实施机械通气过程中,将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下,达到改善患者通气质量的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7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7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期护理1组、护理2组。其中护理1组患者24例,包括男16例,女8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2.3±1.2)岁。护理2组患者23例,包括男14例,女10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3.1±0.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PB 840型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护理2组患者接受仰卧位通气治疗,保证患者身体呈仰卧位,在固定头部、四肢后,实施通气护理,避免出现碰撞等问题。护理1组患者接受俯卧位通气护理,根据患者身体承受能力,以4h,次频率为患者更换体位;为保证患者不会被误伤,由护理人员同时进行体位更换工作。在通气过程中,保证所使用的气管、插管都处于正常状态。在更换体位结束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患者体内局部压强,需要在患者两侧肩膀下放置枕头,保证患者呼吸能顺利开展。
在整个通气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保证其体征都处于合理范围内;为了避免呼吸道堵塞,护理人员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氧合指数等常规数据,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氧合指数等常规数据后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数据均优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之后的数据发现,护理1组患者的数据要明显优于护理2组(P<0.05)。
3.讨论
临床上诱发呼吸衰竭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呼吸道病变、肺部组织病变等都会诱发呼吸衰竭。患者发病后,肺部正常功能受到影响,换气、通气功能严重下降,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二氧化碳大量滞留在体内等。呼吸对人体机能具有重要意义,呼吸衰竭会对人体的各个器官运行造成影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影响。
我院在呼吸衰竭護理中,对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护理,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在对患者试试俯卧位护理后,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考虑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为:(1)患者俯卧位通气能加快肺部的气体转换,并且在改善氧合的情况下降低气道峰压、控制吸人氧浓度,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2)改善患者膈肌运动方式与位置;(3)有助于分泌物引流,不会在患者呼吸系统中停留而影响正常通气;(4)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肺依赖区血流灌注情况,血流灌注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助于加快患者呼吸循环。
俯卧位通气的关键,就是让患者俯卧于病床上,依靠病床上所设置的翻身器等,就能保证俯卧位通气顺利进行。但是我院在临床工作上,为了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采用人工的方式进一步调整患者体位,并定期更换患者体位,保证患者能感受到舒适。同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尽早发现并发症,保证俯卧位通气护理能顺利实施。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通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氧合指数等常规数据与护理前相比,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数据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两种通气方法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而在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后发现,护理1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护理2组(P<0.05),该结果证明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仰卧位通气。
综上所述,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快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为保证预后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于学忠,高文洁.急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69-372.
[2]施云芳.21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临床诊疗探讨[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2(6):38-39.
[3]郭行端,刘君海,张德良,等.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救治体会[J].新医学,2012,43(3):178-180.
[4]巩纯秀,杨秋兰.《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 年版)解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11):850-853.
论文作者:赵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两组论文; 数据论文; 体位论文; 指标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