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邓鑫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 探究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为2012年3月~2015年3月,选择42例肝硬化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情况。结果 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2.9%;患者肝功能指标(ALT、DBiLl、TBiL、AST、AST/ALT、GGT)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血清Ⅲ型前原胶(PCⅢ)、层粘连蛋白(LN)等)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均<0.05,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药物作用安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肝硬化;治疗;临床疗效;安全性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或长期作用,从而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大致可分为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等。该病早期肝脏代偿功能较强,患者无明显症状,晚期常出现肝性脑病、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癌变等并发症[1]。本研究中对肝硬化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取得较显著疗效,现将方法及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从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且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42例,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65岁,平均(49.7±9.6)岁;肝硬化病程为1~7年,平均(4.3±2.7)年,合并酒精性肝硬化16例、代谢性肝硬化12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1例、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3例。

1.2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肝硬化病学组所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2];②患者遵循自愿平等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整个治疗;③排除因自身免疫性、药物。病毒和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肝损伤患者。

1.3治疗方式

患者入院后,将还原型谷胱甘肽(意大利 Laboratorio Farmaceutico C.T.S.R.L.批准文号:H20090005,0.6g)取1.8g加入150ml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4周。

1.4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总有效率=有效率+好转率。①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且临床症状明显消失。②好转: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未得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1.5观察指标

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做肾功能、腹部B超等常规检查,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及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DBiLl、TBiL、AST、AST/ALT、GGT等治疗前后的变化;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血清Ⅲ型前原胶(PCⅢ)、层粘连蛋白(LN)等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变化。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检验,计量时数据录入形式为均数±标准差(±s),完成t检验,计数时数据录入形式为%,完成秩和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患者有效率 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有效20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

2.2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的变化

治疗前,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DBiLl、TBiL、AST、AST/ALT、GGT等均较高,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均<0.05,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肝硬化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肝硬化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3]。引发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其中,酒精性肝硬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4]。肝硬化的临床症状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代偿期可有肝炎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肝脾轻度肿大、轻度乏力、轻度黄疸、腹胀等;失代偿期除全身乏力等症状外,伴有消化道症状及内分泌障碍,患者表现为贫血及出血倾向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有促进体内糖代谢与三羧酸循环的功能,可激活多种酶,灭活氧自由基,提供H+,促进细胞代谢,保护肝细胞膜的特点。同时,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可以与体内自由基结合,改善红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肝细胞的供血、供氧,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关研究表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脏的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红细胞代谢及再生、灭活氧自由基有关[5]。本文研究结果中,对肝硬化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完成治疗疗程一个月后,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2.9%,且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DBiLl、TBiL、AST、AST/ALT、GGT等随着疗程进展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原胶、层粘连蛋白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这与吕福鸣[6]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说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硬化的治疗能够恢复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及干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原胶、层粘连蛋白等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还原型谷胱甘肽通过对肝细胞的保护机制,可改善肝组织学,促进肝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是临床上治疗肝硬化安全有效的方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秦丽静.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4):2183-2184.

[2]宋华,王健,霍华英等.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1):125-126.

[3]柏友霞.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50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58-1159.

[4]田洪霞.还原型谷胱甘肽配伍丹参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研究[J].医药与保健,2015,21(2):69-70.

[5]林辉东,胡晓明,卢志平等.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85-86,113.

[6]吕福鸣.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6(2):98-100.

论文作者:邓鑫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1

标签:;  ;  ;  ;  ;  ;  ;  ;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邓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