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探讨论文_刘婉华,苏连花,王小洁

颈动脉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探讨论文_刘婉华,苏连花,王小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 目的:总结1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栓塞+切除复合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术前护理(颈总动脉压迫试验、颈动脉或者全脑动脉造影的护理)、术后护理(体位、病情观察、伤口的护理)、并发症护理(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0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颈动脉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顺利出院的关键。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182-02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来源于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可局限于颈动脉分叉的外鞘内,也可在颈动脉分叉处。目前认为颈动脉体瘤发病明确的原因是慢性缺氧。好发于30~40岁的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大部分为良性。颈动脉体瘤一旦确认,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颈动脉瘤体切除术[1],但由于瘤体所处位置比较特殊,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可压迫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血液循环丰富,又紧邻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舌下神经。因此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常见。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12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建议治疗方案均先行颈动脉体瘤栓塞,后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现将护理体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治患者共12例,1例未行手术治疗出院,1例只行栓塞术未行体瘤切除术,排除2例。本组有效例数10例,其中男2例,女8例,年龄27~52岁。左侧颈动脉体瘤有7例,右侧颈动脉体瘤有3例。患者均为发现颈部肿物入院,其中1例伴持续性耳鸣,1例伴偶有头晕。术前瘤体直径最大7cm×5cm×5cm,最小2.5cm×1.5cm×1.5cm。

1.2 治疗方案

本组1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颈动脉体瘤。6例包饶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余4例有轻中度的黏连颈外动脉或(和)颈内动脉。术中7例均行颈动脉体瘤切除,2例行颈动脉体瘤切除+颈动脉转流术,1例颈动脉体瘤切除+颈内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术中输血1例,心脏骤停行心脏按压后恢复心跳1例。术后1例声音嘶哑,1例神舌偏左,4例饮水呛咳,1例头痛不适。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10例患者手术成功,均康复出院。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颈总动脉压迫试验 为促使患侧脑部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患者对颈动脉阻塞的耐受能力,避免脑缺血而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在术前常规做进行颈总动脉压迫训练(Matas训练)。方法为:试验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既往心脑血管疾病史、病变部位、依从性及是否留有陪人。实施过程:(1)确定按压部位。指导患者取平卧位,用健侧手的食指中指,沿患侧颈总动脉的走向,确定压迫点,一般按压点为第 6 颈椎横突方向。然后用患侧手食指触摸患侧颞浅动脉。(2)进行按压。健侧手指用力按压,使患侧手指感受不到颞浅动脉搏动。最佳压迫力度为颞浅动脉搏动不能再摸到[2]。(3)停止按压。从按压开始,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脑缺血症状,如头晕、耳鸣、恶心、视物模糊、无力等,当患者出现任何不适主诉后,立即停止压迫训练。(4)重复训练。术前1~2周患者进行颈总动脉试验,每天5~6次,压迫时间逐渐延长。最后持续时间达20~30min/次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床护士进行指导并监督,设立床尾护嘱单,记录每次按压时间。

2.1.2颈动脉或全脑动脉造影的护理 术前行颈动脉造影,主要是了解颈部及脑部的血循环情况,明确颈动脉体瘤的供血动脉,行瘤体供血动脉栓塞术,以减少瘤体供血及术中出血情况。栓塞后返病房,做以下护理(1)局部观察:穿刺口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重点观察穿刺肢体末端血运。密切关注患肢皮温温度、颜色及足背动脉情况。同时要注意穿刺肢体要制动24小时,勿过度屈曲。可指导活动肢端关节,进行床上活动,避免加重压疮形成。(2)伤口的观察: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洁净,如出现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瘙痒、血肿等。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使用造影后,对肾功能有一定损伤,鼓励病人多喝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同时注意有无造影剂过敏情况。注重患者主诉,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四肢无力等情况

2.2 术后护理

2.2.1体位 血管移植术后的患者,嘱患者头部活动轻柔缓慢,勿过度旋转或摇晃,避免移植血管扭曲或者移位。

2.2.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同时注意意识及肢体肌力情况。颈动脉体瘤属化学感受器肿瘤,化学感受器通过感应血液中的PO2、PCO2、PH值的变化,调节人体体温、血压、呼吸等。因此术后常规心电监护及吸氧,持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患者对答,指导患者主动活动四肢,了解有无脑细胞损伤或脑部缺血、神经损伤的情况。

2.2.3伤口的护理 保证伤口引流管固定通畅,保证呼吸道通畅。使用胶布固定应注意固定平面尽量选择平坦的锁骨下方,间断可挤压管道或者微转移管道位置,确定引流通畅。密切监测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观察局部伤口情况,避免局部出血及炎症反应。局部出血观察颈部有无肿胀、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当引流液快速增多,颜色为鲜红色,需警惕出血的可能。炎症反应则要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伤口在颈部一侧以及术中麻醉方式的影响,术后患者痰液增多。因用力咳痰引起伤口疼痛,患者无法进行有效咳痰咳嗽。本研究10组患者常规雾化吸入,有1例病例出现痰多,痰痂积聚,准备床边负压吸引器,气管切开包。患者予负压吸痰、雾化吸入处理后好转。

2.3 并发症的护理

2.3.1缺血性脑卒中是CBT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术中阻断颈动脉使脑血管血流量减少,血流减慢,导致脑供血不足。有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与术前充分评估willis环情况,行matas压颈试验训练有关[3],建议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压迫训练[4]。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肌力及意识情况。检查患者意识、人物识别、对答情况,检查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检查患者的肌力、四肢活动是否自如。当出现言语不清、意识障碍或肢体肌力下降或偏瘫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对症处理。本组未发生缺血性卒中。

2.3.2神经损伤是颈动脉体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病变周围神经丰富,分离肿瘤时容易牵扯。主要累及的神经有:舌下神经、迷走神经主干、迷走神经分支(如咽支、喉上神经)、面神经下颌缘支等[5],患者会出现伸舌偏移、进食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症状。本研究中,患者有出现伸舌偏左、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术后均指导患者做损伤神经康复锻炼。累及舌下神经患者做舌部运动,如伸舌、卷舌、左右活动等。该患者术后一个月随访,伸舌偏移症状消失。累及喉返神经患者,出现饮水呛咳,指导患者开始进食时,选择较为黏稠的软食,进食时细嚼慢咽,饮水时低头将下颌尽量靠近胸骨,防止饮水呛咳。患者出院时饮水呛咳症状消失。

3.小结

颈动脉体瘤是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的疾病。如何成功完成手术,减少出血及降低术后脑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是医护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护理层面来看,术前有效的颈总动脉压迫训练,使患者尽早建立头部侧支循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做好患者颈动脉或者全脑动脉造影的护理,是患者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前提。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引流管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医护要共同合作,围绕着患者围手术期展开精心的护理,从而使患者尽早痊愈。

【参考文献】

[1]吕伟明,刘瑞磊,李杰.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4):7.

[2]刘晶晶,黄梅兰.颈动脉体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6):5195-5196.

[3]陈婷.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D].重庆医科大学,2018.

[4]梁婧婧,刘云娥,王伶俐.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行复合手术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5):580-583.

[5]邱爽.颈动脉体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290-291.

论文作者:刘婉华,苏连花,王小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颈动脉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探讨论文_刘婉华,苏连花,王小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