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庸俗性及其戏剧舞台的表现_元宵论文

元宵节的庸俗性及其戏剧舞台的表现_元宵论文

元宵节俗及其戏曲舞台表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戏曲论文,元宵节论文,舞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8)05-0079-(07)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等,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年中最为热闹的节日,它以花灯为主角,故又名“灯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日,中国人根据这“第一良宵”之意,名之“元宵”;又因为旧时的这天晚上通宵张灯结彩,人们放灯观灯,故又名“灯节”。正月十五前后,正是这一年的春天将到未到之时,元宵过后,农民们的农田耕作就要繁忙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在元宵的节日活动中,就会有许多农耕祝祷的意味,从这个功能看,元宵就像是个“农耕之节”;元宵又是中国社会约定俗成的男女交往之节,无论是远古时代、封建社会还是现代,这是个两性开放的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的是“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还是“元夕”。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月十五又可以中国的“情人节”名之。元宵前后,又是各地社火演艺集中的日子,这一方面因为农人休闲,一方面因为娱神娱人的需要,由这一点着眼,元宵节是又可称为“戏剧节”的。元宵节俗里也有些驱鬼逐疫的意味,则可以看做是除夕驱傩的余绪。

一、元宵节的历史沿革

一般认为元宵节始于西汉。《史记·乐书》:“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祀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

至南北朝,元宵节日活动丰富起来。《荆楚岁时记》曰:“今州里风俗,望日祭门,先以杨柳枝插门,随杨柳枝所指,乃以酒酺饮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其夕迎紫姑神以卜。”祭门、迎紫姑的风俗有些地方至今保留。

隋朝每年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外宾隋炀帝还专门写过元宵诗,中有“灯树千火照,花焰七枝开”句。唐人李延寿《北史》载:“隋柳彧见都邑百姓正月十五日作角抵戏,上奏曰:‘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日夜,充阶塞巷,鸣鼓聒天,燎炬照天,人带面具,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竞此一时,请并禁断。’上可其奏。”这段文字直是元宵节日狂欢的绝妙记录。人戴假面,男为女服,化装游行,一路巡演,已经是一种准戏剧的文化现象。

唐朝更盛。金吾弛禁,将挂灯结彩的日子从一天增加到三天。《雍洛灵异小录》云:“唐朝正月十五夜,许三夜夜行,其寺观,街巷,灯明若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严饰,士女无不夜游,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

北宋元宵增至五夜,南宋曾有狂欢六夜的,范成大有诗曰:“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灯市行》)元宵节日社火,正是戏剧之摇篮。

明清两代元宵节俗一脉相承。明代曾经有过中国历史上放假最长的元宵。永乐七年,明朝刚刚定都金陵,皇帝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十日。”由于人世间灯火通明,致使在人眼里“月不得明,露不得下”(《帝京景物略》),月亮明不明亮已经无所谓了,根本没人注意,“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清梁元颖《元夕前门观灯》)。[1](P16,P95)

严格说来,元宵并非是月的节日,而是灯的节日,元宵和中秋在这一点上大不一样。

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

元宵节的第一大节俗,自然是放灯观灯了。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中有“灯树千火照,花焰七枝开”句。元代马致远有写元宵节的小令:“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仙吕·青哥儿】《十二月》)当时的元宵真正可谓“火树银花”。据说当时大都丽正门外有棵大树,让忽必烈封为“独树将军”,每年元正、元宵,树上挂满各色花灯,高下错落,远远看去像一条冲天的火龙。[2](P397)

人们还给元宵节张灯结彩以一些民间俗信上的意义。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江陵(今属湖北)一带有这样的旧俗:正月十五,这里沿江高列彩灯,士女缘江喧阗纵观。是夕,满室置灯,谓之“照虚耗”。这一习俗简称“照耗”,至今流传在安徽、湖北等地。至于“虚耗”,一说指耗子,一说指所有的害虫病气等不吉利的东西。江苏北部叫“照麻虫”,陕西一带叫“照黑角”,四川东部叫“照绝地蚕”,浙江一带甚至附会了戚继光军队打倭寇的故事,说元宵灯光照得“间间亮”,帮助戚家军消灭了倭寇。[1](P48,P95)台州地区至今还将元宵灯俗叫做“间间亮”。总之是驱邪纳吉的含意,可以看作除夕驱傩之余绪。

“鳌山”是元宵节的一种灯景,又名山棚、灯山、彩山、山车等。以彩绸结为山形,上悬彩灯为饰,下面是车轮,可巡回展示。宋代开始上面有神仙故事。《元史》卷一七五《张养浩传》记载,元英宗时,“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有人提醒应该注意火警。[2](P397)元明杂剧《贺元宵》第二折【脱布衫】曲云:“喜鳌山高接云衢,盖的来花攒锦簇,有千般像生人物。”同剧第四折【折桂令】曲则云:“喜鳌山势结巍巍,巧样花灯,绣带风吹”,表现得很有动感、画面感。[3]小说《水浒传》第三十三回有这样的文字:“清风寨镇上居民……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六百碗花灯。”清代结鳌山的风俗仍然很盛行。近代借助科学技术手段,鳌山上的人物动物甚至可以在其中快速穿行。[1](P101)

韩国至今还用鳌山,戏剧表演即在鳌山前面。日本亦然。笔者曾经考察过日本群马县元宵“鸟追祭”,见他们把鳌山装帧在卡车上,四个社区派出的四辆卡车汇集于十字路口,先比“硬件”——装帧,再比“软件”——特技,整整要“斗”一个通宵。[4](P240)中国现代节日游行中的彩车(如2007年上海旅游节上的花车评比大奖赛),正是“鳌山”的现代变形。

中国人还有在元宵节里敲锣打鼓、列队游行的风习,名谓“闹元宵”。闹元宵之习俗,早在隋朝即已如此,所以上述柳彧的上奏里有“鸣鼓聒天”的说法。宋代女诗人朱淑真有《元夜》诗,首联即云:“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5](P58)元代无名氏的【越调·斗鹌鹑】《元宵》中,也有“闹嚷嚷的迓鼓喧天”句。

明代万历年间的《海盐仇志》有记载:“上元前后,里中年少合金鼓管弦为乐,曰‘闹元宵’,其乐有【太平鼓】等。”清代顾禄的《清嘉录》里甚至列有“闹元宵”之专门条目:“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到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派出几个人来,锣鼓家什,沿街敲打,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所用曲牌有【跑马】【跳财神】【雨夹雪】【下西风】【七五三】等,俗呼之“走马锣鼓”。[1](P56)

有的时代有的地方则是将元宵的敲锣打鼓与驱赶“虚耗”联系在一起,称为“打耗”,甚至把东汉的中国第一击鼓手祢衡附会了上去,说“祢衡作渔阳,蹀躞而前,正是正月十五”(宋程大昌《演繁露》)。[1](P24)

闹元宵之闹,除了锣鼓等乐器打击外,人们还以歌舞来“闹”。

自唐代始,元宵节一直是朝野两方进行踏歌的一个日子。《旧唐书·睿宗纪》中所记录的踏歌事,正是正月十五日在京城安福门外举行的:“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唐玄宗还曾命诗人张说撰写“元夕御前踏歌词”。宋代《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条所记的李员房诗中,有“人影渐稀花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句,可见是一夜踏歌到天明。[6](P370)宋代又有舞龙灯鱼灯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道:“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代的元宵节则行“迓鼓”歌舞。张小山散曲《幽居次韵》的“撺断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记载了元宵社火中的两项表演:女孩子跳“迓鼓舞”和丑角装酒醉的滑稽表演。[7](P866)杂剧《贺元宵》里也有“乐艺施逞,耳边迓鼓如雷”的描写。[3]

至今流传于福建、台湾等地的“闹伞灯”,也是源自明代就有的元宵社火表演。《漳州万历壬子志》有记载:“别有闲身行乐善歌曲者数辈,自为侪伍,缚灯如飞盖状,谓之‘闹伞’。”[1](P56)

元宵节的人声之闹、爆竹之闹、器乐之闹和歌舞之闹,正是汇成社火表演“闹秧歌”,和产生一批元宵“闹”剧的根本所在。

三、元宵“闹”剧

在戏曲剧本里,以元宵节为时间背景的剧作并不少见。杂剧南戏都有。大而分之,可有两大类:一类是爱情剧,一类是“闹”剧。此外,明代宫廷尚有专供节日庆典的承应戏,内有《众神圣庆贺元宵节》剧目,[3]一味歌功颂德,艺术价值甚少,本文不论。

元宵“闹”剧在节日社火,北方的秧歌、南方的花鼓中,十分多见,如《满姑娘吵嫁》、《闹嫁妆》、《老少配》、《王婆骂鸡》、《装疯吵嫁》等,都属于此类。因为笔者曾有专门论述,此处不赘言。[4](P226)作为有剧本的独立戏曲剧目有:元杂剧《一丈青闹元宵》、《村姑儿闹元宵》、《小李广大闹元宵夜》、明杂剧《吕彦彪打擂元宵节,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公明闹元宵》等。可见元宵“闹”剧几乎都是水浒剧,表现水浒英雄利用元宵节作掩护“闹”革命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以最后者为代表,以求窥其一斑。

《宋公明闹元宵》杂剧,由明代末年小说家凌濛初作,收在他的小说集《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十卷。[8](第一集P208)本剧有两条线索交织而行,一条是宋徽宗、李师师、周邦彦的“三角恋”情感纠葛,一条是宋江与梁山泊众好汉于元宵夜潜入东京,欲通过李师师向宋徽宗表达谋求招安的意愿。同去的黑旋风李逵因为不满宋江出入妓院,怒闯李宅,放火烧屋,大闹了元宵夜的东京。剧中宋江等人在东京“闹元宵”情节,改编自小说《水浒传》;词人周邦彦的故事,取材于宋元人张端义、邵桂子的笔记,故剧本题目下面有“贵耳集、瓮天脞语纪事”的题记。凌濛初别署“即空观主人”,故又有题款“即空观填词”。全剧分九折,第一折“提纲”实为南戏传奇中之“副末开场”,开场形式十分简洁:末吟一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后,即以七言四句概括剧情:“李师师手破心橙,周待制惨赋离情。小旋风簪花禁苑,及时雨元夜观灯。”曲用南北合套,且上场角色皆可以唱,体制、表演上都借鉴了南戏传奇。

此剧宋江的一条线索,多有表现当时元宵节情况的。第三折“讯灯”,敷演梁山好汉拿住了一批莱州府灯匠,解到宋江跟前审问,灯匠道:“今年官家大张灯火,庆赏元宵,着落本州解造五架好灯。”可见当时皇家过节赏元宵,都城的花灯却是摊派给地方上制造的。莱州地处山东东部,要去地处河南的汴梁,必然要经过梁山。

宋江先表示要全部没收他的花灯,后只要了他一架小的,还按照他说的“本钱”给了他20两银子。这让我们知道当时制灯很是费钱,一架最小的花灯就值20两,一个“鳌山”上挂有“五六百碗”灯盏,所费几何?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呵!

正是听了灯匠的介绍,宋江起了潜去东京赏元宵的念头。

第五折“闯禁”,敷演末扮柴进把宫中的“王班直”灌醉,冒充他闯进皇宫的事。

这里的一段对话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末)正要问兄长,头上为何戴这朵翠花?(丑)官家庆赏元宵,我们左右内外,共有二十四班,每班二百四十人,通共五千七百六十人,每人赐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上有小小金牌一个,凿有“与民同乐”四字,因此每日在这里点视,如有宫花锦袄,便能够入内里去。

叙述得何等详尽生动!听得柴进感慨道:“原来是‘打扮乔,入内直!’”话里那6个字引文,一定是民间市语,老百姓们传说,只要看打扮,若是与众不同,必是宫中的班直无疑。

凌濛初的这段情节有史料依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条载:当时“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上有大牌曰‘宣和与民同乐’”,“近门亦有内等子班直排立,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6](P35)皇帝和百姓们一同看灯看戏,百姓们还要不时齐刷刷地山呼“万岁”。这位宣和皇帝与百姓之间,“排立”着“内等子班直”,剧中的“王班直”,就是其中一员。只是剧中把“与民同乐”四字,同时刻到翠花牌上,作为进出皇宫的一个符证。

柴进灌醉了王班直,“借得宫花压帽低,天子门庭去复回”,轻轻松松的,英雄身手。

第七折“赐环”,写周邦彦词作得罪皇帝后,发配到边地,以【兰陵王】一词与李师师惜别。词又让徽宗看见了,却改变了主意:“明日元宵佳节,正须好词,不免赦其罪犯,召他转来为大晟乐正,供应词章。”徽宗毕竟还是惜才,而元宵,正是歌舞的天下!可以说是元宵“救”了周才子。

这段情节,与唐玄宗命诗人张说撰写“元夕御前踏歌词”的逸事,何其相似乃尔!

元宵的“闹”,主要是歌舞之闹、艺术之闹。

第八折“狎游”,【二犯江儿水】一曲描画了元宵景象:“逢霁色皇都春早,融合雪正消。看争驰玉勒,竞睹金鳌,赛蓬莱结就仙岛。迤逦御香飘,群仙不待邀。楼接层霄,铁锁星桥,大家来看个饱。幸遇着风流俊髦,厮觑了轩昂仪表。不枉了,两相辉,灯月交。”

元宵节人们纷纷外出,看月看灯更看人,男的看女的,女的也看男的,“大家来看个饱”。

宋江在李师师家,带酒写作了一首【念奴娇】,表达自己愿意被招安。

最后“闹灯”是全剧的点题之折,南北合套,主要看黑旋风放火打人。此折以【清江引】作为尾曲,道:“宋三郎岂是柔情种,只要把机关送。惹起黑天蓬,好事成虚閧,则落得闹元宵一会儿哄。”说宋江进李家并不是去玩女人,而是去通“机关”的,没想到让猪八戒似的“黑天蓬”李逵闹了个没结果。争取招安的“机关”虽然没能“送”到皇帝跟前,但是“元宵”却是“闹”着了的,与上一曲最后一句“这的是闹东京一场传颂”是一个意思。宋江好像对成事与否并不太在意。

全本最后还有四句诗:“周美成盖世逞词豪,宋公明一曲念奴娇。李师师两事传佳话,合编成装点闹元宵。”“合编成”改作“凌濛初”才好。

明清之际还有敷演另一个水浒英雄卢俊义上梁山始末的传奇剧《元宵闹》。《元宵闹》一般题作“李素甫作”,也有题“朱良卿”作的,编著《水浒戏曲集》的傅惜华先生经过考证,定论为李作。[8](第二集P8)剧情说,水浒众英雄用吴用的妙计,于元宵之夜放火烧了翠云楼,劫卢俊义出狱。剧名“元宵闹”,其实剧中涉及的节日远不止元宵一个,全剧共二十七折(本剧虽为传奇,体制上却有北剧的影子,分“折”不分“出”,且无题目),竟有八折近三分之一以节日为背景:第三折的三月三清明节、第十一折的七夕、第十四折的中秋、第十六折的重阳、二十三折的新年,几乎将一年的节日表现一过。

当然,剧中用墨最多的,还是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折的元宵节。

二十四折表梁中书(净扮)与张文远(丑扮)商议,怎么来办今年的元宵:

(净)元宵已至,往年燕京例搭鳌山,与民同乐,不料旧岁祸结梁山,今欲照例广放花灯,恐生不测。你有何区处?

(丑)……老爷速谕居民,不论市街村巷,逐家高搭彩坊,大张灯火,较之往岁倍常灿烂。永夜明燃,金吾莫禁,使远近闻知,不灭天下太平气象。

张文远又出主意加强防卫,梁中书于是命令他写告示:

【四边静】星桥火树连阡陌,鳌山逞绿色。鲍老舞新妆,儿童演杂剧。(合)五音六律,锣筛鼓击。烟火赛明月,流星遍天掷。

搭鳌山、挂彩灯,燃放烟火,敲锣打鼓,歌舞并作,戏剧竞演。“鲍老”是一种假面剧或傀儡戏的指称,儿童们的“小儿舞队”、“女童舞队”非常活跃,类似今天韩国元宵的“舞童”表演。[4](P200,P231)灯彩遮明月,“烟火赛明月”,元宵节本来就不是一个月亮的节日,而是灯火的节日。

接着的一段丑唱【前腔】最后几句:“鸾笙凤笛,红妆艳质。沉醉玉山颓,东风那(哪)知白!”则涉及到元宵的男女交往、通宵狂欢之俗。

第二十五折,表卢俊义之妻贾氏,于元宵之夜等候张文远的情景。这个女人,自卢俊义被扣在梁山泊,她七夕、中秋、重阳和奸夫李固在一起,元宵前后又勾搭上了张文远。贾氏的丫鬟春英,几句说白点到了元宵节俗:“娘子,你听外边笙歌迭奏,灯月交辉,大小人家,置酒庆贺。”家家户户,男男女女,饮酒作乐。节日,特别是元宵这样的节日,总是被人看作不想误的“佳期”,不论是正常关系还是不伦关系。

二十六折用南北合套,表现的正是元宵的当夜。第二曲【南泣颜回】描画元宵情景:“结彩胜蓬瀛,见万户烛摇红影。银蟾离峤,碾破碧天千顷。良宵几经,与民同欢,永夜人不禁。听声嘈一片高歌,齐声贺五谷丰登。”感恩天地给予的丰收年景,还有预祝下一年继续五谷丰登的意思在。“与民同欢”云,可以与《东京梦华录》和《宋公明闹元宵》互证。

外扮宋江唱一首【北上小楼】,对眼前走着的女子作了描摹:“又只见笑咳孩,又只见笑咳孩,一团娇掩映香肩并。挨挨挤挤,黔黎似那蜂屯。俺这里奋性儿,俺这里奋性儿,随行拥入琼林境。”元宵夜是年轻女子解放的时分,走出家门,谈笑风生,让一向正经的宋江看到听到,都觉得很是兴奋。

宋江们的“对手”也来了:

【南泣颜回】六街灯火已三更,社伙愈斗妆角胜。王孙士女群,杂踏往来不定。葡萄酿情,泛霞觞满饮添豪兴。且蒸尝海错山肴,漫横陈翠袖红裙。

“社伙”一般作“社火”,民间的节日巡街表演,常常是一队与另一队竞演,故有“斗妆角胜”之谓。士女们往来“杂踏”,是元宵自古的习俗,先为“踏歌”,后演化为“踏桥”、“走三桥”、“走百病”[1](P42)云,至今流传,甚至传到韩国、日本。

最后,水浒英雄乘元宵人多热闹之机,斩杀了张文远、李固、贾氏这样的歹人,为已经上了梁山的卢俊义报仇雪恨。

从各个方面看,《元宵闹》算不上一部上乘之作,曲辞说白过于典雅,下人丫头也之乎者也。但是,它也有独到之处,比如尽量多地利用节日时点来结构剧情,推进剧情的发展,塑造剧中人的性格特征。总之,剧作者懂得运用节日文化资源,通过节日“说事儿”,是聪明而有效的。就这一点看,似乎唯有当代作家曹路生的越剧作品《玉卿嫂》能与之媲美。

除了水浒英雄闹元宵剧外,戏曲中还有几部元宵“闹鬼”的剧目值得一提。《南词叙录》“宋元旧篇”里就有《鬼元宵》一剧,是为南戏;[9](P217)元杂剧《包待制智赚生金阁》,可谓这方面的代表作。剧情概要是:衙内庞绩骗取书生郭成的祖传宝物生金阁,又要霸占郭妻,遭到拒绝,便砍去了郭成的头。郭提着自己的头翻墙而去。元宵佳节时,无头鬼提着头出现在闹市,追赶着仇人殴打,惊吓了赏灯的众人。包公与张千一起到酒务饮酒,听说了这件奇事,回去让衙役到城隍庙勾无头鬼,弄清楚冤情,为郭成报仇雪恨。[10]

那么,元宵节何以会这么闹?笔者认为,这与元宵的节日时点有关。元宵之后就是春耕,元宵这等闹,那是因为要闹醒天地、闹醒河流山脉、闹醒大自然。我们看到,元宵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闹的,时代越往前越“静”,即使在唐代,元宵夜载歌载舞行踏歌,也并不像宋以后那么“闹”。宋代以降,民间的“闹春耕”、“闹恋爱”、“闹革命”三宗“闹”事捏合进元宵,遂使元宵节一点一点闹腾起来,终于成为全年最热闹的节日,并从中生发出偌多的“闹剧”来。

四、元宵爱情剧

元宵爱情剧有:元杂剧《才子佳人误元宵》、《陈翠娥贞节赏元宵》(已轶),《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尚存,宋元戏文亦有《王月英月夜留鞋》。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简称《留鞋记》,无名氏作,邵曾祺把它列为元末明初人作品,[11](P504)有《元曲选》本,题目正名是:“郭秀才沉醉误佳期,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剧情是:秀才郭华常去胭脂店买胭脂,爱上了胭脂店的王月英,王也对郭一见钟情,暗中遣丫鬟递诗一首给郭,约他元宵夜到相国寺见面。郭华赏灯时与朋友吃了点酒,欢天喜地来到相国寺,却因节日社火游人队伍拦挡,月英迟到,郭酒醉上来,渐渐酣睡过去。王月英终于前来,推不醒郭,又不宜长久逗留,只得把一只绣鞋、一块手绢留在郭的怀里,以通情愫。郭华醒来,知道错过了约会,后悔莫及,竟吞手绢自杀了。寺里的伽蓝菩萨为两人的真情实意感动,而且知道郭华阳寿未到,故令鬼尽力保护他。包公得到案子后,根据绣鞋的线索,慢慢找到月英,月英赶紧来到寺中,拉出郭嘴里的手绢,将他救活。包公便为他们两人主持,结为百年之好。

本剧第二折一开头的【正宫端正好】就描画了元宵的景致:

车马践尘埃,罗绮笼烟霭,灯球儿月下高抬。

第二首【滚绣球】更描绘到了元宵节俗:

灯轮呵红满街,沸春风管弦一派,趁游人拥出蓬莱,莫不是六鳌海上扶山下,莫不是双凤云中驾辇来,直恁的人马相挨。

曲词道出元宵“鳌山”的来历,民间认为它是“六鳌海上扶山下”而来的。与《贺元宵》杂剧中“东海龙神献巨鳌”(第三折【调笑令】)可以互证。

剧中因为敷演王郭爱情,用有许多原本属于三月三的典故,“又不曾泛桃花流下天台,则因这武陵仙子春心荡,却被那尘世刘郎引出来”(【滚绣球】)。第三折【尧民歌】、第四折【七兄弟】曲也有同样的意思:“呀,都只为武陵仙子泛桃花”,“奈胭脂不上书生面,都将来撒在洛河边,恰便似天台流出桃花片”。所用的是刘阮入天台的典故。曲词屡屡提到桃花,桃花意象是属于三月三上巳节的,而洛河,更可谓三月三男女爱恋的圣地。作为全剧尾声的【收江南】曲,有“谁承望包龙图倒与我递丝鞭,赢得个洛阳儿女笑喧阗”句,再度强调“洛阳”,强调的并非是地域,而是上巳的爱情典故。笔者曾经提出:中国原有的上巳“情人节”,自宋以后渐渐不彰,它的男女交往爱恋的功能,分别为两个邻近的节日——元宵和清明承担,这个观点,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支持。

递丝鞭,是一项古代婚俗,相传古时招亲,如果女方同意婚事,就会向男方递送一条用丝绸包裹的软鞭,表示可以缔结姻缘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剧本《张协状元》、流传最广的《西厢记》里,都唱到过这一婚俗。

融合了上巳节俗的元宵节,男女若有私情,也每每是“一夜情”,一般过后不再思量。所以女词人朱淑真会有“去年元夜时”、“今年元夜时”的对比吟唱。承担了上巳爱情风习的清明节,也是如此,故唐代崔护会时隔一年才又去都城南庄,慨叹“人面不知何处去”的。[12](P76)《留鞋记》第二折【煞尾】,唱月英推郭华不醒,只得留下表记:“遗下香罗和绣鞋,再约佳期又一年。”曲情是伤感的,如同歌唱“泪湿春衫袖”一样:一年,何其漫长!

此剧的同题材剧作不少。有的作《郭华胭脂记》,有的作《留鞋记》,题目不是涉及男主人公,就是涉及女主人公。近代后,许多地方戏剧种都有《郭华买胭脂》,作为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存目最多:“上京赴考”、“月英祝寿”、“买胭脂”、“相国寺”、“月英闷”、“包公判”,共有六出。[11](P503)可见这一元宵剧传唱不已。

此剧还有几点值得注意:女主人公名字里着一“月”字,显然是位与月亮有缘的女子;伽蓝菩萨保护这一夜因爱情相约的年轻恋人;包公在剧中亦不光是正义的化身,为民申冤,且有民间媒妁“月下老人”一般的功能,为有情人绑红头绳、“递丝鞭”。

元宵爱情剧还有一部十分出名,多名《乐昌分镜》。剧本虽失,本事尚在,宋元南北剧都有。元代《醉翁谈录》提供了这则感人的情爱剧本事:

徐德言之妻,为后主陈叔宝之妹乐昌公主,才貌双全。时政局纷乱,徐德言知道不能相保,就跟妻子说:“以君之才容,国若破,必入权贵之家。”分开后如果情缘未断,寻机重新相见,必须要借助一“信物”才行,乃破一镜,两人各执一半,徐与公主相约:如果大难不死,那么就把这半面镜子,“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若在,即以是日访之。”陈国亡后的那个元宵节,徐德言历尽千辛万苦到得都城,在赏灯的人山人海中遍访,果然有一苍头拿着半面镜子,嘴里喊着高价,人们都在笑话他。徐把苍头叫到自己住处,仔细问明白了妻子的下落,写了一首诗请他带给公主:“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表达了自己月圆人不圆的悲凉心境。[11](P328)

最后,徐德言夫妇,正是通过这半面镜子,更通过元宵节这一个团圆之节,“破镜重圆”的。这里,镜的意象和月的意象,都成了表达男女主人公绵长情爱的感情符号。

巴赫金说:“节庆都是同自然、社会和人的危机和转折关头相联系的,死亡和再生,交替和更新,总是节日世界感受的主导因素。”[13](P139)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够理解何以元宵爱情剧里会屡屡出现“死而复生”、“破镜重圆”之类的情节,以及这些情节深层次的文化寓言了。

收稿日期:2008-01-18

标签:;  ;  ;  ;  ;  

元宵节的庸俗性及其戏剧舞台的表现_元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