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鸢尾授粉、受精生物学研究

中亚鸢尾授粉、受精生物学研究

李宁[1]2003年在《中亚鸢尾授粉、受精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分布在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伊吾军马场附近草原的中亚鸢尾(Iris bloudowii)为材料,通过解剖观察、石蜡切片和杂交等方法,对中亚鸢尾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周期、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花粉生活力、授粉受精和杂交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中亚鸢尾为具肉质块茎或根状茎的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只分布于新疆,国外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2.雄蕊花药的药壁的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 3.雌蕊叁心皮叁室,中轴胎座,胚珠为倒生型,多数,内、外珠被均有,厚珠心; 4.雌配子体的发育类型为蓼型; 5.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花粉的生活力与花开放及贮存时间有关系,距花开放时间越近所采的花粉,其生活力越高,花开放十几个小时以后,花粉生活力已下降至6%左右。另外,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生活力逐渐减弱,当贮藏32小时以后,基本已丧失了生活力; 6.授粉受精生物学:中亚鸢尾具自交不亲和性,且授粉时间不同,所结籽粒数存在极显着差异,上午12:00为中亚鸢尾人工授粉最佳时间; 7.雌雄蕊异熟现象,散粉后约2天,雌蕊的胚囊才生长成八核的成熟胚囊; 8.中亚鸢尾授粉后花粉萌发,生成花粉管到达子房,释放精子,分别与卵子、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此过程约需要47-49小时; 9.鸢尾属植物部分种间、品种间的杂交育种,共进行了40个组合,有14个组合获得了种子;从中得知马蔺是一个杂交可配性较高的种;并探讨了鸢尾属植物间杂交亲和力的大小,认为可以以单果结籽数作为判断指标。

张荻[2]2007年在《长白鸢尾生殖生物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长白鸢尾(Iris mandshurica Maxim)为材料,通过室内实验、室外观察以及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长白鸢尾的花粉生活力,传粉机制和胚胎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花粉生活力随时间的延续逐渐下降;在黑暗、低温的4℃冰箱中贮藏的花粉在24h内仍能保持30%以上的生活力;长白鸢尾花的开放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2)长白鸢尾可自花人工授粉且结实率较高;人工异花授粉效果也很好;最佳授粉时间为上午8:30;自然授粉结实率也较高;单花开放时间为8小时左右,开放当天即凋谢,群体连续花期为20天左右。(3)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为四面体结构,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4)子房3室,中轴胎座,多胚珠;胚珠倒生;厚珠心,双珠被。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型,多为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成熟胚囊为蓼型胚囊。(5)具有雌雄异熟现象。(6)授粉后20—24小时花粉管到达胚囊并产生双受精作用。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型。(7)合子休眠期为3天左右,初生胚乳核经过短期休眠后(4-6小时)开始进行分裂,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胚乳。

尚方剑[3]2014年在《溪荪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北温带宿根花卉溪荪(Iris sanguinea Donnex Horn.)为供试材料,在引种栽培条件下,通过对花部特征、开花动态、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座果率、结籽率、访花昆虫及胚胎学的系统研究,初步揭示了溪荪的开花、传粉生物学特性及有性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以及胚胎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溪荪6月上旬始花,6月中旬进入盛花期,持续大约1周,6月下旬进入末花期;连续花期为20d左右,单花花期2d,同一花葶上2朵花开放时间相差2d左右。花药外向,紧贴花柱分支外侧,花药与柱头相距约lmm,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花药、柱头的相对位置不变。低温多雨、浓雾等天气对花蕾开放时间影响较大。2、晴朗天气大部分花蕾于7:00左右开放,自然条件下花粉于开花当天10:00左右散尽。花粉在花开后2h左右其活力最高;花粉寿命较短,至开花次日17:00即已降为2.8%(套袋后花粉不易飞散)。花刚开放时柱头就具有可授性,在花药开裂后的2-4h左右最强,并可持续至开花次日上午;花粉活力最高时间与柱头可授性最佳时期相遇,可提高结实率。3、杂交指数(OCI)为4,花粉/胚珠比(P/O)为276.26,结合座果率和结籽率判断其繁育系统属于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并通过柱头和花药的空间分离及单株花葶上花蕾开放的时序性来避免自交行为;人工异花授粉结籽率高于自然授粉,溪荪自然条件下的有性生殖主要受缺少传粉昆虫的影响。4、溪荪为典型的虫媒花,其高度特化的花部特征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等昆虫的传粉行为相适应。西方蜜蜂的访花频率为0.027次·单花-1·分钟-1,单只蜜蜂回访同朵花的比率为3.2%,平均每朵花访问时间约为(8.6±2.5)s。5、溪荪通过促进异交、提高结实率和较强的根茎分生能力来维持种群稳定性。6、溪荪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或四面体型。7、溪荪花柱属于开放型花柱。雌蕊3心皮,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四分体大孢子的排列方式为直线型、T型或并列型,通常最靠近合点端的四分体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发育成熟的胚囊为比较原始的蓼型胚囊。8、雌雄异熟。雄配子体比雌配子体早成熟2d左右。9、溪荪授粉后22-24h,花粉管到达胚囊。受精卵休眠期为5-6d,核仁的融合过程属于有丝分裂前型。初生胚乳细胞休眠期较短,为4-6h,溪荪的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

王玲, 穆丹, 卓丽环[4]2006年在《长白鸢尾传粉生物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长白鸢尾为试材,运用多种授粉方式,对长白鸢尾的传粉机制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长白鸢尾可自花人为授粉且结实率较高;人为异花授粉效果也很好;最佳授粉时间为上午8:30;自然授粉结实率也较高;单花开放时间为8小时左右,开放当天即凋谢,连续花期为20天左右。长白鸢尾具较高的自交率,这种遗传特性,影响了该物种个体间遗传物质交流频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物种的进化,这就可能决定了长白鸢尾是须毛类鸢尾亚属中较原始的种。

王育青[5]2010年在《马蔺繁殖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采用野外定位试验观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试验方案,从生物学、生理学、细胞学、胚胎学、遗传学等方面,围绕马蔺各阶段不同繁殖特性展开研究,为马蔺种子生产、应用及其种质资源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不同生态区马蔺,从种子萌发与休眠解除技术,开花生物学特性,传粉生物学特性,繁育系统研究,农艺性状分析和ISSR遗传分析等六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进而揭示马蔺开花、传粉、繁殖等生理生化动态变化,探讨马蔺种子休眠原因,寻找打破马蔺种子休眠技术和确定适宜种子萌发的条件,同时明确不同种群材料的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蔺种子生活力较高,胚发育不完全,具有形态后熟特性。种子自然萌发率较低,种皮较厚、革质、占种子总重量的31.7%,种子特性对吸水无明显阻碍,对萌发有机械阻力,也是马蔺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种皮和胚乳浸提液中均不存在发芽抑制物,马蔺种子休眠为自发性综合休眠;在生产上,采用层积和40%NaOH处理8h等方法,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2.生长多年的马蔺花朵数可达15~55朵,总体花期长达35d以上;马蔺始花日期、开花高峰日期、终花期、开花持续期在年度间无明显差异,且个体在年度间能够保持相近的开花物候进程(开花振幅曲线)。马蔺花的开放主要受温度、光照、湿度等气候因子影响,马蔺开花数和座果数均与开花时间呈负相性,开花数与座果数呈极显着正相关。3. 9:00~10:00马蔺花朵开放散粉后,其花粉生活力最强,之后逐渐降低,到下午18:30花粉活力已降到9.58%,花粉的贮藏环境与花粉生活力密切相关;马蔺具有自交不亲和性,以昆虫为传粉媒介,是异花授粉植物,授粉中可以去垂瓣作为其有效隔离机制。4.马蔺依靠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传递,进入胚囊释放内溶物,融合,进而完成双受精;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要60d左右,马蔺每枝花序上具1~4果,蒴果先端具喙,成熟的果实尖端3裂,平均每蒴果内含种子为50粒,马蔺种子的产量和产草量取决于分蘖芽的数量。5.马蔺种群农艺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性。千粒重、发芽率、吸水率、胚长、胚乳长、种子长、生殖枝、营养枝、叶宽、株高等10个主要性状是引起不同来源种群分化的主要因素。胚长、千粒重、吸水率等易受环境因子影响。聚类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种群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经、纬度相近的种群聚类在一起。6.马蔺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种源马蔺多态性带数比例为91.1%。UPGMA聚类将20个种群分为4大类群。种群间亲缘关系与纬度相关性显着,与其所处生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农艺性状研究结果吻合,建立并优化了马蔺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

王冠群[6]2014年在《德国鸢尾耐寒性与根状茎生长发育化学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鸢尾属(Iris)植物种类丰富,是一类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花卉。我国约有鸢尾属植物60个种、13个变种及5个变型,约占全球鸢尾属植物物种的1/5。其分布范围广,生态类型复杂,广泛应用于园林植物造景。但是由于鸢尾属自然繁殖系数低、发育缓慢等限制因素,难以达到种苗的产业化生产要求,目前仍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直接利用阶段。因此,如能提高根状茎繁殖系数、加速根状茎膨大发育、缩短生长繁育周期,并改良其观赏性状,将对鸢尾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在对鸢尾属野生资源和国外园艺品种资源收集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的根状茎和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利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BA、CCC和调环酸钙探讨其对德国鸢尾根状茎侧芽萌发的影响;在田间观测的基础上探讨了6个德国鸢尾品种的耐寒性,以期为生产实践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最后针对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和路易斯安娜鸢尾自然结实率低的现状,研究了其花部结构特征和繁育特性,以期推动鸢尾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工作进展。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1.以6个不同花色德国鸢尾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鉴定与测定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了6个德国鸢尾品种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耐寒性,并测定低温处理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进行耐寒性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期6个品种寒害指数范围为1.20-3.65,半致死温度(LT5o)范围为-13.81--5.73℃。耐寒性强的品种为'Cherry Falls'和'Bedtime Story',其次为'Brown Lasso'和'Black Swan',耐寒性弱的为'China Dragon'和'Caligula'。MDA、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德国鸢尾品种'Bedtime story'的一年生植株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CCC、BA和调环酸钙后,均能促进德国鸢尾根状茎侧芽的萌发,促进作用顺序为调环酸钙>BA>CCC。BA的促进作用在喷施后短期内效果较为明显,其促进作用的反应时间较短;CCC的促进作用的时间反应为中等,侧芽生长缓慢;调环酸钙的促进作用主要在喷施后的后期表现出来,因此认为调环酸钙促进作用的反应时间较长,但萌发的侧芽生长迅速。试验结果表明,CCC、BA和调环酸钙对德国鸢尾根状茎侧芽萌发的影响主要通过抑制植株自身GA的合成,从而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萌发和生长。3.以德国鸢尾品种'China Dragon'的叁年生植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发叶期、花期和营养生长期的观察以及养分、激素和蛋白质含量的跟踪测定。结果表明,根状茎和叶片中养分的积累主要发生在花后20天。根状茎中ABA和IAA含量的增加是德国鸢尾进入营养生长期,根状茎养分积累和膨大的标志。在进入营养生长期时GA含量降低,这是根状茎侧芽萌发形成小根状茎的标志。较低的GA/ABA比值有利于根状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高的GA/ABA比值有利于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4.通过对小花鸢尾进行田间观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与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其花部结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小花鸢尾5月初—6月初开花,群体花期约35d;盛花期约12d,集中在5月8日—5月20日;单株花期3-6d。花两性,雌雄蕊同熟。花药紧贴花柱外侧,低于柱头约31mm。杂交指数OCI=4, P/O值为552,结合去雄、人工套袋和自然授粉坐果率判断,小花鸢尾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5.通过对路易斯安娜鸢尾'Velvet memory'进行田间观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其花部特征、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Velvet memory'单株花期12-15d,群体花期45d,花两性,雌雄蕊同熟。花药紧贴花柱外侧,高出柱头约2.5mm。花自花茎顶端第1枚花蕾向下依次先后开放,顶端另1枚花蕾最后开放。杂交指数OCI=4, P/O值为1350,结合去雄、人工套袋和自然授粉坐果率判断,其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人工授粉坐果率高于自然传粉,证实其自然条件下的有性繁殖系统受到花器官结构和缺少传粉昆虫的影响,根状茎繁殖是其生殖补偿的有效机制。

刘宗才, 焦铸锦, 董旭升, 代金星[7]2011年在《鸢尾的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鸢尾(Iris tectorum)居群的花部特征、授粉特性、繁育系统及访花昆虫行为等进行了研究。在自然条件下,鸢尾4—6月开花,群体花期约60 d,群体盛花期约30 d,集中在4月20日—5月20日,单株花期10~30 d,单花花期2 d。雄蕊短于花柱,花药紧贴花柱外侧,花药与柱头相差约3 mm,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不变。杂交指数OCI为4,P/O(花粉/胚珠比)为234.4,结合坐果率判断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鸢尾高度特化的花部特征与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和长木蜂(Xylocopa tranquebarorum)的传粉行为相适应。人工授粉结籽率高于自然传粉,证实鸢尾自然条件下的有性繁殖系统受到花粉限制和缺少传粉昆虫的影响。

郑洋[8]2016年在《东北地区野生鸢尾属植物的分类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鸢尾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约有65个种,占全球鸢尾属植物种类的1/5,据文献记载东北地区分布的野生鸢尾属植物有19种、2变种、2变型,约占我国鸢尾属植物种类的1/3,是我国鸢尾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这些资源是培育耐寒、耐旱鸢尾品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对东北地区的野生鸢尾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查,初步明确了多数种类的地理分布、分布生境、种群数量、生长状态及伴生植物,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资源的收集与鉴定、系统分类、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综合评价四个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在东北地区共设立55个调查点,在分布野生鸢尾种类最多的辽宁省设立28个调查点,并以该省的气候分异为基础,以地貌为标志进行野生鸢尾资源分布规律的分析;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设立27个调查点,在每个调查点选择没有人为干扰的植物群落,调查和记录该点分布的野生鸢尾种类、种群数量、生境条件及主要伴生植物。收集野生鸢尾资源共132份,其中在辽宁地区收集资源53份,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共收集资源79份。对照前人文献及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的鸢尾属植物蜡叶标本进行种类鉴定,经鉴定132份材料分属于17个种、3个变种、4个变型及5份待定材料,其中野鸢尾(I. dichotoma)、白花马蔺(I. lactea)、粗根鸢尾(I. tigridia)、细叶鸢尾(I. tenuifolia)、囊花鸢尾(I.ventricosa)、矮鸢尾(I. kobayashii)、长尾鸢尾(I. rossii)、小黄花鸢尾(I.minutoaurea)、山鸢尾(I. setosa)、玉蝉花(I. ensata)、燕子花(I. laevigata)种间的形态特征差异较大,较容易被鉴定,而溪荪(I. sangguinea)与北陵鸢尾(I.typhifolia),紫苞鸢尾(I. ruthenica)与单花鸢尾(I. uniflora),长白鸢尾(I.mandshurica)与中亚鸢尾(I. bloudowii)两两之间在形态上近似,是种类鉴定的难点,只有将二者同时种植在一处观察对比,才能在视觉上对种间差异产生直接认识;3个变种分别为马蔺(I. lactea var. chinensis)、窄叶单花鸢尾(I. uniflora var. caricina)、大粗根鸢尾(I. tigridia var. fortis);4个变型分别为粗根鸢尾种下叶片极为狭窄的类型,野鸢尾白花变异类型,燕子花白花变异类型,溪荪白花变异类型。基于叶绿体ndhF序列,利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P)和贝叶斯推断(Bayesian inference, BI),以鸢尾属外Dietes robinsoniana和Moraea pritzeliana为外类群构建东北地区鸢尾属植物17个种、3个变种、1个变型、2个待定材料,共计32份试材的系统发育树。两种分析方法均显示本研究涉及的东北地区鸢尾属植物分类群构成了一个单系类群,该类群被分成叁大类,即野鸢尾亚属、须毛状附属物亚属和无附属物亚属,该结果与赵毓棠(1985)确立的分类系统完全吻合;两种分析方法除对无附属物亚属无附属物组物种的聚类结构稍有不同外,二者得到的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但BI树的支持率高于MP树;在形态上近似的种类都两两聚在一起,表明亲缘关系很近,种与变种均首先以较高的支持率聚在一支,同一种下来源于不同居群的试材均先聚为一支,没有出现跨种聚类的现象。参考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结合形态学特征并对照前人文献,将2个待定材料初步确定为北陵鸢尾种下的旱生类型和朝鲜鸢尾(Ikoreana Nakai)。以东北地区鸢尾属植物15个种、3个变种、1个变型,1个待定材料的根尖为试材,通过染色体常规压片,对各种类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研究,其中囊花鸢尾、矮鸢尾、长尾鸢尾、小黄花鸢尾、北陵鸢尾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其余种类中多数与前人报道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核型略有不同,少数种类的染色体数目与前人报道不同。本研究中,在形态上近似的紫苞鸢尾、单花鸢尾和窄叶单花鸢尾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42;溪荪与北陵鸢尾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8;粗根鸢尾与大粗根鸢尾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18,而粗根鸢尾窄叶变型(采集于吉林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染色体数目为2n=20,该类型与陆静梅(1993)报道的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的粗根鸢尾染色体数目一致。综合上述形态学、分子系统学和细胞学上的研究结果,结合资源调查数据,提出保留紫苞鸢尾、单花鸢尾和窄叶单花鸢尾的系统分类地位,给予北陵鸢尾旱生类型变种的分类地位的建议。并通过多方面证据表明在东北地区野生鸢尾属植物中矮鸢尾与囊花鸢尾的亲缘关系最近。依据东北地区的野生鸢尾属植物(17个种、2变种、1个变型)形态和生长习性的不同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春花矮株类,另一类是夏花高株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两类鸢尾属植物分别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春花矮株类鸢尾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粗根鸢尾、窄叶单花鸢尾、单花鸢尾、紫苞鸢尾、长白鸢尾、中亚鸢尾、矮鸢尾、细叶鸢尾、小黄花鸢尾、长尾鸢尾;夏花高株类鸢尾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玉蝉花、北陵鸢尾、北陵鸢尾旱生类型、囊花鸢尾、燕子花、野鸢尾、溪荪、马蔺、山鸢尾。鉴于粗根鸢尾、窄叶单花鸢尾、玉蝉花自然分布广泛,种群数量较大,且观赏性状好,繁殖效率高,推荐可将叁者直接应用于城市园林中;鉴于北陵鸢尾观赏性状好,但资源分布及种群数量少,建议对其开展繁殖和育种研究,进而培育出观赏价值更高且为人工繁育的北陵鸢尾品种群。

姬常平[9]2013年在《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引种栽培与繁殖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是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 L.)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有髯鸢尾”的泛称。德国鸢尾花姿奇特,花色丰富,叶片挺拔,株型紧凑,观赏价值较高,群体功能较强,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繁多,是久负盛名的观赏花卉,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在医药食品、盆栽观赏、切花生产、园林绿化等领域均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人们迫切希望获取更多的具有优良性状的德国鸢尾植株,来满足各方面的大量需求。通过对德国鸢尾‘Apache Warrior’、‘Dusky Evening’、‘Edith Wolford’、‘Going My Way’、‘Nibellungen’、‘Red Zinger’、‘Immortality’、‘Fire Cracker’和‘October Sun’等9个品种开展引种栽培(土壤、肥料、水分、光照、温度、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繁殖技术(分株繁殖、组织培养和杂交亲和性等)和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德国鸢尾规范栽培技术和快速繁殖技术,筛选出适合在哈尔滨地区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德国鸢尾,以期为德国鸢尾的引种驯化和种苗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为其在黑龙江省园林应用空白的填补起到有益的示范作用。同时,还可以为我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其它地区的鸢尾属植物资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推广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引种自荷兰的9个多年生德国鸢尾品种,经过2011-2013年间的栽培试验,有‘ApacheWarrior’、‘Dusky Evening’、‘Edith Wolford’、‘Going My Way’、‘Nibellungen’和‘Red Zinger’等6个品种获得了初步成功。(2)德国鸢尾喜腐殖质丰富、排水性良好的微碱性(pH=7.0-7.2)轻壤土或沙壤土。栽植前,不可施用大量基肥,但需在开花前和开花后各追施一次二磷酸盐。德国鸢尾耐干旱,畏积水,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可以根据生长态势对德国鸢尾进行灵活的摘叶或摘花修剪。在哈尔滨地区,德国鸢尾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以软腐病和蛴螬(铜绿丽金龟或东北大黑鳃金龟子的幼虫)危害较为严重。(3)在哈尔滨地区,6个德国鸢尾品种呈现出稳定的生长节律,花期比较一致,能够大量开花,但均未见结实。德国鸢尾分株繁殖的成活率较高,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能够进行大量繁殖,且最佳繁殖时间是根系活动即将开始之前,即秋季休眠后(9月份最好)或春季萌芽前(4月份最好)。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具有开花能力的植株,并且能够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但繁殖系数较低。(4)德国鸢尾组培快繁的最佳外植体是幼嫩叶片。德国鸢尾‘Edith Wolford’的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是MS+NAA0.20mg/L+2,4-D0.25mg/L+6-BA1.00mg/L;德国鸢尾‘ApacheWarrior’和‘Nibellungen’的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是MS+NAA0.50mg/L+2,4-D0.10mg/L+6-BA1.50mg/L;德国鸢尾‘Dusky Evening’、‘Going My Way’和‘Red Zinger’的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是MS+NAA0.80mg/L+2,4-D0.50mg/L+6-BA2.00mg/L。以幼嫩叶片和根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属于器官发生途径中的间接器官发生一类;在初代培养试验筛选出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而最佳生根培养是1/2MS+NAA0.2mg/L。以新生根状茎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与幼嫩叶片和根尖组织培养试验相比较,在脱分化和再分化阶段,直接形成具有大量粗壮不定根的健壮组培苗,属于器官发生途径中的直接器官发生一类。组培苗经过室内炼苗后,移栽至高温灭菌的草炭土中,成活率为84%。(5)德国鸢尾生长速度较快,无性繁殖能力较强,用于园林绿化见效迅速。既可以作为盆栽植物摆放观赏,也可以作为高档切花切叶美化环境,或用于基础片植绿化、花坛丛植点缀或花境行植镶边等均可行。

黄帆[10]2012年在《高加索叁叶草与白叁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叁叶草属植物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固氮能力强、适口性好、建植迅速等特性。为了培育出结合双亲优良性状的叁叶草新品种,以引自新西兰具有强抗逆性的六倍体高加索叁叶草为母本,以具有强固氮能力的四倍体大兴安岭野生白叁叶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人工授粉技术成功获得了二者的杂种F1代,但其高度不育。本研究从形态及生物学、细胞遗传学、解剖学及分子标记几个不同水平对高加索叁叶草、白叁叶及其杂种F1进行鉴定分析,并对杂种育性恢复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鉴定结果表明,高加索叁叶草与自叁叶的杂种F1为五倍体(2n=5x=40),核型公式为2n=5x=40=34m+6sm,是双亲真实的杂交后代。双亲的PMCM I减数分裂行为正常,其中高加索叁叶草PMCM I的染色体构型为0.06Ⅰ+23.97Ⅱ,白叁叶PMCM I的染色体构型为0.04Ⅰ+15.98Ⅱ。杂种F1的PMCM I染色体构型为9.07Ⅰ+14.33Ⅱ+0.23Ⅲ+0.03Ⅳ,伴随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和一定频率的多价体,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出现滞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2高加索叁叶草、自叁叶及其杂种F]根、茎、叶的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初步认定叁者的抗旱能力为高加索叁叶草>杂种F1>白叁叶。3杂种F1生育期及全年生长日分别为99d和201d,介于双亲之间。发育前、后期生长速度偏向白叁叶,中期则显着超过双亲,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株型偏向高加索叁叶草,除茎长以外,株高、叶长、叶宽、茎粗、根长、根粗、分枝数等形态特征均介于双亲之间,并与双亲有极显着差异。在花的形态方面,杂种F1的小花柄最短而花萼最长,其单株花序数、花序长、花序轴长、小花数、小花长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4经过远缘杂交得到的杂种F1已经可以结瘤,但固氮性依然缺失。5对高加索叁叶草、白叁叶及其杂种F1进行光合生理特性对比分析可知,杂种F1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及较低的蒸腾速率,其水分利用效率极显着高于双亲,具备高产潜能。6MS+2,4-D(0.1mg/L)+6-BA (2mg/L)是杂种F1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MS+NAA (0.5mg/L)+6-BA (1.0mg/L)+KT(1.0mg/L)为杂种F、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使用蛭石作为炼苗移栽的基质成活率最高,可达93.75%。7高加索叁叶草与白叁叶的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回交法恢复杂种F,育性有一定的困难,本研究中,染色体加倍法是解决其育性问题较合理的途径。8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1实体苗的加倍率最高,在2000mg/L秋水仙素结合1.5%的DMSO溶液中,避光处理48h的变异率为6.67%,但嵌合现象较严重;1000mg/L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1组培再生苗48h的加倍率为5.88%,但成活率较低,仅为26.47%;处理愈伤组织适宜的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250mg/L,时间为48h,但加倍率较低,仅为4.08%,但获得的植株的倍性纯合,利于稳定遗传。9利用筛选出的16个ISSR适宜引物对高加索叁叶草、自叁叶及其杂种F1、F1再生植株进行扩增,共得到170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63条,多态性条带13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18%。亲本高加索叁叶草与白叁叶遗传差异最大,杂种F1与高加索叁叶草遗传距离相对较小,F1组培再生植株与杂种F1间的遗传差异最小,二者遗传相似性为0.9244。

参考文献:

[1]. 中亚鸢尾授粉、受精生物学研究[D]. 李宁. 新疆农业大学. 2003

[2]. 长白鸢尾生殖生物学研究[D]. 张荻.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3]. 溪荪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D]. 尚方剑. 东北林业大学. 2014

[4]. 长白鸢尾传粉生物学的研究[J]. 王玲, 穆丹, 卓丽环. 农业网络信息. 2006

[5]. 马蔺繁殖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育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6]. 德国鸢尾耐寒性与根状茎生长发育化学调控研究[D]. 王冠群. 浙江大学. 2014

[7]. 鸢尾的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特征[J]. 刘宗才, 焦铸锦, 董旭升, 代金星. 园艺学报. 2011

[8]. 东北地区野生鸢尾属植物的分类与评价研究[D]. 郑洋. 沈阳农业大学. 2016

[9]. 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引种栽培与繁殖技术的研究[D]. 姬常平. 东北农业大学. 2013

[10]. 高加索叁叶草与白叁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D]. 黄帆.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

标签:;  ;  ;  ;  ;  

中亚鸢尾授粉、受精生物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