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_农村教师论文

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_农村教师论文

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素质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而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高低与否,取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客观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稳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 问题分析

1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令人担忧

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要求教师应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的素质着实令人忧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精神缺失

由于我国农村贫困落后,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普遍较低。虽然国家也采取了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一些措施,但同社会上其他相同知识层次的人员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最低,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多的教师不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其人生价值取向严重地存在着对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疏远感和排斥感,选择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有着难以言状的“被迫性”。经济上的巨大反差使多数到了农村的教师感到“蒙受屈辱”,认为经济地位的低下造成了他们社会地位的低下,因而不少人缺乏工作热情,一心想通过找关系、走后门离开农村。由此,教师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据笔者调查,某省的一个乡镇,2003年一年中就有11人停薪留职,24人“跳槽”,9人考研离去,18人另寻出路。尽管一些优秀教师被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的相关措施留了下来,但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缺乏工作积极性,悲观失望,消极应付,思想深处不想也不愿为农村教育事业献身。现在,农村中小学校仍未能走出“需要的难来,来到的难稳,人才奇缺”的怪圈。这样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2)业务素质较差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与城市相比,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师生比例结构不合理,教师劳动强度大,优秀教师远未能达到需求的标准。从统计数字看,尽管近几年具有相当学历的教师的比例在迅速增长,但实际上很多人是名不副实,有文凭而无水平。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与之相适应,但很多农村教师由于自身素质较低,水平有限,在多年的教学中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也不敢在教学中改革创新,不能根据内容更新和时代发展的情况转变教学方式,因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仍沿用过去的那一套,在分析、开发新教材方面显得力度不够,方法陈旧。

据笔者调查,目前,有20%-40%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还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如:许多教师对当前的研究性教学、建构性教学和反思性教学方法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应用;许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知之不多,更不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地使用;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会使用简单的电教设备,欠缺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不会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显然,教学中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然束缚学生智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也严重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3)存在较严重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

分析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心理状况,确实令人担忧。不少教师往往表现出心胸宽容度不够、自我情绪失控等现象。如不能容忍成绩较差的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予以排斥,甚至挖苦、讽刺、羞辱、贬损,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也有一些教师对自身价值缺乏正确的估计,过于“清高”,经受不了农村艰苦条件的考验,喜、怒、哀、乐表露无遗,对自己的怨恨情绪缺乏节制,甚至于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学生身上。教师如此不健康的心理,有意无意中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不少悲剧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心理伤害这种“无形杀手”。

2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主义严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生活即教育”,要“依据乡村实际生活,造就乡村学校教师”。但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未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敷衍应付,走过场

一是领导不重视。目前,不少农村中小学校的领导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很好地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领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继续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没有真正明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领导对教师继续教育一问三不知,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管理乏力,继续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一些教务人员只是应付一年一度的登记和盖章。由于领导认识不到位,加之条件的限制,很多地方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的时间很少。作为乡村教师,能到县城学校听听课就算是很不错的,可这样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二是培训者和参训者对继续教育均持消极态度。不少地方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为学分而学,为过关而战”,只看重证书和学分,而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部分教师往往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以获取一纸证书;不少培训者对农村教育状况缺乏充分的了解,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置教学效果于不顾。这些“异化”现象的存在,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扭曲,变成一种负担。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

继续教育的特定对象和目的决定了继续教育内容应具有特殊性。为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补偿教师职前教育之不足,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教育部于1999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1999年第7号令)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及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现阶段,尽管继续教育的教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教材内容不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是教材城市化取向明显,脱离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二是教材质量较粗糙,急功近利,大多数为职前学习内容的再版,新瓶装旧酒之作较多;三是自我封闭、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不少地方只用本地教材,而不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难以引进继续教育的“活水”;四是重理论而忽视实践;五是强调统一而忽视灵活;六是具体学习内容由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指定,教师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教学方式上,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仍是以课程为中心,采取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仍以单一的讲授法为主;在教学手段上,仍然是“黑板+粉笔”的传统的“口耳相授”。呆板的教学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农村中小学教师最需要的技能、技巧和反思教学实践的思维习惯未能得到培养和训练。

(3)经费紧缺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还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但很多农村地区难以落实,即使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继续教育这项工作,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要原因是学校生源逐年减少,教育经费日益困难。有的学校早已是负债累累,连一些正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都难以如期开展,更无法拿出经费派人到外地学习取经或参加县级、市级的学习培训。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本身较低,办学单位又不能将经费负担转嫁给参训的教师,因而造成农村中小学校继续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使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缺乏后劲和动力。

二 对策探讨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又与之不相适应。有鉴于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和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并努力寻求改进继续教育现状的良策。

1 更新教育观念

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加强观念教育。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观念教育,能促进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使之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而观念教育应着重强调教师自身的发展观和价值观。教师自身的发展观主要表现为教师为社会的个体对待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态度和对自身的期望,它关系到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着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许多方面不如城市中小学教师的情况下,如何给自己以恰当定位就成为继续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参训教师的个人发展观和价值观,使之形成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理想和品格,以重事业轻名利的心态对待生活,以对知识和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追求来充实自己,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机构要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和为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农村意识”,淡化“创收意识”,真正面向农村教师举办培训活动。此外,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打破“先经济后教育”的思维定势,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摆脱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短缺的困境,实现“教促富,富促教,教富同步行”的良性循环。

2 注重教育内容的适用性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职后教育,与全日制学历教育明显不同,具有“成人”、“在职”、“师范”和动态性、层次性、开放性、阶段性、实用性等特点。因此,设计培训内容时应当深入到农村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从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21世纪社会发展对农村人才的要求出发,有的放矢,体现按需施训、学用结合的原则;培训内容的设计思路应有明确的定位,力求融知识、技能、观念为一体,依照各地的不同特点,把统一教材与地方自编教材结合起来,把主修课程与适合不同需要的多种选修课程结合起来,把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社会人文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应用,把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辅助教学的培训作为实现全员培训目标的突破口,切实提高教师获取信息与知识和接受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开设一些紧贴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和参训教师感兴趣的课程,如课堂教学艺术、教学大纲与教材综合分析、青少年心理学、班主任工作指导、师德修养等,使之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3 着力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应注重继续教育办班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办班形式不拘一格

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经费紧缺、交通不便、工学矛盾突出等实际情况,开展继续教育可采用以下办班形式:1)培训院校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组织,积极配合,选派那些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进行短期脱产培训,时间可为几个月或一年不等。2)培训院校送教上门。也就是说,培训院校把培训班办到乡镇。这样可以避免工学矛盾,节省参训教师的开支,使更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机会接受培训。3)农村中小学校联合举办继续教育班。尽管这些学校都在农村,但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及设备等仍存在较大的差别,通过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开展教学帮带活动,可以实现教师、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4)举办校本培训班。农村各中小学校可充分挖掘本校人力、物力资源,组织开展诸如一种教学方法、一种科研方法、一种管理方法的培训活动,也可邀请校外专家到学校来举办专题讲座。校本培训搞得好,便会在学校里、教师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2)培训方法多种多样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中,除了本体性知识中的理论部分需要系统讲解外,其他教学内容均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以增加其实践性和实效性。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培训方法:1)系统指导讲课。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讲课缺乏科学性、生动性,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因而培训时应着力辅导参训教师按照—定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各门学科的教学法,对某一堂课进行有声有色、生动形象、逻辑严密的教学示范,参训教师回校后反复练习“做课”,直至得心应手;而培训教师在适当时候要考察“做课人”的教学实践是否达到要求。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农村中小学教师自我锻炼、自我矫正,是培养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2)自学自教。这是指在培训者的指导下,要求参训教师独立思考,系统学习,自我提高,成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自学活动。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校,要注意把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参与培训与自我发展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参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学方式和自学教材等,做到“因材施教”、“按需而学”。3)典型示范。在继续教育中,利用典型人物“现身说法”,具有亲切感、真实感和吸引力,能够激发参训教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可选择具有突出贡献的先进教师作典型,也可选择参训教师身边的典型(这样的典型更具有现实意义)。4)课题研究。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较为淡薄,科研能力较差,用课题研究的方法来实施继续教育还存在较大的难度。这就要求培训者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引导参训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如以一个课题为中心,组织学员搜集资料、阅读书籍、调查访谈、讨论研究,使之在研究中获得理论,熟悉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研究课题的确定,可以根据理论需要来选择,也可以根据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来选择。这种方式可以在已确立的某一课题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将研究成果及时返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最后达到指导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5)参与式学习。培训者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时,要引导参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并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研究任务,使其带着任务学习。这种继续教育方法的特点是:学习任务真实;培训者是推动者,为参训教师创造和提供活动、合作、解决问题、执行任务的机会;参训教师是探索和反思的实践者,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从而主动、互动、合作地学习。6)调查、考察与研究相结合。培训者不仅要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而且要组织、带领参训教师作社会调查和考察,并从中寻找问题,然后开展理论学习和深入的探讨。经过反复的调查、考察和研究,借此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大家会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最后形成调查报告或论文,从而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

上述各种继续教育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由他律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才能把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成为真正的实践研究者和反思型学习者。

4 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

各地要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杜绝拖欠教师工资等侵犯教师权益的行为发生。马克思曾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为此,我们应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提高到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尽快改变因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工资待遇较低和工作压力较重而导致“人才外流”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舍得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应规定从预算内教育经费、学杂费等中提取适量经费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此外,还可采用“三个一点”(财政拨一点、所在学校拿一点、教师个人出一点)的办法筹措继续教育经费。总之,教师继续教育要保证培训院校办学经费的不断增长,保证专项培训费的不断增长,保证师资培训奖金的不断增长。只有这样,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才会有财力的支撑,农村中小学教师才会有与城市中小学教师同等地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标签:;  ;  

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_农村教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