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关系到作业人员与项目建设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一项,施工安全管理也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度与成本控制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旨在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迅速发展,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有了不断提高。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工程行业施工管理已逐渐形成了具备现代管理意义的管理体系,但同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由于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使得安全问题常有发生,不仅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以至于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因此,为了有效控制和减少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在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将工程按质、按期完成,是建筑施工开展的最基本的条件。由于建筑行业中所涉及的从业人员较多,多数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及文化水平较低,在施工现场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因此当前建筑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建筑行业中的安全事故已经在社会上产生恶劣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出具了相应的建筑安全施工法规及规定,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安全按照法规及规定执行项目较少,因此施工单位及相关从业人员应对安全施工进行重视,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施工设备陈旧、安全意识淡薄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陈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过去使用的建筑设备未必能满足当下相关建筑安全施工规范的要求,如建筑施工现场中经常使用到的塔吊、升降机等起重设备缺乏正常维护或使用年代较长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缆绳断裂、设备倾覆等事故,从而产生不可估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中除技术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外,大多数为农民工。农民工在进行施工时,为避免麻烦,进行高空作业时有安全带不用、有操作平台不踩、有安全帽不戴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进行上述安全措施防护仅为应付检查,安全措施及设备成为一种摆设。建筑施工现场,场地内无排水系统或建筑材料及建筑废弃物随意堆放,导致现场内道路不通畅; 场地内消防器材摆放位置不合理或无消防器材,若有相关单位检查时才对消防器材等进行合理归位或租赁消防器材进行摆设; 在建工程内部分房间作为相关施工人员的临时宿舍; 施工现场封闭管理不到位; 悬挂安全标志过于形式,并未起到警示等作用。上述现象均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监管不到位
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安全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监管不到位造成。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作为其首要任务,因此安全管理成为施工单位中的摆设,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形同虚设。监管不到位主要是施工单位内部监管不到位、监理单位与政府监管部门等监管不到位共同导致,如多数施工单位内部缺乏相应的安全施工监管体系,负责安全施工监管的施工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而监管工作仅作为捎带性工作,在监管工作中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有些监理单位监理不到位,发现问题没有及时督促整改或者整改复查马虎了事; 政府部门进行监管时往往在到达施工现场前提前通知施工单位,少数情况下进行突然检查少数工地,使得施工单位为应付检查而仅做临时性安全施工准备或进行集体放假,从而导致政府部门在检查时不能有效监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安全制度不完善及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低下
多数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前并未制订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规定,或直接将其他项目中的相关安全施工条例照搬应用。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施工项目的类型不同,其安全施工管理条例也不同,如单层砌体结构施工与多层砌体结构施工、砌体结构施工与钢结构施工等。加之施工过程中的多数施工作业人员为农民工,其教育水平及安全意识较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注重自身安全,仅图方便、快捷,最终可能导致产生人身伤亡事故。安全施工制度不完善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低下所产生的安全事故占建筑行业中所有安全事故中的大多数。
三、提高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及时更新施工机械设备和完善安全施工设备
由于施工设备的老化及磨损所产生的安全事故数不胜数,因此应对在使用年限要求内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正常维护、保养;对超过使用年限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更新,以免施工机械设备因自然老化或常年使用而产生疲劳破坏,避免产生安全事故,造成伤亡事故及相应的经济损失。
部分施工单位中所使用的安全施工设备等数量及种类有限,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人数较多、工种复杂,在具体施工时经常会出现不能人手一份安全施工设备,或并无此类工种所使用的安全施工设备,从而造成部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并未佩戴任何安全防护措施而进行相应的危险施工,从而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应准备充足的安全施工设备,并对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稳固的操作平台,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2完善监管体系
完善监管体系包括完善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完善政府相应监管部门的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中应分派专人对安全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及时弥补,对违规不佩戴安全施工设备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确保安全施工。
政府监管部门在进行检查时,宜进行突击检查,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应对施工单位进行相应安全施工教育及相应处罚。
通过完善上述两部门的监管体系工作,将安全施工落实到位,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完善安全施工制度和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订相应的安全施工制度,制度中应对各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序及工种的工作进行规定,如进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绑扎钢筋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等。施工单位中应配备专人负责安全施工制度的执行和对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教育,如施工人员进场时由安全员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对安全教育后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考核,通过考核的施工人员可进场进行施工操作,未通过安全考核的施工人员则应对其进行再次教育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再决定该施工人员进场施工或进行辞退处理,避免安全意识低下而产生安全事故。施工人员进场后,安全员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再次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
3.4风险预测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预测,可避免产生或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风险预测时,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如在多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外墙粉刷施工人员则须从上至下进行粉刷,而由于施工高度较高,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并未有效固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具体施工时,应对施工平台及施工人员进行二次保护,以免由于上端固定不牢而产生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维护广大用户利益。要通过抓重点、抓要害,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踏上一个新台阶。
论文作者:陈启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施工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