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电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其检测的可靠性、准确性提供了主要依据。状态检修不仅属于技术性工作,还侧重于管理工作,因此,需要信息决策方式和信息管理方式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变电检修;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
变电站是电力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故障,因此,做好故障的检修工作对于其安全、温度运行非常的重要。当前,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在传统检修模式的基础上,状态检修模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变电站检修工作中的传统检修模式
在变电站检修传统的检修模式中,应用最早的一种是事故检修模式,这是最简单、出现最多、最为被动的检修模式,而检修工作的开展通常是在相关电力设备出现故障之后进行修理。在其检修过程中,主要的检修依据是电力设备中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在开展检修工作之前,变电设备已经出现了故障,并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破坏性,甚至已经不能开展正常的工作,这种被动式的检修方式面临着电网、系统、设备等各方面的威胁,检修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通常需要耗费较大的检修成本。
另一种传统的变电检修模式是预防性检修模式,与事故检修模式相比,这是一种相对主动的检修模式,在变电站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制定出相关的检修计划,检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是根据相关的检修计划来开展定期检修,因此也常将这种检修模式称为定期检修模式,这种检修模式在我国的变电检修工作中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检修模式中,开展检修工作时具有固定的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在制定检修周期时,主要的依据是相关统计资料及实际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这种检修模式,相比于最早出现的事故检修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电力设备运行的完好性,但是这种检修模式难以很好的应对随机因素所导致的偶然事件,对相关电力设备实施固定检修,在其检修工作中,没有对设备的故障历史及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的考虑,所以,该种检修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耗费大的缺陷,并且其在检修工作中,需要对设备进行拆除与重装,这个过程中,也很容易导致故障的发生,随着电力网络建设规模及建设数量的不断的增大,很多变电站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的管理,预防性检修模式已经难以很好的满足实际的变电检修需要,在变电检修工作中,应用新的检修模式及检修方式方法非常的必要。
2 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分析
2.1 事故检修模式
在变电检修中,事故检修模式属于被动式检修,也是最为简单、出现最早的检修模式,此种检修模式完全处于被动检修状态,通常是因电力设备发生严重故障不得不检修,或存在较大修复难度的情况下而进行的检修工作。电力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正常运行,事故检修就以此依据来展开,因此在电力设备检修工作开始之前,设备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破坏,当这些电力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且无法继续运行时,才开展检修工作。此种被动式检修模式一般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同时使电力设备、电力系统、电网等均受到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预防性检修模式
由于电力设备的大量使用,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故障问题的发生机率,事故检修模式不适用,预防性检修模式应运而生,此种检修模式相对主动。早期的预防性检修模式是以定期检修计划为依据,因此此种检修模式也属于定期检修,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预防性检修模式下规定了检修周期和具体内容。检修周期一般是以相关统计数据和实践经验为依据,存在科学性。此种检修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因具有一定随机性,所以也存在出现偶然事件的可能。预防性检修模式可以通过检修计划对检修工作间隔时间进行确定,以检修计划为依据进行固定检修,此种检修模式不对设备故障历史、运行状态进行考虑,因此也存在一个缺点,从而加大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上的浪费情况。检修工作涉及到肢解并重装电力设备,可能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导致故障问题。虽然预防性检修模式相对先进,但因对电力设备要求不断提升,电力设备不管是设计阶段,还是在制造阶段,甚至是后期使用,都得到了大幅改进和完善,甚至是通过科学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管理,因此此种检修模式也出现了不符合实际要求的问题。
3 变电检修中状态检修模式分析
状态检修指通过对变电站高压设备的故障历史、运行状态、异常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检修具体时间、内容以及目的进行核算,进而形成有计划、有目的的定期检修模式。一般情况下,若通过状态检修模式对高压电源设备进行检修,可以以检修结果为依据对其运行状态进行评估。
相比于传统检修模式,此种检修模式更加自由、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状态检修模式不仅是对电力设备的检修,还涉及到电力设备从设计、制造到安装再到运行维护等一系列环节。在电力设备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可以通过状态检修工作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可以定期分析其运行状态并汇总数据,分析与汇总的内容是与设备实际状态相结合而进行的,基于此制定状态检修工作的间隔时间和具体内容,实现长期维护和检修,使电力设备始终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情况。与传统检修模式相比,此种检修模式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使电力设备得到快速检修,并非和传统检修模式中等到电力设备发生故障之后才可以进行检修。在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和问题之前进行检修,以达到提前维护的目的,防止检修工作人员在高压风险条件下从事检修工作。
4 变电检修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出现,使得我国变电站的发展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在变电站检修工作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其将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射频设别、红外感应器等设备应用相关的技术协议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追踪、定位、认知等功能,并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的交换。在状态检修工作中,各种状态参数的采集工作也得到大大简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感应器中的测量技术与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与发展,但是要做到对电力设备的语音、振动信号、温度信号、光信息等的全方位检测,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功能。状态检修模式应用于变电检修工作中,对电力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能够在获取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同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价。
5 小结
以上所述,变电站检修对于变电站及整个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检修模式中常用的两种,有预防性检修模式与事故检修模式,当然了这两种模式由于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难以很好的满足我国变电检修的需求,状态检修模式具有可靠性强、成本低等很多的优点,将其应用于变电检修工作中,对于其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朱云海.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与趋势分析[J].通讯世界,2017,(20):157-158.
[2]邓权伦.关于变电检修的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对比探索[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0):211-212.
[3]龙军.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199-200.
论文作者:包茗予,温天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状态论文; 变电站论文; 预防性论文; 传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