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水论文,天水论文,织女论文,天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71-1351(2006)06-0001-04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产生于何处,以前很少有人考虑过。近年来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地又在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多是临时找证据,看法分歧,多难以成立。
笔者以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产生于何处,应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把握去探索。并且,要既重视文献中有关传说的最早记载,又注意其流传的情况。要在充分认识我国上古时各地经济、文化的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文献中最早、最原始的记载来弄清传说的主流,排除后代分化和附会的情节。
记得在半个世纪以前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讨论中,笔者的老师杨思仲(陈涌)先生就指出,牛郎织女是我国几千年农业社会中“男耕女织”农民形象的化身。我们不能把这个传说故事的产生看作是民间文学史上的一个偶然事件,不能认为其中的人物、情节是一种个别事件的反映。所以,在确定它的产生地点时,一方面要重视最早的文献记载,一方面应从牛郎、织女这两个人物标志性身份特征方面去寻找其形象之来源,从我国古代各部族的发展中去寻找孕育这两个人物的地点。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
从《诗·小雅·大东》来看,西周之时牵牛、织女已是天汉两侧的两座星名,只是尚看不出当时已形成相关的什么故事。
由上古时以人物作为星名的情况考察,轩辕、柱(烈山氏之子,最早的稷神)、造父、傅说、王良、奚仲等,他们或为部族中杰出的领袖、或为在某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
依据上面说的原则来考察,织女的原型应是秦人的始祖女修。根据有五:[1-3]
其一,《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是秦民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关键人物。女修为“帝颛顼之苗裔孙”,与后来传说中为天帝之女或王母娘娘外孙女的身份一致;她以织而闻名于后世,是演变为织女的关键因素。
其二,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战国末至秦始皇三十年间竹简,其中《日书》甲种有两简写到牵牛织女的情节,其155简云:“戊申、己丑,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其第3简简背云:“戊申、己丑,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由简文看,战国时传说中牵牛、织女星已由星名转换为故事中的人物,牵牛娶织女,但未能成功。从“三弃”看来,当时的情节似乎同《诗·卫风·氓》相似,是否受什么外力的影响,却看不出。大概反映了春秋战国时由于男子在家庭中掌握经济上的主导权,因而也拥有婚姻上的主导权的事实。这是牵牛织女传说形成故事后,在各种文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最早的记载。它应同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秦文化有关。
其三,《三辅黄图》中说,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这应反映了秦民族中十分普遍的传说(当时应已流传至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由此看来,当时秦人的传说中已经形成牵牛织女本为夫妇,而被隔在银汉两侧,织女南渡以会牵牛的情节。从“南渡”的说法看,故事中织女是占主导地位的,这同她的原型本是“帝颛顼之苗裔孙”的情形相一致。秦汉以后转变为天帝之女,或王母娘娘的外孙女,而王母娘娘是由西王母演化而来,所以仍然同甘肃的神话传说有关。①
其四,秦人发祥于天水(旧称秦州)西南的汉水上游之地。这个结论是1987年开始在礼县大堡子山连续出土了一批又一批十分精美的秦编钟、秦鼎等礼器文物和大型车马坑,学术界认定为秦先公先王墓之后才确立的。[4]而牵牛、织女的传说一开始就同“汉”(汉水)联系在一起。
其五,地处天水西南的西和、礼县从古到今,对七夕节十分重视,城乡姑娘从农历六月底即以村庄、街巷为单位,组织起来,找大房子设了巧娘娘灵堂,从纸马店请来扎糊好的巧娘娘像,经过迎巧的仪式后,从七月初一至初七,一直举行祭巧、唱巧、拜巧(各乞巧点之间互相拜访,唱乞巧歌,进行观摩)等活动,七月初七在会餐、照瓣乞巧和手帕打桥活动之后,于子夜至漾水、汉水边或其他河边送巧,才算结束。这样隆重的乞巧仪式,全国再没有第二个地区有。西和、礼县姑娘在乞巧时年年编唱新歌词,各处不同,所以产生了大量特殊的新民歌。笔者在有关论文中曾介绍了几首西和的乞巧歌[5],这里介绍几首礼县和天水地区的流传的乞巧歌。下面三首是流行在礼县东部永兴乡的。《梳头歌》前半段:
一碗油,两碗油,我给巧娘娘梳翻头。前头梳了一支龙,后头梳了一座城。桃花颜色掸口唇,口唇抹了一点红。……巧娘娘穿的红缎子鞋,南天门上转着来。巧娘娘驾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扎花歌》:
巧娘娘的脸,嫣红脸,巧娘娘的眼,像灯盏。灯盏背后坐王家,王家的大姐会扎花。大姐扎了个芍药花,二姐扎了个牡丹花。只有三姐不会扎,搬倒车子纺棉花。一天纺了一斤半,拿到城里换丝线。……扎花要扎扣线哩,扎下的飞禽动弹哩,扎花要扎冰蓝线,扎下的巧禽满天转,扎花要扎麻叶哩,要扎十朵莲花哩。十朵莲花九朵开,将有一朵没开开,拿到梁上风吹开。……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送别歌》第一首的结尾:
有心把巧娘娘留一天,害怕天上生故端。有心把巧娘娘留两天,巧娘娘心里不了然。有心把巧娘娘留三天,牛郎抱子银河边。巧娘娘,驾云端,我把巧娘娘送上天。②
下面是流行在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
巧娘娘,吃巧来,喝汤来,洗澡来。上座里坐的巧娘娘,下座里坐的是牛郎。做牛郎鞋,摆双双,穿一双,放两双。我给巧娘娘鞠个躬,巧娘娘教我打阿公;我给巧娘娘献花花,巧娘娘教我打阿家;我给巧娘娘献李子,巧娘娘教我打女婿。我给巧娘娘献鸡蛋,巧娘娘给我扎花线;我给巧娘娘献梨儿,巧娘娘教我骑驴儿。③
语言诙谐,表现了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对旧礼教反抗的情绪。有些传统歌词流传很广泛,而字句上又稍有变异。如张家川流行的这首《巧娘娘》,在清水县也有流传,但只开头到“下座里坐的是牛郎”相同,以下却是:
做牛郎鞋,摆两双,穿一双,放一双。风吹起叶叶儿,落下杆杆儿。金水儿,银碗儿,巧娘娘,洗脸儿。洗下的脸,如白面,巧娘娘叫我做针线。我给巧娘娘来献瓜,巧娘娘教我来扎花。我给巧娘娘献柿子,巧娘娘教我缝被子。我给巧娘娘献桃儿,巧娘娘教我缝袍儿,我给巧娘娘献双鞋,巧娘娘教我要学乖。④
传统歌词之外,各县也都有些自编的歌词,反映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以至历史事件。可见天水各县的乞巧风俗也是比较兴盛的。
由以上五条理由看,织女来源于秦人始祖女修,织女的传说同陇南、天水有很大关系。
牵牛的原型来自周先民中发明了牛耕的杰出人物叔均。叔均发明牛耕,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陇东地区也有很多反映农耕文化、牛文化的风俗、节庆。这个问题将另为文论述之。
处于陇南和陇东之间的是天水地区。在武都地区改为陇南地区之前,陇南是一个宽泛的统称,包括武都地区和天水地区,故清代天水有书院名陇南书院,上世纪40年代天水有报名《陇南日报》。现在只好分开说。天水从三国时设秦州,唐、宋、明、清因之。天水之得名,据传世文献记载是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学者以为此即天水得名之始,因而在天水地名溯源上,出现了种种猜想。其实,“天水”之名非始于西汉,而始于先秦时。
1971年,在礼县永兴乡蒙张村秦墓中出土一大批文物,其中有一家马鼎,盖上和腹上并有铭文曰:
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九斤。
近年,在距蒙张村三、四里的文家村又出土一铜鼎,盖表铭文曰:“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斤。”《汉书·百官志》云:“太仆,秦官,有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马为挏马。”则家马本秦官,主国君私用之马。汉承秦制,至汉初仍有。秦国在天水有家马专主为国君养马,由此可看出两点:其一:“天水”之得名在秦代以前;其二、“天水”乃秦人所命名。那么,“天水”的命名何所取义呢?笔者以为是有取于“天汉源头”之意。
《尚书·禹贡》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一千多年来,学者们误以为此“汉”指发祥于今陕西宁羌县的汉水,嶓冢山也是指宁羌县的嶓冢山,而称发源于今天天水市西南嶓冢山(今名齐寿山)的汉水为“西汉水”(今新编《辞源》、《汉语大词典》均如此解说)。真可谓喧宾夺主。笔者以前以为,这种状况主要由于秦人的东迁,以旧居住地的山名、水名命新到之地的山、水之名而形成。因秦人迁至咸阳后成为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最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后起的地名得到强化,从而淡化了本来之山名、水名之故。近来研读有关资料,认识到除了上面所说的意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事实上的重要原因,这便是:发源于天水西南嶓冢山的汉水本来是一直向东经略阳、沔县(今勉县)同发源于陕西宁羌的沔水合流,所以《禹贡》言“又东为沧浪之水”(在今湖北北部)。 《山海经·西山经》中也说:“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汉沔合流之后,史籍中多称为“汉”,也有称为“沔”者,大约到西汉时代,汉水在略阳附近改道南流,称为潜水,今名嘉陵江。《说文·水部》:“漾,水。出陇西相(氐)道,东至武都为汉。”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盖《禹贡》“嶓冢导漾”,源出西和、成县,南流至略阳,又东折至宁羌州,与汉水通,流至武昌入江。其后略阳、宁羌(今陕西省宁强县)之间水道中断,而西汉水遂入蜀境,合嘉陵江,至合州入江。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也持此看法,该书中引李健超的文章中的一段话:“原来嘉陵江上源由北向南到阳平关附近,不是继续南流入四川,而是东流入汉江的。”[6]其结论云:“盖在战国以前嘉陵江至阳平关附近东流入汉中。”汉阳平关在今勉县以西老城乡。1988年第1版的《汉语大字典》第三册在“漾”字下吸收了徐灏以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此作出了正确的解说:
漾,古水名。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源出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起初南流至陕西省略阳县即折而东流为汉水,后略阳县东水道中断(或以为六朝时地震所致),水流直南为嘉陵江,至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
下面也引了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中的那段话。但遗憾的是该书同册“汉”字下的注则同新编《辞源》、《汉语大词典》一样,仍承旧说之误,并引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语,肯定陕西宁羌的“漾”、“嶓冢”为《禹贡》中所说“漾”、“嶓冢”,形成同一书中互相矛盾的状况。
由上面的论证可知,“天水”是汉代以前汉水(今之西汉水、东汉水的合流)的发源地。“天水”之得名,同其地在汉水上游有关。
下面要说的是:秦汉时所谓“天水”,并非今日天水市的秦州区(1950年至1980年代的专署或地区所在地天水市),而是指今天秦州区西南七十里的小天水(天水镇)及其以西至礼县冒水河一带之地。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在今礼县以东水南县置天水郡,辖今礼县、西和二县地,北周废。《水经注·渭水注》:“旧天水郡治,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其乡居悉以板盖屋,毛公所谓西戎板屋也。”《诗经·秦风·小戎》云:“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二者相合。考之《史记·秦本纪》,《小戎》为秦襄公时之作。周宣王时,秦仲因破戎有功而为西垂大夫。《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言西垂即上邽县(今天水市秦州区)西南九十里的汉代西县地。至秦襄公护送周平王有功,“平王赐以歧以西之地”,方东迁至“汧渭之会”。那么,《水经注》中所言汉元鼎三年置天水郡,当在今礼县东部。
1990年,在礼县东部冒水河中游草坝村出土了一通《南山妙胜廨院碑》,碑文云:“秦州南山妙胜院,敕额古迹,唐贞观二十三年赐额昭玄院天水湖。”又云:“南山妙胜廨院,在天水县茅城谷。”“茅城谷”即今冒水河两岸之地。这里所谓“天水湖”的“天水”,应即汉元鼎三年置天水郡之地。联系礼县永兴乡出土的两件“家马鼎”看,这里的“天水”之名,应产生于先秦之时。
综上所论,秦先民最早居于汉水上游,因而将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光带也称作“汉”。周秦文化融合后,“汉”或“云汉”、“天汉”成了银河的通用名称。秦人将位于银汉北侧呈三角状排列的一大星两小星称作“织女”,以纪念自己的始祖,保留了他们最古老的记忆。这个星名后来也成了织女星座的通用名称。天水的命名要迟得多,但也在先秦之时,那时“汉”既指天上的云汉、天汉,也指发源于嶓冢山、哺育了秦人、秦文化的那条大水,因而人们又因为“汉”也是天汉之称,而将其发源地名为“天水”。
今天的天水市尽管非秦汉以前的天水之地,但也在秦人早期活动范围之内,且长期承袭“天水”之名,齐寿山(嶓冢山)也在今天天水市辖区之内,因而也不能说同织女的传说无关。
上面说的只是《牛郎织女》传说中织女的原型问题。至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形成,当在秦人迁至原周人所居地之后。这个问题当另为文论述之。
收稿日期:2006-09-22
注释:
①陇东靠近庆阳的泾川县回山上有王母宫,据载始建于汉武帝元封年间。《穆天子传》所述西王母所在地,也在甘肃。参见赵俪生《〈穆天子传〉中一些部落的方位考实》,刊载于《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
②以上三首歌均见《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该书《汉族为主的陇上歌谣》部分的《仪式歌》中收有乞巧歌十余首,西和之外,有流行在礼县的《接请歌》、《十教歌》、《取水歌》、《转饭歌》,有流行在张家川和陇东的《巧娘娘》等。流行在礼县的演唱者为张引儿、赵美子、张托儿、赵姑娘、赵登登等,采录者均为刘志清。
③见《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演唱者王秀花,采录者翟存菊。
④见李益裕选编《天水歌谣》,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此歌演唱者马翠巧,采录者牟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