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在结直肠癌术后管路护理规范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行结直肠癌术式治疗者65例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比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观察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25%,低于对比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后管路护理规范中,循证护理干预的开展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式;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结直肠癌术式是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症常用手段,该术式的应用虽然对改善胃肠道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但部分患者缺乏对手术治疗的认知,易出现不良影响,导致术后恢复受影响,甚至还会诱发医疗纠纷的发生[1]。对此,及早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配合非常重要。故本文以我院接收的行结直肠癌术式治疗者65例为对象,经实施循证护理,现做探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7年12月- 2019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以我院接收的行结直肠癌术式治疗者65例为对象,排除伴手术禁忌症者,伴严重精神功能障碍者,伴心肝肾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在对比组33例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2~91岁(63.6±2.3)岁;结肠癌20例,直肠癌13例。在实验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2~91岁(64.5±2.4)岁;结肠癌19例,直肠癌13例。对比被选对象的基线资料,组间可相比(P>0.05)。
1.2方法
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比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密切监测,一旦有机体不适或机体异常情况发生,应马上告知医师,对病因进行寻找并予以对症处理。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更换各管路,按时换药。
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根据术后常见问题,护理人员需进行统一分析讨论,对相应问题予以提出,通过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给予系统评估和全面分析,重点探讨患者身心健康影响突出的问题,并在数据库内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对循证护理方案合理制定:(1)感染预防:护理小组经整合护理时效性与实用性,并与护理理论知识、患者需求及临床护理经验相结合,简单告知患者呼吸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行手术治疗前1天,指导患者肺活量锻炼,期间叮嘱患者戒烟;术后对患者的呼吸状态密切观察,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防止切口、呼吸道感染。(2)疼痛干预:遵照医嘱除了对患者常规镇痛外,还要根据其兴趣爱好播放喜欢的音乐、广播,转移患者注意力,使疼痛感减轻。(3)营养干预:对护理中量化操作加以重视,对饮食出入量主奴却计算,在术后第1天对患者电解质浓度、双便情况按时查看,对补液顺序和量适当调整,一旦患者出现造瘘口排便、肛门排气异常后情况,可指导患者多食用流质食物,已异常情况消失后再指导患者食用软食。(4)宣教干预:术前将宣教工作做好,包括与其效果、治疗方式和疾病知识等,便于患者对术式治疗、病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把相关资料制成视频、图册进行宣教播放。
1.3评价标准[2]
应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简表),并与我院具体情况相结合,评定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量表项目包括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等,每项100分,项目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比较观察对比组与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统计的实施可选择应用软件SPS23.0,(x±s)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结果t检验;百分比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结果卡方检验。统计学有差异为P<0.05。
2结果
2.1对比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的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高于对比组(P<0.05),表1见。
表1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
2.2对比不良反应率
在对比组中,不良反应率为18.18%(6/33),其中3例疼痛,2例呕吐恶心,1例发热。在实验组中,不良反应率为6.25%(2/32),其中1例疼痛,1例呕吐恶心。经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比组(c2=4.040,P=0.044<0.05)。
3讨论
在肿瘤疾病中,结直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症,虽然病症在早期阶段不显著,但伴随癌肿增加,易引发患者出现腹泻、便秘和便血等症状表现,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和日常生活[3]。手术方法是目前临床治疗此疾病的常用手段,虽然有研究表明在结直肠癌手术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效果,但现下临床尚无法统一临床护理方案。在此次研究中,笔者选择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循证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科学性,如果临床传统护理看作定性护理,那么循证护理则是定量护理,经预见性总结,并通过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将问题提出,随后检索既往资料、证据收集,对护理方案合理制定,使其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等特点[4-5]。在实践中用批判的目光把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指出,同时予以改良,便于对下步护理措施的开展将相应的证据支持提出,形成自我完善、提高的良性循环护理,对护理质量的提高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行结直肠癌术式治疗者65例为对象,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能使患者术后不适感的发生降低,加快机体恢复。
总之,在结肠癌术后管路护理规范中,循证护理干预的开展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瑞.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管路护理规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6):621-622.
[2]傅杰,赵静.结直肠癌术后管路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效果[J].职业与健康,2016,32(11):1578-1580.
[3]梁晓红,张桂云.循证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3):134-135.
[4]陈秀贞,田甜,李敦旭,等.循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11):1577-1580.
[5]王琦.循证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16-217.
论文作者:宋慧莲,孙晓磊,曹海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结直肠癌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管路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