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给排水工程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排水管道、各类排水设施的使用都和这一工程相关,因此建筑给排水工程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并简述了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的选择。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要点;给排水施工选择
建筑给排水设施与人们生活工作关系密切,为使系统达到优质高效,低能耗运行的目的,除了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外,还必须加强对其施工的管理,从而确保建筑中给排水系统充分的发挥其安全、稳定、高效的功用。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1、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前的技术要点
(1)图纸会审及与协调管理的要点:第一、施工图纸的会审是施工准备阶段的重要技术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避免施工图纸出现差错,作用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降低建设生产成本。因此,在施工开展之前的准备阶段,应加强对设计施工图纸的审核;安装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到技术图纸之后,应进行认真学习,熟悉详细的设计内容,了解建筑相关结构,明确技术要点特点,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施工情况,并对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措施进行规划;同时,在审核图纸时,应尽量全面快速地发现图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第二、需要加强土建专业及安装专业的技术配合,保证结构工程质量,满足对隐蔽安装中技术和质量的要求,准确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大小,避免出现错误的孔洞,节约施工单位的资金投入。第三、应坚持预做样板的要点,对卫生间等涉及管道较多的空间应预先做好样板,经确认无误后再指导大面积施工。
(2)审核进场材料方面的要点。为保证给排水安装工程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应严把材料进场关,针对每批进场材料,施工单位的相关质检人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色泽等进行验收。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材料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各种管材应保证外观光滑,色泽均匀,管道的壁厚和圆度应达到设计标准;最后应查验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生产厂商出具的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确认符合验收规范要求后应予以签认;材料进场后,按相关的规定对进场的材料和配件进行抽样送检,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要求退场,不得用于工程当中。
2、建筑给排水工程安装施工技术的要点
(1)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技术要点。第一、给排水管道安装前应复测地沟,综合考虑放空和管道运行的工艺需要,保证支架符合管道安装的相关数据符合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第二、安装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应按时做好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签证记录,对埋设的管道,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做好相关工程记录,相关技术资料均应整理存档。第三、穿过建筑结构的管道,均应加装保护套管,管道和套管之间应用阻燃材料填塞。⑷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入承口的深度不敞开的管口。
(2)预防排水管道堵塞的技术要点。排水管道堵塞是安装专业与土建施工专业难以精确配合的主要问题。土建专业与安装专业交叉施工时,经常出现管道被堵塞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卫生间的排水管口与地漏施工中尤为严重。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第一、由于建筑结构需要原因,应根据规范要求在乙字管的上部设检查口便于检修。第二、排水管道安装时,应暂不连接埋地排出管与立管,在立管检查口管插端用托板或其他方法支牢,并及时补好立管穿二层的楼板洞,待确认立管固定可靠后拆除临时支撑物。在土建装修基本结束后,对底层及二层以上管道作灌水试验检查,证实各管段畅通,然后将检查口管与底层排出管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排水管道施工中,待分段进行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合格后,在放水过程中如发现排水流速缓慢时,说明该管段内有堵塞,应及时查明管段被堵塞部位,并将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第四、为了保证楼面地漏及屋面管口免受杂物等掉入排水管内所有地漏及伸出屋面的透气管、雨水管口应及时用水泥砂浆封闭,防止管道堵塞。第五。卫生器具就位时,先拆除排水管口的临时封闭件,检查管内有无杂物,并把管口清理干净。第六、排水栓、地漏等处存水弯塞头在交叉施工中暂不封堵,待通水试验前冲洗后再行安装。第七、在工程竣工验收前,还必须按规范对室内排水管道作通水能力试验。
(3)为坐便器排水口的预留的技术要点。当前坐便器的型号规格较多,下排水口的位置要求不同,施工中应选择合理的位置以便适应多数居民的要求,否则完工后很难改变。避免出现坐便器排水口距墙面距离不够,难以选择便器的问题。应综合厂家的产品样本,考虑排水口距墙面的距离以及装修前的墙面的距离,满足用户需求。
(4)防止管道周边渗漏的技术要点。排水管常用的硬聚氯乙烯管,其特点是内外壁表面光洁度较高,穿过楼层的结合部因与混凝土结合不好,因而出现管外漏水的现象。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预先在立管结合部作好记号,刷上一层塑料粘结剂,待外表面形成溶结层时,滚上中砂,使其凝固后在塑料管外形成粗糙表面,然后再竖管并用细石混凝土吊模;使用止水环,将止水环固定在立管上后打入混凝土中,增加结合面和泄漏水的爬行距离,以达到较好的水密作用。
二、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选择
1、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室外管网压力常常不能保证上层建筑物的用水,其可以通过多种给排水方式供选择。设置水泵的供水方式,为了节能,变速水泵应运而生。水泵在运行中,转速不变即在额定转速下运行,称为恒速运行。如果运行中,转速是随机调整变化的,称为变速运行。这两种方法都是人们经常使用的给排水方法。
2、气压罐供水方式,它是通过使用密封罐里的压缩空气,把水罐里的水送到各个配水点的升压装置中,它是通过改变气压罐中的空气压力补充管路的水量,它的使用会使得建筑工程中淋浴器的出水压力和流量不稳定,不能满足人们对热水的需求。此外,如果发生大的用水量,气压罐出口压力就会迅速变小,气压罐的水流压力突然增加,铁锈和淤积的泥沙坦等大量的排放,从而使用户非常反感,这种状况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出现过。因此,在建筑工程不要使用气压罐供水方式,以此来避免建筑工程内管路系统水压的不稳定。
3、使用水泵和水箱的共同供水方法。若出现室外给排水管网中压力小于或者周期性的小于建筑内部给排水管网的压力,并且建筑物用水又非常不平衡,则应该使用设置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模式。可以通过在水箱中设置浮球式和液压式的水位继电器控制水泵的运行。在使用水位继电器时,当水箱低水位时,水泵开始运行,当高水位时进行停泵,这样水泵可以高效率的工作。也就是说水泵的每一次启闭都充满或者防控水箱中的有效容积一次,水箱的调控作用就如同恒压变流量的变频水泵所发挥的作用一样。这种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的模式技术稳定,供水稳定,水泵在最合理有效的状态下运行,又可以作为长期运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质量管理是保障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为了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及时改进和弥补施工中的某些不足,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一方面要增强责任心,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促进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宝.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概况[J].科技致富向导,2009
[2]常爱东.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及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3]张炜等.关于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2
论文作者:钟家德 黄菱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水泵论文; 要点论文; 管道论文; 技术论文; 图纸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