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05年英语中学入学考试命题的特点_英语论文

试谈2005年英语中考命题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命题论文,中考论文,试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是全国统一使用一套教材的最后一年,从2006年开始全国就有使用三套教材的省市,一是人教社的JEFC教材,二是人教社与美国汤姆森公司合编的Go for it教材,三是河北教育出版社与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编的Learning English,因此2005年的中考命题将会具有对新旧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为下一年的考试改革作一定的铺垫,所以非课改地区2005年中考的试题命制将会参照2004年课改实验地区的试题及各项政策,命制的试题也将会向课改实验地区的试题命制靠拢。以便更快地适应和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和更利于教材、教学的改革,故2005年的英语中考命题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各自相应的特点和趋势:

一、命题的依据、指导思想、目的

试题切实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命题,会注意试题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和教育性。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注重试题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对所学知识适当的重组和整合,考查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适当增加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以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试题还会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会彻底杜绝试卷中的繁、偏、怪题。

二、考试形式、时间及分值

英语科目将作为传统的主考科目之一是不会动摇的,同时绝大多数省市还是以闭卷笔试(笔试包括听力与笔试两大部分组成)形式进行,目前有少数省市采用了口语测试,今后几年中将会有一些省市加入到口语测试的行列中,同时随着课改的深化和考试的改革还会出现学生的成果展示与面试答辩的考试。今后的笔试考试有可能允许考生带一种英语工具书(词典类)进入考场进行测试。

考试时间均是120分钟(升学考试型),极少数省市是90分钟(一般是毕业考试型)。

在分值方面两种分值占主要地位:一是120分,目前多数省市命题采用这样的分值,二是150分,主要以课改实验区为主及部分省市采用这样的分值,2005年的中考在分值上各省市一般都不会发生变化。

三、试卷题型结构、难度

英语客观题有所减少,主观题相应增加,但一般客、主观题的比例在7∶3或6∶4之间。总的来说客观题占着主要的地位,但不可能有再大的增加。其原因是根据英语自身的特点,主观题不利于阅卷,容易失去公平,而客观题却可以克服其弱点。试卷通常由听力与笔试这两大块所组成,而听力部分由句子、对话、功能及短文所构成,笔试部分由基础知识运用、阅读、口语运用和写作所组成。

试题的题型将更加多样化,但同时也会保留一些传统题型,以保证试题的稳定性。另外题量也将会渐趋稳定,一般在90个小题左右,难度比例会逐渐趋向容易题、中等题和难度题,比例为5∶3∶2或6∶3∶1。

一般来说,各省市每年均有一道新题型出现,而其他均是传统的常规题型,不会有其它的改变。这种新题型是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所产生的一种能体现人文精神的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应用能力的开放性或探究性的题型,例如广告或招聘设计等。

四、考核内容

命题中会适当降低对语法的要求,不出纯粹的偏、难语法题。将会注重对实际应用能力,如交际英语、口语等的考查。题目选材将更多来自生活,如标语、标牌、图片等。听力、阅读、写作、综合运用仍是英语考查的重点。试题仍将以选择题为主。

五、命题设置的背景

根据其考核内容以及考试改革精神,命题一般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英语情景设置,以此来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的背景

英语所设置的背景应该是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是学生所熟悉的话题,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Aunt Li often asks her son____too much meat.It's bad for his health.

A.don't eatB.not to eat

C.not eat D.to not eat

(2004年北京市中考题)

这是以学生日常生活的饮食作为命题背景,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2.联系科技成果的背景

现代科技在日新月异,不断地发展,因此对学生来说,了解当前的科技发展是相当必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从而勤奋学习文化知识。如:At 9 a.m.on October 15,2003,____Yang Liwei flew into apace in the manned spaceship.

A.38 years oldB.38 year old

C.38-year-old D.38-years-old

(2004年徐州市中考题)

这是以我国航天飞行员杨利伟进入太空为背景所设置的语境题,反映了我国在航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3.联系社会环境的背景

所有的人都置身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当然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他们具有关心社会及关注他们所生活和居住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如:Everyone was asked to bring____empty bottle that day.

A.aB.anC.theD./

(2004年青海省中考题)

这是以环境保护为背景所设置的语境题,以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再如:We are very sad and angry to hear that the bad milk(劣质奶粉)____the deaths of over 30 babies.

A.made

B.did

C.broughtD.caused

(2004年上海市中考题)

这是以当年的社会热点为背景来设置的试题,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或事,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联系其他学科的背景

英语是学科综合性最强的语言科目,它集政治、历史、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医疗卫生、信息科技等为一体,它需要学生根据平时课外知识的积累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要靠相关的学科知识去解答题目。如:Put a chopstick into the middle of the glass with water and see what will happen.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2004年济南市中考题)

这是以物理学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折射知识,只要运用物理学科知识就能解答。再如:看图写句根据图画及相关提示,写出符合图意的句子。

(2004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

这是一题集历史和地理知识为背景的综合题,学生具有这两科相关知识才能解答此题,这是非常好的一道学科整合试题。

5.联系知识应用的背景

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解答试题,考查对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与运用的能力。如:The boy is very thirsty.Would you____him some____,please?

A.take;breadB.bring;drink

C.get;eggs D.help;cakes.

(200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这是考查学生的单词辨别及运用的题,解答此题的关键知识点在thirsty,同时也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

6.联系学习策略的背景

学习策略是对何时使用何技术和技巧的决策,以及对技术、技巧本身的认识,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学习策略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现代社会中英语测试命题中着重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为主来设置试题背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如:A good____(开始)makes a good ending.

(2004年河北省中考题)

这是以认知策略为背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如:

—Can you guess if they____spoken English with us?

—I think they will do if they____free.

A.will practice;are

B.will practice;will be

C.practicing;being

D.practice;are

(2004年包头市中考题)

这是以交际策略为背景设置的试题,让学生形成随时使用英语的习惯。

7.联系情感态度的背景

情感态度指兴趣、爱好、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情感态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信息,沟通情感、改善人际关系,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的学习效果,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如:她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让我们去帮助她吧。She is now in great trouble。(2004年北京市中考题)

这是以学生的合作与相互帮助为背景,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传统美德。再如:如果有下面三种职业供你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最渴望的是哪一种,写出你的真实想法。注意:词数不少于70,文中不要写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学校。

{g381p510.BMP}

(2004年黑龙江中考题)

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来设置的背景,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

8.联系交际功能的背景

根据大纲或课标所规定的交际用语来综合设置背景,考查学生真实的语言环境,以笔头的交际形式来代替当前没有口试的交际测试。如:When does the dialogue happen?

A.During the class.

B.After class.

C.Before class.

(200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题)

这是推测对话功能的背景,根据对话内容对所发生的场地进行判断,充分体现语言的真实性,从而培养学生能在有关语境下使用语言的能力。

最后谈一谈对中考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第一、以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立足于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二、关注身边的社会实际、社会热点,学习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理解社会和周围发生的事物,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第三、了解和学习教育部中考指导建议等政策、当地考试说明;

第四、了解本地和外地考试改革、试题,适当做一些外地考题,特别是与本地有区别的考题及不同的题型,这将有利于把握中考方向,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签:;  ;  

论2005年英语中学入学考试命题的特点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