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泽
浙江华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环境的日益恶化,进驻郊区、回归农村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然而高校建设同样兴起以副城甚至条件具备的新农村为转移的新出路。对于某高校这种撤离城市回归“乡野”的高校发展,我们认为是一种重拾自然的历程。因此,我们提出以“归隐山水”为理念贯彻整个设计过程,力求重现传统书院与自然山水和谐相生的人文格局。
关键词:归隐山水;传统书院;自然山水;和谐相生;建筑设计
1 引语
老子在《老子?道篇》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种有序的统一体,把自然当成最高的规范。正是这种文化精神开启了古人对天趣自然的崇尚和追求。在某高校项目设计之初,我们一直在思索将以何种角度审视原处于喧闹城区的高校突然置身于僻静的山水田园,设计应该如何处理这种角色转换?最终,我们在传统山水书院的建筑文化中找到两者的衔接点,并将新校园比作由“城市”回到“乡野”的隐士,通过建筑设计演绎其如何卸下“绫罗绸缎”,又将如何披上“粗布麻衣”而自得其乐于山水之间。
2 百年动迁 重归自然——项目背景与概况分析
在近百年的创校历程中因历史背景因素经历了五次大动迁。先后由杭州刀茅巷迁往永嘉,再迁至临海,1946年迁回杭州西湖畔,1956年借用老浙大校址办学。经过改制并于2002年迁至滨江高教园区独立办学,并初见规模。在经历城市到地方,再由地方到城市的百年动荡迁徙、艰苦办学与城市繁荣的洗礼后,犹如隐士终归于自然。
因发展所需和升本硬件要求,2013年确立选址于浙江省临安市寺坞地块重建校区。校园总规划用地面积750余亩,分近远两期建设;其中近期规划用地面积50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三大功能区块组成。
3 山水相映 城湖相依——基地环境概况分析
临安位于浙江西北部的天目山南麓,是一座山水俱佳,物产独特,民风淳朴的山水之城, 享有“小住亦神仙”之美誉。
新校区选址于典型的山水环境之中,背枕群山,面向河流,与临安市区仅有一山之隔,且接壤于貌若西湖的青山湖畔。基地北面山体呈树根形态伸入基地内部,山脚下亦有百户农舍和百亩耕田,耕田中有多处水系由西北角山塘沿山谷小径流入南面沙畈河,河道上存有一座历史古桥与南岸山丘相接。山水田园,炊烟袅袅,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4 师法自然 场地归隐
某高校旧址位于杭州城区,用地紧凑,建筑密度较高,校园采用简单的铺砖广场和单一的绿化布置,属于典型的城市化校园环境。传统书院的景观环境强调人文意境与自然意境的融合,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的崇尚和追求。置身于“乡野”间,我们摈弃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进而挖掘传统书院与自然山水融合相生的园林要素,将其融入现代高校场地之中,为学生、老师营造静心、悦性、诗意的校园氛围。
4.1、场地归隐之天地之和
自古有以依山傍水为上的理想环境观,也是隐逸轻弹之士咏颂的绝佳境地。基于校园新址群山环抱,泉水萦绕。设计遵循天地之和,以“依山而建,以山为景”的规划主旨展开格调清新淡雅,自成天然之趣的环境景观设计。营造园中有园、移步换景、山水相生的现代大学人文环境。
4.2、场地归隐之背山面水
所谓“山屏水障,藏精聚气,钟灵汇秀”为风水中的最佳“吉形”。因场地南面东西走向的沙畈河大部分河段处于基地外侧,不能很好的构成场地内部的风水“吉形”。此外场地内的山体占比较大,无法满足现代化高校功能需求。因此本案在保留场地内部中翼和左翼山体作为风水屏山的基础上,开辟东翼山体为阶梯状的生活用地,并重塑三大功能区块的场地地势,形成错落有致的“自然地形”。另外在中翼山体前方挖塘蓄水,以补水脉,构建校园环境景观中心。由此构成场地内部“居阳背阴,谓之大吉”的风水格局。
4.3、场地归隐之地域人文
古人在书院建设中,不仅重视名山胜水的选址,更看重文化意境的塑造。古迹中诗词歌赋,碑匾石刻便是其文化意境的最佳产物。因此我们试图挖掘场地南角留存的历史古桥的文化价值,并结合南岸山丘场地建设为独具特色的古桥历史公园,作为校园对外开放的城市公共客厅。另外我们还将百年校史和医学文化通过碑匾石刻等方式散落于校园各处的景观中心。以此打造校园自身的艺术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课堂。
5 卸甲归田 建筑归隐
老校区的校园建筑属于典型的现代简约建筑群,与周边各自独具特色的现代建筑视乎难于共存。相反,中国传统书院大多修建于山林僻静之处,寻求人、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进而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生的学问和德行,反映出古人对于“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我们在本项目中摒弃现代简约建筑风格的设计手法,力求挖掘传统书院建筑与自然山水浑然天成的关键元素,将其融入现代高校建筑之中,为学生、老师营造轻松、自然、愉悦的校园氛围。
5.1、建筑归隐之院落布局
因受礼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追求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布局形式,以此体现礼制思想的等级性和秩序性。本案结合场地特点和教学功能需求,将古桥公园、校前广场、广济湖、图书馆及后山按南北垂直序列布置于中轴线上,形成轴线四进的空间形态;将教学楼、宿舍楼等主体建筑采用两进或三进的纵深院落形式布置于中轴线两侧,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序列。这种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既形成了排列有序、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建筑群,又营造了庄严、神妙、悠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使得整个校园建筑群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空间序列流畅、严谨而庄重,充分体现了规正和活泼相对,伦理与自然相融的传统书院布局。
5.2、建筑归隐之形体组合
传统书院的建筑形体,强调意境创造上的内聚性和体量组合上的差异性。以小体量建筑的小、散、透来化解建筑群对环境的压迫感。并且不同地形环境,多依山就势,师法自然,形成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群体效果。因此我们针对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食堂、活动中心、体军部等主体建筑的功能性质、审美意匠、环境特点的不同,调节出不同的建筑组合方式、不同的空间尺度,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
5.3、建筑归隐之体量变化
采用坡屋顶形式的传统书院建筑在体形和色彩上都更容易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而其中体量较大的建筑大多采用重檐屋顶形式通过层层叠加的屋顶构造来化解大体量建筑带来的压迫感。我们整合其特点与现代建筑功能相互融合,由重檐屋顶建筑形体衍生出三段式建筑体量变化来削弱现代建筑的高大体量感。力求营造具有浓郁传统韵味的校园环境,取得建筑与山体环境的过渡与统一。在空间上、视觉上保持了连续性,形成柔性的、丰富的校园建筑环境。
5.4、建筑归隐之取材有道
古代运输能力较差,建材的选择通常采用地方材料,因此传统建筑均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交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五花八门的建材选择反倒成了首要难题。新校园藏掩于山林之中,人文气息浓郁。为表达出朴素自然的文雅格调和书香情趣,我们经过多方比较探讨,外墙主材首选陶制青砖,陶制块材墙面,陶制青瓦屋面以及部分采用毛石墙面,所有建材色彩以黑、白、灰、棕等中性色进行设计。如此,即无官式建筑红墙黄瓦之霸气,又无庙宇雕梁画栋之浮华,尽显山水学院建筑的“隐遁”之风。
6、“归隐山水”的设计意义
历史上的士人大多为学识渊博的官宦和学者,虽说生活无忧,但身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受迫于各种原由,士人脱离原环境进而归隐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山水园林和山水诗画即是受这种隐逸文化的影响而催生的产物。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在千百年的相处中形成的发展平衡。然而建筑和园林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更表达了人对自然万物的崇尚和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利益的驱使,人与自然所形成的平衡在近百年间不断受到威胁。在城市高楼林立,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今的“士人”仍以超越自然,驾驭自然为理想追求,忽视了自然平衡的存在。在设计领域亦是如此。我们倡导“归隐山水”的理念即是对这种现状的反驳,期望借此项目寻求一个突破口——崇尚“自然”。
7、结语
接到设计项目之初,我们便多次踏勘现场环境,青山绿水、如诗如画,无不为眼前自然景色所倾服,进而心生敬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强调“天人合一”、从属自然的理想追求;而现代人则强调高于自然,超越自然。两者大相径庭,前者的思想让传统书院与自然环境不断的融合中形成如今山水相生的人文奇观。而后者的思想使得现代建筑过度浮躁,忽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因此我们摒弃现代建筑的做法,进而借鉴山水书院的文化思想进行新校区设计。我们理解这是一种倒回去的“回归”,“回归”也指不与现代建筑的浮躁“同流合污”,脱离所谓现代潮流是为“归隐”。最终我们在传统书院与自然山水共生中找到这种答案,并提出“归隐山水”的理念,将其分解为场地归隐和建筑归隐两个切入点进行阐述。借此将这座现代高等学府融入山水田园之间,使得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得以并存。在经历百年迁徙的某高校,饱受沧桑,最终归宿于如诗如画的山水之城,令人欣慰!
参考文献:
[1]孔素美.白旭.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形制浅析_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为例[J].华中建筑,2011,07.
[2]王健.“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J]安徽建筑.2002,06.
[3]百度文库.浅谈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中的隐逸文化
论文作者:薛云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建筑论文; 山水论文; 自然论文; 书院论文; 场地论文; 环境论文; 体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