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初中数学探究教学四部曲论文_赵锦朋 王宁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中学 255100

摘 要:数学探究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地,创造性地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的优势:1.教给学生教学内容。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本文着力讨论了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一起与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切磋。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教学 四部曲

教学必得有效,实施“有效教学”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探究式学习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实践。然而,由于教师的认识偏差,理念缺失,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理念好,实施难,效果差”的尴尬局面,如何提升探究性学习效果成为每一个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把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分为四部曲。

一部曲:创设情境,激发 “探究”

夸美纽斯曾说:“教学应当燃起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这也言简意赅地指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和研究的关键之所在。因此,教师要善于积极引导,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索性且有新异感的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由此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入:有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如果将它连续对折20次,能有40层楼高,如果将它连续对折30次,是喜马拉雅山高的10倍,你知道为什么吗?上述问题一经提出,教室里一片哗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

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时,可这样设计:如图1,△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某单位图纸工程员不慎把墨汁染在上面,只留下一条边BC和底角∠B,你能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吗?教师由此引出课题,学生们由此开始画图,互相讨论,纷纷投入到探究之中去了。  

图1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可学。”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内部动力,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探究的心情一起步入知识的殿堂。

二部曲:师生互动,引导探究

在落实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努力发挥“辅”和“导”的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使他们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如图2,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和B为切点,BC为⊙O的直径。求证:AC∥OP。 图2

在讲解此题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审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题目的特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后,再让学生去证明。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是:要证明AC∥OP,可考虑证明∠C=∠BOP,又考虑到已知条件PA、PB为⊙O的切线及图形的特征,学生容易联想到做辅助线,连结OA,得△AOP≌△BOP,弧AE等于弧BE,所以∠C=∠BOP,至此问题得证。

这是学生容易找到的证明方法,至此,作为教师不要立刻指明第二种、第三种证明方法,而是继续引导学生再去探讨已知条件与图形的结构特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能否找到其他证明方法,此时,学生的探求积极性又高了,纷纷尝试各种方法。

又如,在学习完《四边形》这一章后,有这样一题:如图3,△ABC中E、F是AB上的两点,且AE=BF,ED∥AC交BC于点D,FG∥AC交BC于G。求证:ED+FG=AC。

图3

这是一个关于求线段和的问题,一般思路有二:第一,在和线段上截取其中一条线段,再证明所余的线段等于另一条(截长法),第二,将其中一条延长使其等于线段和,再证明延长的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补短法)。多数学生会想到:过点D作DH∥AB与AC交于点H(截长法),或者是过点A作AM∥BC与DE的延长线交于点M(补短法)。当学生说出了这些证明方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在《四边形》这一章我们学习的知识,看能否找到其他证明方法,此时,学生边回忆学过的知识,边思考讨论,最后,又指出了几种辅助线的做法,其中一种非常好:分别取BC、AB的中点O、Q,连结OQ,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解决。在这种师生共同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地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三部曲:学以致用,激励“探究”

教学中,多讲些生活中与数学关系密切的实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这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例如:在讲“用尺规找出到△ABC三边所在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可引用这样一个实际问题: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交叉的公路(不交于一点)现要建设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几处?请你按要求设计方案,并把设计方案画出来。这样,教师把学生放在了设计师的位置上,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唤发出来。教师因势利导,不急于结论:“同学们,你们的设计方案唯一吗?现在你们是设计师,请你们好好考虑一下,共有多少种方案?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高涨起来,纷纷考虑新设计方案。

四部曲:总结规律,深入探究

在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中形成统一认识后,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可以由学生来归纳,也可以有教师来归纳。对于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上升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高度上来。通过归纳、升华,把新知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函数”的小结时,问;“你在这一堂课上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的吗? 学生甲问:汽车在相距25千米的A、B两地行驶,汽车用的时间t(小时)与行驶的速度v(千米/小时)的关系是25=vt中,哪一个是自变量,哪是自变量的函数? 学生乙答:把关系式25=vt写成t=25/v时,v为自变量,t是v的函数,把关系式写成v=25/t,t为自变量,v是t的函数。自变量与函数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 学生甲:自变量是自由取值的,关系式v=25/t中t就不能自由取值,如果t取0时就没意义,所以t不能作为自变量。 学生丙:我认为t可以作为自变量,t只要大于0就可以了。 学生甲:你说t只要大于0就可以了,如果t取1,这时v=25千米,汽车能在1小时内跑完25千米吗?

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他们不仅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而且还发现了自变量并不绝对自由,对这节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变量到底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呢?自然地引出了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的、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既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变“满堂灌”为“启发式”,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重在探究,贵在引导,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探究性学习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论文作者:赵锦朋 王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奏响初中数学探究教学四部曲论文_赵锦朋 王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