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山东枣庄 277101
摘要:目的:评估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出血的止血率及疼痛消失平均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胃粘膜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泮托拉唑组),对照组(西米替丁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1天1次静滴,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400mg,1天2次静滴,疗程均为5天。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24h、3、5天的止血率及疼痛消失平均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奥美拉唑提高了急性胃粘膜病变的胃粘膜糜烂面止血率和愈合率,减少其住院天数。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奥美拉唑;西咪替丁;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出血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应激状态下诱发的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有1至1.2亿人患病,12.5%人合并胃粘膜糜烂、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出血是在外伤,、手术等应急状态下诱发胃粘膜糜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仍是目前采用的首选方法。泮托拉唑是继洛赛克之后又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简称PPI)。本文通过观察患者的出血、止血率与止血平均天数,上腹痛消失平均时间来比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的疗效及副作用,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男女年龄为20至65岁,若患者在近期2月内接受过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及已知药物过敏史者、孕妇等预与剔除。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经胃镜确诊为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07±14.93岁;对照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平均年龄44.4±16.84;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观察组:注射用奥美拉唑(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0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日;对照组:西咪替丁(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4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2次/日,疗程均为5天。
1.3观察指标:
出血止血率:以大便或胃液、OB转阴的天数为标准。疼痛消失平均时间:以患者主诉上腹痛症状消失结合胃镜检查胃粘膜糜烂面止血、愈合为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8.O 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均数比较用 t 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血止血率
观察组24h、第3天、第5天的出血停止率分别为66%、84%、和100%,对照组分别为36%、64%和92%。观察组患临床治疗的出血止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治疗组:治疗前疼痛32例,治疗后疼痛消失32例(100%),疼痛消失平均为1.58±0.67天。对照组治疗前疼痛30例,治疗后疼痛消失30例(100%),疼痛消失平均为2.12±1.13天(p>0.05),两组的疼痛消失及平均天数无显著差异。
2.3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2%):恶心、腹胀1例。对照组3例(6%):失眠1例,恶心1例,肝功损害1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终止治疗后不良反应停药后能自行缓解。
3讨论
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出血的发生多是由于休克、严重创伤、大手术、感染、多器官功能衰减等应激状态下诱发所致。其病灶多发于胃底,也可见于十二指肠、空肠等部位,是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出血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和出血病死率并影响原发病的预后,因此,应高度重视急性胃粘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1]。
奥美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它已被明确证明是分子水平的药物,它积聚在胃粘膜细胞壁的微管腔内,能转化为具有高度活性的环状亚磺酰胺阳离子,与微管腔表面质子泵的半胱氨基酸基共价结合,从而使质子泵不可逆失活,抑制其分泌胃酸的功能,奥美拉唑有很强的胃酸抑制作用,能使24胃酸持久抑制,将胃内PH值提高到4以上,为胃黏膜糜烂面愈合创造条件[2];奥美拉唑在PH3.5—7.0条件下较其它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稳定,只有在PH<3.0时其抑酸作用才显著,它在酸性环境中对质子泵更有选择性作用,奥美拉唑 40mg的治疗剂量能有效降低胃酸的分泌和保护胃粘膜屏障的双重作用[3]。
在本文资料中,奥美拉唑对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西咪替丁24h止血率有显著性差异。奥美拉唑完全在肝脏内由药酶CYP2C19和CYP3A4代谢,目前尚未发现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间有相互作用。两组观察中发现奥美拉唑组有1例恶心腹胀,而西米替丁组有1例失眠,1例恶心,1例肝功损害,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停药后症状自行缓解。西咪替丁是选择性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及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的活性,现已广泛应用。但由于西咪替丁每日用药量是奥美拉唑用药量的20倍,故副作用明显大于奥美拉唑,单独用药效果不佳[4],不良反应较大等缺点。
因此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出血,疗效明显,副作用少、安全、价格便宜,适于应用。
参考文献:
[1]Kawano S,Tsuji S.Role of mucsal hlood flow:a conceptionl review ongastric mucosal injureand protection[J];J Gastro-cntcrol Hepatol,2003,16(12);916-918.
[2]张天哲,张铁民,徐应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细菌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31(2):116-118.
[3]张绵坤,洛赛克治疗难治性溃疡,洛赛克与致相关性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991.3
[4]叶任高,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3-394.
论文作者:张霞,于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奥美论文; 胃粘膜论文; 质子论文; 平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疼痛论文; 胃酸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