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效度分析的职业教育政策监测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体系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12)11-0107-03
在现代教育发展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教育政策和有效的教育制度缺一不可。教育政策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施的中介桥梁,已成为我国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职业教育而言,建立有效、规范、系统的职业教育政策监测体系,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效度的关键环节。
一、概念界定
(一)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教育测量学概念,即有效性,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在职业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不管是职业教育法规还是职业教育决定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关键问题在于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因此,职业教育政策效度就是党和国家制定的职业教育方针、法律法规等各项行动指南的实践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
(二)职业教育政策监测
监测是指在政策的实施与开展过程中,政策实施机构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有关政策的进展、政策预期目标的达成程度等信息的过程。通过收集有关指标的变化信息,帮助决策者了解政策动态:政策的实施情况、资源的分配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等。职业教育政策监测就是决策机构对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通过比较实际效果和预期目标,监督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情况,以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职业教育政策效度分析
教育政策分析的三个基本因素是价值分析、内容分析、过程分析。[1]笔者试从这三方面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效度低下的状态。
(一)职业教育政策价值效度分析
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要弄清决策主体在制定教育政策时的价值取向。而教育决策主体的价值体系可分为元价值、隐价值和显价值三种。[2]元价值就是超越一切价值的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隐价值是决策主体真实表现出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左右教育政策的执行;显价值是公开的、显露明显的价值。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其元价值即为本体性价值,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促进教育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防止社会失调,这是所有政策制定者遵循的价值观。隐价值实际上就是工具性价值,即政府通过职业教育短期内培养大量技术人才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从实践角度,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二流教育”,周期长成本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会将其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隐价值必然受到影响;同时,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表现出显价值,一方面,教育相关部门必定颁布大量的政策文本,另一方面在实际的经费投入、就业制度等方面责任不清。因此,在职业教育政策价值领域,为了追求效率、经济利益而忽视公平、人本发展,即重工具价值轻本体价值,而规避责任又扭曲了职业教育政策的显价值,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冲突。
(二)职业教育政策内容效度分析
教育政策的内容效度分析是将政策视为一种规范性文件或行动准则,对政策文本和背景、原因和结果进行分析。[3]在职业教育领域,由于理论主体的不成熟和信息的不充分,职业教育政策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较低。因此,职业教育政策内容的效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职业教育政策中,人才培养目标表述笼统,在文化和技能方面没有更加细化的指标,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也不明显;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校企合作方式规定模糊,没有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最重要和是由于政府角色缺失而难以保证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转;许多职业教育政策逻辑性差,关联度不高,甚至有很多内容交叉重复。因此,职业教育政策内容在很多方面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甚至有些地方会相冲突相矛盾。
(三)职业教育政策过程效度分析
教育政策过程分析主要回答“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教育政策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如何执行的”这一问题。首先,职业教育政策目标不明确,在多数职业教育法律条文中,目标多属于“宣言式”表述,只是做了原则性规范,不管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操作性都很差,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其次,职业教育政策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决策者在界定政策问题后,紧接着要选择政策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确定必须根据我国职业教育自身特点,而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实地调研,仅仅照搬西方国家优秀经验,而且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类型,决策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并没有综合考虑社会各个利益团体的意见,科学性严重不足。第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效力不高,职业教育政策的效度不仅取决于政策本身的科学性,更主要的取决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行政效力问题,但由于职业教育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并没有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因此,职业教育政策不但执行不力,反而还会引起人们的不满情绪。第四,职业教育政策评估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政策制定机构和评估组织合二为一,因此,我国的政策评估形同虚设,决策者在制定评估指标时只会注重外在成绩,互相攀比政绩,难以保证评估的真正价值。
三、职业教育政策监测体系研究
(一)职业教育政策监测模式选择
传统的职业教育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是线性模式(如图1),即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一次性的,政策执行即意味着政策制定的结束,往往是单向的,在政策的每一个环节没有及时的反馈与调整,不重视教育实践对教育政策本身的完善,缺乏连续监测,不免会出现低效度的问题。
图l 线性模式
而世界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采取的是周期循环模式(如图2),螺旋上升的,即从甄别政策问题到形成方案再到政策实施都会纳入监测范围之内,监测会涉及政策的每个环节、每项内容,它可以连续性地收集信息和反馈信息,给政策制定者、实施者提供决策依据。
图2 循环模式
(二)职业教育政策监测体系构建
监测系统是规避职业教育政策效度低下的有力保障,而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监测系统必须要有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技术支撑。因此,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监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监测目标确定监测指标
为了有效地实现职业教育政策的预期目标,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执行计划,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执行计划。为了系统地测量与记录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具体信息,为评价政策效果奠定基础,需要建立确定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指标是由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可信性、可跟踪性及时效性的指标构成的。根据指标测量的用途,可将监测指标分为投入性指标、产出指标和结果指标。[4]投入指标主要是考察政策实施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是否按照预期规划分配;产出指标主要是考察政策投入对政策覆盖对象所产生的直接变化如福利等,即用来测量用于政策特定目标群体的资源是否落实到位;结果目标主要考察政策实施的满意度,即分析政策对目标群体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以及政策目标的达成情况。其中,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属于中间指标,结果指标属于终期指标。中间指标测量的仅是政策的干预情况,是与政策实施息息相关的,而终期目标与政策的目标有关,是用来测量政策目标的达成情况的。
2.监测资料的收集
每一个监测指标都需要有精确的信息来源。相关政策监测信息主要有两个获取途径:第一,二手资料,即相关部门或单位已收集好的资料,这种方式相对比较容易,成本相对较小,而且在信息统计过程中,有很多数据不是单个研究者调研所能获得的,但二手资料的针对性、时效性、客观性有待于进一步评估。第二,实地调研,这是监测资料获取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但这个环节可以为监测提供数据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首先科学抽样,根据监测目标选择代表性样本,然后进行质性与量化分析,质性分析方法适合研究比较复杂或者富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样本不宜选择过多。量化分析方法可以将问题数量化,结论准确,但不适用于复杂问题。
3.绩效监测与报告撰写
这一环节是整个职业教育政策监测体系的落脚点,是对监测的结果进行总结反馈的阶段,也是对监测人员技术要求最高的一个阶段。首先,对监测资料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归类整理并存档,以备政策调整的需要。其次,绩效监测,它的基本假设是职业教育政策可以产生预期结果,根据政策预期设计方案,这些结果指标是可以测量的,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来衡量政策绩效。通过绩效监测,可以明确哪些活动已经正常展开,哪些没有按照计划展开,预期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展开,哪些地方做得好或者不好及其原因分析,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帮助决策者调整政策的管理措施。因此,要确保绩效监测在政策监测中发挥应有的效果,还必须要设计一个学习和反馈系统,如通过绩效监测定期发布监测信息。第三,撰写监测报告呈现监测结论,注意提出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的政策实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达到保证政策实施的方向、合理利用及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