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海中第一”的概念--从2012年高考(新课程标准)第30题谈起_张謇论文

张謇“海中第一”的概念--从2012年高考(新课程标准)第30题谈起_张謇论文

“下海状元”张謇的观念——从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第30题说开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去论文,状元论文,新课标论文,观念论文,张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高考全国课标卷选择题第30题,针对“下海”名气远远大于“状元”名气的张謇设问。题目如下: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讲述中国近代经济史,张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各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张謇都有相当程度的叙述,主要是在高中必修二经济史中讲述他创办实业的成就和“实业救国”的爱国思想。所以,人们很容易把此题归入经济史中。但是细细分析,此题面上看似考查经济史内容,然而其落脚点却是考查社会观念。

自隋以来,科举入仕做官一直被中国人视为正途,科举的最高境界是中状元,做官的最高目标是做宰相。若做到“状元宰相”,那就可名满天下、荣宗耀祖了。1894年,磋跌科举考场26年的张謇终于考中状元,被授以翰林院修撰,取得了官员的身份。但令当时许多人不解的是,他并未借此在官场中寻求步步高升,却偏偏转而投身实业,下海经商,真如题干所说是“捐弃所持”了。

不过,要真正理解此题立意,关键并不在于“捐弃所持”,而在“舍身喂虎”。这要从“士农工商”四民等级观念说起。在传统中国社会,士为四民之首,士所受的严格教育使其处于优越地位。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虽有财富,但地位低微。“士农工商”这一有序社会结构,是整个封建社会结构体系的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顽固地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原因正如王先明先生所说:“通过抑商而重农,贬商而崇士,有效地稳定了‘士农工商’有序结构,制约着封建社会秩序内部的均衡发展。这是封闭式自足农耕经济之必然,也是维系这一封闭体系之必要。”

2012年高考试卷中恰好有一题(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对此有很好的说明:

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B)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材料中唐太宗的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一般读书人不齿于商,而张謇做到状元却下海经商,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张謇投身实业的思想压力是巨大的。其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观念,一是自己内心的挣扎。

社会观念的问题,教科书在讲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时并没有涉及,只是介绍了张謇、荣氏等企业的发展,学生不能完全从这里找到正确答案。但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的“古代的经济政策”一节,专门用一个目的篇幅讲叙“重农抑商”政策。教科书还引用雍正帝的一段话说明统治者对于农、商的态度:“农为天下务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科举选拔人才做官拉大了“士”与“商”地位上的差距,以商为末、以商为耻的社会心理一直持续到晚清。这是此题正确选项的知识依托。第30题表面是考张謇办实业,正确答案却不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中,其只是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一个背景。这实际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能力的考查,如果平时教学中只就题论题,缺乏对历史事件各个角度的分析,显然会被这类试题弄得措手不及。

以商为末既然是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就必然会影响到张謇的个人思想。从封建士大夫群体中的一员,忽然要与长期被视为四民之末的商人为伍,对他来说,内心的不甘和压力就会更强烈。“以爵然自待之身,溷秽浊不伦之俗”的感觉令他常常惭愧难当。当时的张謇以状元和翰林身份而办实业,可谓是一种“情操”上的牺牲。张謇必须克服这些思想障碍,才能朝着从事实业的路上走下去。他找到两个思想和道义的支撑:一个是实业救国的爱国思想,这在教科书中有明确的阐述,也是教学的要点之一;另一个是“言商仍向儒”,始终以儒商的身份自居。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深深刺激了张謇。《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便设立工厂,各项机器可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日货可在内地设栈寄存。这使张謇感到极大的忧虑,他沉痛地指出:“向来洋商不准于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立行栈,此小民一线生机,历年总署及各省疆臣所力争勿予者。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日人)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外国资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虽已出现,但一般投资较少,规模不大。甲午之后,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合法化,规模化。1895年至1900年,外资新办工厂达到933家,为甲午战前几十年总和的9倍。张謇在日记中痛心疾首地写到:“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沦矣。”

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速讲商务、广开学堂、修建铁路等主张,呼吁开矿设厂,“听之民办”,发展中国民族工商业,以抵御西方列强的扩张渗透。他把国家比喻为大树,教育是花,陆海军是果实,而树的根本则在实业。如果只要花和果的甜美而忘记根本,那么花与果又“何附而何自生”?强烈的济世思想和爱国情怀,促使他“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走上了创办实业的道路。此时,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逐渐形成。这也是排除D项“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的主要原因。

张謇投身实业后,仍坚持“言商仍向儒”,始终以儒商的身份出现。他强调自己兴办实业是为了筹措经费发展近代教育,即由士林出发,经过商贾又回归士林,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他投身实业在道义上的一种支撑。在开办实业的同时,张謇还积极在南通兴办教育和慈善事业。在教育方面,他建立了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师范院校的完整教育体系。在慈善方面,他兴办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气象台、公园、剧场、医院、养老院、育婴堂、盲哑学校、残废院、“济良所”、贫民工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经过张謇的努力经营,江苏南通逐渐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新型城市,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甲午中日战争后,迫于形势清政府也不得不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间投资办厂出现了一个小高潮。1895年至1898年,资本10000元以上可查的80家国内企业中,商办资本占资本总额的70%。张謇是较早创办企业的,他筹办纱厂时全国的民族资本还不多,民族工商业还谈不上有激烈竞争,而且他创办实业是要与外人争利,所以B项“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是不正确的。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当年便有赢利,1900年纯利就有5万两,在他办厂之初是不会“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的,因此C项亦可排除。

笔者以为,题中张謇所说“舍身喂虎”除“以商为末”观念的压力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办实业失败的风险与困难。1895年,张謇联合数位商董开始招股办厂,其间过程十分艰难。张謇多次奔走于上海、武昌,有时连旅费都是靠卖字筹措。机器安装之后,因资金短绌无法收购棉花,难以开工。他四处化缘,却处处碰壁,最后还是依靠一部分地方公款支持,才使大生纱厂能于1899年开工。73岁的张謇在回顾往昔时曾说,自己投身实业真是“一意孤行,置成败利钝于不顾”,“幸而利,幸而成”。

还应指出,自洋务运动兴起以来,“士农工商”的四民观念已逐渐有所改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大力提倡开矿设厂,他们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商业企业,冲击着以商为末的传统观念。张謇筹办纱厂就是应张之洞之邀。不过张之洞等是以朝廷大员身份投身创办实业的,张謇则不同,没有官员的身份,一旦投身实业就很难回到仕途。张謇“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他的实业救国思想和成就也以更大的力度冲击着这一观念。状元下海,开辟了一个时代,更开启了一代新风。

每年高考结束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试题似曾相识,只是考的角度比较独特刁钻。其实,从历史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认识这个角度看,千人观史,历史便会展现一千个面貌。囿于教材,将固定的套路嵌入学生思想,并不符合学习历史的真谛。考试只是应对之道,或许,将视野放广一些,多角度地看待历史事件,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标签:;  ;  ;  ;  ;  ;  ;  

张謇“海中第一”的概念--从2012年高考(新课程标准)第30题谈起_张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