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为95.00%,病理学结果之间无差异,P>0.05,表明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乳腺疾病采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正确判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临床效果
乳腺疾病是乳腺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较高,其发生多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及炎症性疾病等有素有关,主要是源于淋巴、乳头、乳腺腺体、血管以及脂肪等乳腺相关组织的疾病,可根据类型将其分为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乳腺炎症性疾病、乳腺囊肿、乳腺炎、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纤维瘤、先天发育异常、乳腺增生等,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严重影响,若治疗不及时或未给予有效治疗会导致病情恶化,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选择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式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探讨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象为60例乳腺疾病患者,其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7.5±8.5)岁;经病理学检查发现乳腺良性疾病患者39例,乳腺癌患者21例。
1.2方法
采用型号为西门子AVANTO 1.5T的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乳腺专用线圈进行诊断检查,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让患者取俯卧位,保持身体与双肩处于放平的姿势,保证线圈洞穴内两侧乳房自然悬垂的状态,然后使用加压器保证乳腺与线圈紧贴胸壁,待患者呼吸恢复平稳之后对其进行扫描检查,所有患者均给予动态增强扫描检查[2]。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与病理结果相比的诊断准确率
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与病理学结果之间差异较小,P>0.05。详见表1:
表1 与病理结果相比的诊断准确率[n(%)]
2.2形态学征象
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疾病的形态学征象方面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形态学征象[n(%)]
3.讨论
乳腺疾病在女性患者的所有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其危害较大,需要在发病早期进行诊断治疗来延缓病情进展,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案来保证治疗效果,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方式较多,传统的检查方式存在局限性,且难以将病灶的具体情况准确呈现出来,具有较高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可见,选择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式对疾病的及时治疗至关重要。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改进,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该种检查方式具有快速成像以及高分辨致密型乳腺的特点,在检查过程中采用专用的乳腺线圈以及磁共振对比剂,可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可信赖度较高。
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属于近年采用的有效诊断方式,具有较强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并且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检查之后可清晰的显示出病灶分叶、数量、浸润以及毛刺等状态,还可将病灶的强化方式以及内部结构充分表现出来,病理学诊断显示的良性病变所表现出的方式主要有不强化方式以及其他强化方式,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增强、早期增强以及环状增强的方式,表明恶性病变的血管较多且较粗,并且具有较为丰富的血供,所以采用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所显示的多为明显增强且早期增强。研究中病理学结果显示乳腺癌有21例,所占比例为35.00%,乳腺良性疾病有39例,所占比例为65.00%,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显示乳腺癌有19例,所占比例为31.67%,乳腺良性疾病有38例,所占比例为63.33%,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5%,与病理学结果之间差异较小,表明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这与杨红莉[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另外,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环状增强的特征,而纤维腺瘤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等良性肿瘤也显示为环状增强,可见多血管学说难以对乳腺病变磁共振强化模式的多样性进行完全解释。采用其他检查方式虽然可探及患者整个腋窝以及内乳的淋巴结,但分辨率较低,或者仅可探查部分腋窝,难以对内乳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探查,而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的出现则很好的弥补了传统诊断方式存在的不足,表明该种诊断方式在乳腺疾病检查中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4]。
综上所述,乳腺疾病采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正确判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向华,陆云飞,陆力坚. 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04):101-104+120.
[2]张海峰. 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05):610-612.
[3]杨红莉.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571-2572.
[4]王阳. 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1):125+127.
论文作者:吴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乳腺论文; 核磁共振论文; 动态论文; 疾病论文; 较高论文; 患者论文; 方式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