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基础施工质量对于建筑整体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一些关于建筑倒塌的新闻报道中,其倒塌原因就是基础设计存在问题,施工质量不足。这一现实情况充分说明了基础施工的重要性,也揭示了设计、质量问题会导致的严重后果。本文首先分析建筑基础施工特点,地基类型选择方法,之后分析施工技术应用,最后就一些常见质量问题进行防治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建筑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质量优劣的重要影响因素,基础工作不到位,会对上部的主体施工造成严重影响,主体工程质量也就难以保证,还会影响建筑使用安全性。研究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有利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减少操作上的失误,提高操作施工的规范性,从而有效提升建筑整体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
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间具有很大关联性,基础作为最先施工部分,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对建筑最终质量影响很大。地基由于身处地下,施工相对较难,且其特殊的位置也导致出现质量问题后很难修复[1]。另外,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之一,如果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在后续施工开展后,不止难以处理,也难以察觉。所以,基础工程务必要一次到位,减少返工可能性,也是必须重视的施工阶段。
2 基础类型选择
在做地基基础设计工作时,必须先提前做好现场勘察,以便获得详细的地质、水文资料,从而方便结合基础上部建筑结构以及荷载分布、传递的实际情况确定基础形式。如果发现地基浅层的土壤土质不均匀、所能够承受的荷载不高,有软弱下卧层分布,这时最好应用墙下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形式;如果在实际勘察中发现地基浅层土质相对较均匀而且可以承受较高荷载,而建筑实际荷载又不太大,可以选择砖、毛石或者混凝土等基础形式;如果浅层土均匀性不足,承载力也不高,所要承担的建筑荷载又很大,条基面积达到基底面积一半以上,则最好是使用箱形或筏板基础形式[2]。
3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是开展基础作业的前提,包括技术工艺准备、设备材料检查、现场布置、测量放线等具体工作,每道程序都不能有明显失误,才能打好基础,保证后续施工质量。一般在接到施工图纸后,应先组织工程师、技术人员组成小组,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分析,确定整体方向。结合工程要求,设计多套施工方案进行对比,综合考虑可行性、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最终方案,并选择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搜集资料,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进一步获取了解现场的地质水文等信息,整合处理后,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做好预算工作,包括材料购置、成本预算等。做好技术交接工作,技术人员需多与作业人员交流,令其尽快熟悉施工流程[3]。水泥、混凝土等原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需严格检查,要求出厂时出示产品合格,进入施工现场时,需做二次检查,所有材料都没问题后才可使用。办理完开工手续,开始测量放线,这是很重要的一步,直接关乎工程成败。如果放线错误,或者测量结果与实际值偏离太多,很容易引发房屋错位等问题。技术人员到现场勘察时,要先根据现场状况,对接到的施工图进行比较,若有重大不符,则需跟提供方进行商量,继而开始坐标点和水准点的交接验收。测量放线所用工具包括经纬仪、钢尺、木橛、线锤、钢钉等,建立定位轴线基点和水准控制点后,要建立主控制轴线,并确定标高点。主控制轴线多呈十字型、井字型,标注在预埋于混凝土中的钢板上,桩的位置要注意基础施工时不会被波及。先测基础标高,可抄测若干水准点,前后的视距尽量保持同等长度,接着测主体标高,均需保证测量的精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控制土方施工质量
4.1 挖方回填工作
土方开挖是为了筑基,高层建筑对筑基的要求更高,因为上部建筑层数较多,地下基坑的深度随之增加,使得开挖难度加大。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土体坍塌、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到建筑稳定性,所以土方开挖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并做好保护工作。对于一般性的土坑,开挖之前要先对周边杂物进行清理,以免留有石块等物,造成机械破损,增加工程量。而且要自上而下开挖,不建议选择掏洞挖法。若基坑面积不是太大,可由人工来挖,目前一般都使用挖掘设备,效率大幅提升。渗水较慢时,可进行人工淘水。开挖水坑时,为防止两边出现坍塌,需采取挡土板承坑壁的方法。土方回填需保证为原基土,含水率要达到规定要求,不能过高,土体中不得带有杂质。可选择人工回填结合机械夯实的回填法,自下而上,一层层铺填并夯实[4]。
4.2 几种支护形式
开挖过程中,注意对两侧进行加固支挡,有放边坡、地下连续墙、灌注桩等多种支护形式,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方案。比如,周围较为空旷,而且没有重要建筑物时,可选择放坡开挖,要求较少且成本低,但回填土方量很大。如果施工空间较小,可尝试高压喷旋桩,利用高压把水泥浆通过喷嘴喷入土层,令其与土体融合,起到加固作用,形成排桩。其优势在于施工设备体积小,机动性好,施工时无太大振动和噪音,一般不会给周围的建筑造成干扰。由于是喷射泥浆,难免会有部分泥浆排出,形成污染,而且如果土质对水泥有腐蚀作用,或者水流速度过快,都不适宜高压喷旋桩,因为起不到良好的加固效果。
5 控制桩基施工质量
现代建筑多会选择桩基基础,其施工水平对整体质量有着很大影响,需对施工进行严格要求。使用桩机吊桩时,把握好桩与桩架的角度和距离,保持垂直方向时,距离控制在4m以内;若是偏吊,距离尽量不超过2.5m.合理控制吊桩的移动速度,初始时要缓慢进行,在其超过两个的方位处,由人工设置好缆线,确保吊装的稳定性。活动之前,将其升至设定的方位并加固,以防在作业时突然坠落。选择合理的吊点,注意把握速度和整体的稳定性,如有需要可设置缆线。清理表层,确保下面没人行走,如果和运桩活动相互影响,应该暂时停下。插桩时不得将手脚伸入到桩和龙门架之间,有时桩体发生一定偏差需要用撬棍矫正,此时要把握好力气。打桩时应采取与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适应的桩帽、衬垫,如有问题要妥善解决。锤击在正上方,不得偏离中心,注意速度和力量的把控,若出现桩头损坏、桩身断裂等问题,务必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套送桩时确保送桩、桩锤和桩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拔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操作过程中要缓慢加力,随时注意桩架和钢丝绳的变化情况[5]。此外,施工工作最好不在存在低温冻害情况的季节进行。在进行防潮层施工前,必须切实做好基面的清理工作,并充分浇水湿润,保证防潮层与基本可以高度粘结。在施工中,要均匀在防潮层上抹灰,控制好环境温度。
结束语:现代建筑的功能更多样,结构愈发复杂,在衬托出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施工作为整个项目的根基,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和整体质量,必须合理把控,做好每个细节,提高基础施工水平。今后,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还需加强此方面的研究,熟练运用新的技术工艺,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稳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达明.浅析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环球市场,2017(10):214-214.
[2]龚勇.浅析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5):197-197.
[3]董海琴.浅析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管理[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211-00211.
[4]齐先涛,符安丽.浅析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5):78-79.
[5]孟大衬,李娜.浅析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3(11):110-111.
论文作者:施发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基础论文; 建筑论文; 荷载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土方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