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体育博士生教育述评(一)_北京体育大学论文

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博士论文,我国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展望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日异月新,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中,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将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1]。体育学是我国设置的88个一级学科之一,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整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与其他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回顾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从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及学制与培养方式等方面深入剖析其特征,横向和纵向上全方位审视和探索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对于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后,就开始招收攻读学位的研究生。1986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成为体育界第一个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此后,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体育专门人才,大大增强了我国体育科研队伍的总体实力。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提出与推行,以体育学为主攻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日益增多,基本上涵盖了体育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专业。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体育学共有139个硕士点,分布在全国7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有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体育专业院校8个,综合性大学1个,师范院校体育院系3个;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各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 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回顾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1985年,我国批准设立了首批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和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专业成为3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2],标志着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初步建立。

1990年,北京体育大学培养的国内第一位运动生理学博士生毕业。1991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也获得博士学位,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199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提出了“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快速发展。1996年底,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不断拓展,由原来的3个学科专业发展到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武术教育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专业,累计招收了64名博士生,培养博士学位获得者17名[3]。同时,博士生培养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立了《博士生培养暂行规定》、《研究生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形成了一支有丰富经验和较高水平的博士生导师队伍,并且对建立导师指导小组、聘请校外非体育专业的专家为副导师以及与校外具备一定科研条件的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做课题等博士生培养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至此,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了体育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从11个学科专业压缩到4个学科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在4个二级学科下设置若干个研究方向。经过这次调整,加强了体育学学科建设,完善了体育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宽口径研究生的培养,加速了体育学博士和硕士的培养进程。

在2000年第8批博士、硕士点申请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苏州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设立3个博士点,更多的综合性大学参与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改变了体育专业院校单一培养的局面,形成了体育学博士开放性培养体系。同时,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从原来的2个增加到4个,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从2个增加到3个。在2003年第9批博士、硕士点申请中,又增加了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4个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和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个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目前,我国体育学共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各1个),全国12所大学拥有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8个、体育人文社会学5个、运动人体科学3个、民族传统体育学2个(表1)。同时,发展了一批由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博士生导师队伍,根据2004年的招生简章统计,北京体育大学有博士生导师36人,上海体育学院有博士生导师33人。

表1 2004年我国体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统计一览表

二级学科名称

博士点数量

授予单位名称

体育教育训练学8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福建

  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清华大学、东

  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

  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5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南

  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运动人体科学 3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

  师范大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2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

总之,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3 我国体育学二级学科研究方向设置

专业研究方向是学科的前沿或新学科的生长点。研究方向的设置在较大程度上体现本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反映学科、专业的特色。研究方向的设置是否稳定、科学,对充分发挥本学科专业的优势,促进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同一专业内所设置的研究方向,首先应在总体上对本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一定范围的覆盖面,既不宜过窄,又要避免重复;其次,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设置应力求相对稳定,并根据新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已经有所扩大的学科范围,注意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同时,还应鼓励设置一些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以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合作、交叉与渗透,特别是促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1997年6月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专业目录,经过调整后,我国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表2),对学科概况、学科研究范围、课程设置和主要相关学科进行了描述和界定。但是,目前我国体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什么是研究方向,按什么标准设置研究方向,缺乏统一、清晰的认识,出现了千篇一律的不规范现象和因人而设立研究方向的现象。一般来说,研究方向应是二级学科专业的子系统,通常按三级学科设置,以体现各校的学术优势和培养特点。因此,研究方向设置的名称要规范,数量要适当,突出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设置的宽窄要适度,如新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由原来两个二级学科归并而成;研究方向设置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注意突出重点,加强论证。在突出本学科已有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应密切关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并力求体现前瞻性和前沿性。要努力把握本学科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使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表2 我国体育学二级学科和主要相关学科状况一览表

二级学科

学科概况

学科研究范围 课程设置 主要相关学科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育教育学、学 教育学、心理学、生

训练学

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

训练理论与方法。

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专业训练 理学、生物力学、社

 学科,是在体育教学与方法和运理论与方法、动作技能学、体育方 会学、科学方法学。

 动训练学多年发展过程中,于 法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

 1997年两者结合而成的新学科。学、体育保健康复、运动生物化

 学,体育管理学、体育运动心理

 学、体育史、体育社会学等。

体育人文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

 体育基本原理及宏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外语、体育原理 哲学、史学、社会

社会学

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基

体育史学、学校及大众体育

与方法、体育运动史、体育新闻与 学、管理学、教育

 本规律的学科群。应用人文社会

研究、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 传播、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 学、文化学等。

 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这一社会现

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 现代哲学、信息论等。

 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

育经济学等领域;体育政策、

 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并在建立

法规、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方

 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 法、手段等。

 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运动人体 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 哲学、史学、社会

科学

 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

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 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 学、管理学、教育

 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 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等。

学等,据不同三级学科或研究方

学、文化学等。

 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

 向而确定与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

 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

 3~4门课程。

民族传统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

武术理论与方法、气功研究、 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体育

民族学、历史学等。

体育学

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

养生理论与方法等。 史、中医骨伤学、养生健身概论、

 科群,它以武术、气功、养生以及

 教育心理学、古汉语。

 其他民俗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

 创新,并使之发扬光大。

资料来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7-81。

3.1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设置

在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体育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进行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1996年,体育学按体育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体育史、体育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等11个学科专业划分招收研究生,这一时期体育教育训练学分为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两门学科,主要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师资及科学研究人才。

第二阶段从1997年至今,1997年进行的学科专业调整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将体育学中11个二级学科合并为4个。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由“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两门学科组合而成的交叉性的综合学科。这一调整不仅解决了学科专业目录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矛盾,而且还大大拓宽了专业口径,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可见,该研究方向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培养制度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学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结构布局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的不断深入,对研究生人才层次,特别是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对该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体育教育训练学与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结合密切,现在已经发展到8个博士点,是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中博士点数量最多的学科,其不同的博士点对研究方向的设置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研究方向设置的名称互不相同,在层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表3可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方向分为6个,有8位博士生导师;而上海体育学院却分成7个研究方向,有10位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的划分明显比北京体育大学更加细化,这样的划分有其优势,但要避免划分时的层次混乱。东北师范大学根据地方研究优势,设置了冰雪运动方向,以体现地方特色。同时,部分大学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出现交叉现象,在现代体育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学科发展趋势中,研究方向的交叉性和融合性促进了体育学三级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表3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的设置一览表

研究方向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向;运动项目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方向;全民健身的理论与实践方向;一般运动

训练学方向;运动竞赛学的理论与实践方向;运动项目职业化与发展方向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特殊体育教育;乒、羽、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

法;足球科学化训练与监控;运动技能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竞技体育发展与运动训练理论

苏州大学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体育运动中竞技能力的开发与评定;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社会体育发展理论与

实践

清华大学大学体育与体育运动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体育;人体运动信息采集与仿真

山西大学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与体育健身的人体科学基础;体育教育学理论与方法;一般训

练学

河北师范大学

专项运动技能理论与实践;健身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应用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冰雪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体

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最佳化

资料来源: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中、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从研究方向的设置情况看,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职业化、运动健身等方向,其中,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研究方向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主方向。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是以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为基础,不断拓展其他的研究方向,建立有利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三级学科体系。

3.2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方向设置

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现象和人文现象。从体育二级学科分野来看,其内容就更加广泛,包含了几十门甚至更多的学科[4]。目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从表4中5所院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北京体育大学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根据学科的发展设置研究方向,有利于体育学三级学科的发展。该学科有8位博士生导师,同时还积极利用首都各项资源优势,聘请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例如,在2004年聘请了何振梁、魏纪中、谢琼桓等著名的专家、学者参与博士生的培养;上海体育学院设置了10个研究方向,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设置研究方向。该学科有11位博士生导师,2004年聘请了许宗祥、吕树庭和张忠秋等校外专家;华南师范大学设置了6个研究方向,有博士生导师5人,2004年第一届博士生毕业;浙江大学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该学科有1位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设置了2个研究方向,该学科有2位博士生导师。从研究方向总体而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研究方向基本上按照导师的研究方向来设置,北京体育大学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但是在具体的招生中,仍然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设置研究方向,例如在2005年招生简章中,根据8位导师的研究领域设置了奥林匹克运动、体育社会学(含奥林匹克研究)、体育管理与发展战略、体育产业、体育管理、体育政策法规、体育发展史与文化和体育系统工程8个研究方向。在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三级学科设置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按照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划分研究方向进行招生是符合实际的,有利于发挥导师的特长与优势。

表4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方向的设置一览表

研究方向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教育;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比较体育

上海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与社会;体育政策法规;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竞

技体育、社会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体育经营管理;体育管理与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运行与调

控;体育文化传播、社会结构与体育人口发展;锻炼心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社会学;体育原理;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体育哲学;学校体育与体育管理;体育历史与文化

浙江大学体育管理;比较体育;休闲体育;中外体育法比较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学校体育学;体育运动心理学

资料来源: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中、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3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设置

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属于基础应用型学科,采用自然科学手段研究运动机体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医学、生物学、遗传学、力学等学科为基础,为科学地开展群众健身和竞技体育活动提供依据。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与其他二级学科相比较,其研究生培养有较长的历史。1990年,我国体育院校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其研究方向即为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目前,拥有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点的院校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初,国家教育部授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为“教育部重点学科”,从而结束了作为国家一级学科的体育学没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历史。该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80年代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体运动科学专业人才。从表5可以发现,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有5个研究方向,有博士生导师13人,到2002年为止已授予博士学位近80人[5];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科设置了15个研究方向,有博士生导师16人,聘请了国家体育总局有关科研单位的专家参与人体科学博士生的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利用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开设了运动适应和技能评定、运动与健康和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等3个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不同人群的体育健康研究。以上3所院校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的设置几乎涉及了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科学选材、科学培养乃至取得优异竞技成绩全过程的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全民健身中体质监控、健康评价、科学健身全过程的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我国开展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表5 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的设置一览表

研究方向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健身与康复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

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

上海体育学院

运动对器官结构或力学特性的影响;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运动对心血管形态和机能的研究;力量

训练对人体机能状态的影响;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及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运动训练对形态结构及

机能的影响;优秀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理学监控;低氧训练的生理学机制;控(降)体重的方法与作用原

理;运动性免疫失衡发生机制及防治;女子运动与健康促进;运动医学的机理研究;运动创伤防治;运动

心理应激与机体免疫力;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运动心理变化的生理生化基础;运动适应与机能评定;运动与健康

资料来源: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中、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4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向设置

民族传统体育学来源于长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是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在理论上的抽象与升华。其学科任务和宗旨在于,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在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特殊规律,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它是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反映,是指导民族传统体育实践的专业性基本理论[6]。同时,它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把民族传统体育学设置为体育学二级学科,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推动该学科的发展,为丰富现代体育学科内涵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而且也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生培养历程较短,是我国的特色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上没有模式可借鉴。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硕士点还不多,拥有博士点的院校只有上海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其博士生的培养只有几年的历程。从表6可见,两所院校所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武术教学、体育养生、武术文化、武术职业化和武术国际化等。该学科的设置加快了民族传统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化发展,有利于推进武术全球化的进程。该学科的博士生导师队伍相对于其他二级学科还显得薄弱。目前,上海体育学院有3位导师,北京体育大学有2位导师。

表6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方向的设置一览表

研究方向

北京体育大学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传统体育养生健身理论与实践;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武术职业化

的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历史与文化研究;武术文化与发展战略;武术教育的研究

资料来源:2005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中、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从中国古代身体活动中发展而来,国外的研究几乎近于零,国内对该学科的研究仅有一些武术理论方面的探索,数量少而内容旧,视野多局限于项目和技术本身,缺乏宏观把握和对学科性质的理解和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框架仍然迟迟没有形成[6]。

4 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

培养目标是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制定具体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目标的定位应具有前瞻性、适应性、可行性等特点,才能把握高层次人才素质的内涵,才能确定具有时代内容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一个基础性问题,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建立课程体系,选择课程内容,不断完善博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随着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培养目标的认识。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体育学二级学科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或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上海体育学院2004年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规定为“遵循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为体育科学事业发展服务的、创新意识强的体育科学高层次人才”,这里突出强调了博士生的创新性,十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求。各个院校的培养方案中,在总体目标指导下,再划分为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主要有政治思想素质、专业学科知识、科学研究能力、外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培养目标具有课程开发的价值导向功能,我国体育学博士课程就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建立课程体系,选择课程内容,不断完善博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4.1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之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则要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7]。从12所院校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看,课程体系一般由4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是按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计划,三级学科确定研究领域的。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相对稳定,体育学的二级学科课程体系具有较明显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模块组合特征,但是各个模块的学分比例体现了多样性和差异性。图1所示,我国3所授予单位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课程体系,呈现了学位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结构的差异性。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23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1学分,选修课程2学分,学位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之比为10.5∶1,注重必修课程;福建师范大学总学分为2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6分,选修课程4学分,学位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之比为4∶1;2001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5分,选修课程3学分,学位课程与选修位课程学分之比为8.3∶1[8],2004年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选修课程学分比例,课程总学分为2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必修课)14分,选修课程12学分,学位课程与选修位课程学分之比为1.2∶1。就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点而言,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按照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学分比例,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大体一致。华南师范大学的学位课程为12学分,选修课程在导师指导下在一级学科或跨学科中选修。华东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的学位课程为14分,选修课程4学分,还有2个学分作为灵活选择。

附图

图1 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学位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状况直方图

总之,我国大部分大学在体育学博士课程设置中,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失调,过分注重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分偏少。然而,国外发达国家体育学博士的课程设置不仅学分多,而且博士课程体系中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均衡,选修课程学分超过必修课程。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与佛罗里达大学体育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必修)学分超过选修课程(选修)学分,其中,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体育管理专业博士课程体系中,学位课程21学分,而非学位课程为30学分[8]。这与我国部分院校博士生开设的必修课太多、选修课不足的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差异,必修课门数太多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博士生知识面的拓宽。

4.2 学位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灵魂。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中开设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语课。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德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体育学博士点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外语作为高层次人才重要的素质之一,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要求,外语课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中处于重要位置,同时作为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不同的大学体育学博士培养方案对外语学时学分的规定要求不尽相同。例如,浙江大学规定为72学时,苏州大学规定为144学时,上海体育学院的外语课程分为精读、写作、口语、听力和专业外语等具体内容,总学时为144学时,山西大学把第二外语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外语课程的考核上,大部分大学采用校内考核的方式,而北京体育大学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出国人员考试(优秀运动员、教练员除外),成绩达到标准,方可申请博士学位。

从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合理性的要求来分析,学位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应按一级学科来设置;学位专业必修课程是研究生在本专业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的基础课程,原则上应按二级学科来开设[9]。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是应开设拓宽专业基础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二是应开设学科前沿或结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理论专题、文献专题等课程;三是应开设适应学科交叉或跨学科性的课程。

图2可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种类主要有运动训练学、专项专业理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及运动心理学,其中运动训练学选择的频数最高。

附图

图2 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专业课程必修种类频数统计直方图

运动训练学作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必修课程已成为共识,例如苏州大学选择运动训练学理论、运动训练学与项群理论、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进展三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在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方案中对专业课程既作具体规定又具有灵活性。北京体育大学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专业必修课,设置了运动训练学、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乒乓球和运动心理方向的专业课程,其中,足球和田径方向共8学分的专业课程分别设置了16门课程,平均每门课程为0.5学分。上海体育学院规定专业课程由导师根据博士论文的需要安排,至少安排4门课程。清华大学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隶属于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利用其学校优质的课程资源,课程设置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扩展到一级学科的范围或跨学科,对必修和选修没有明显区分,但相对重视人文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开设了比较大学体育、运动训练学专题、体育社会学前沿、系统科学、哲学与社会应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可持续发展引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前沿、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数理统计、管理学专题及专业方向等11门专业课程。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北京体育大学按照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开设了管理学、学校体育学和体育社会学方向的专业课程,课程的教学方式多样,特别重视教学的互动性,例如体育社会学方向中的专题讨论7学分,占专业课程的87.5%。

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华东师范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有运动生物化学、年龄性别与体育运动和心理学新进展3门课程,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设置了体育保健、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化学方向等,根据各方向设置课程。北京体育大学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二级学科为基础,设置了武术的本质及其嬗变、太极拳、散手、套路训练理论与实践等8门专业课程。

总之,我国体育学博士专业课程中,学位基础课设置主要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学位专业必修课主要以二级学科为基础,体现出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特色,但是,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课程开设较少,主要在选修课程中得以体现。

标签:;  ;  ;  ;  ;  ;  ;  ;  ;  ;  ;  ;  ;  ;  

新时期我国体育博士生教育述评(一)_北京体育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