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特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特征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基础性
2011年试题最大的特征就是注重基础,即以教材为本,从史实出发,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材料在书外,但答案在书中,不片面求新求异,不刻意追求覆盖率,不故意刁难考生。这样的命题思路与中学教学的实际越来越贴近。试题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试题的知识落点集中于教材的重点“单元”、重点“课”和重点“时段”
就模块分布而言,2011年试题的重点是模块一和模块二,其分值分别达到38分、37分,反映了高考关注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就知识覆盖而言,“单元”覆盖比为16/24,占66.7%;“课”的覆盖比为24/75,占32%。由此可见,高考考查的历史知识,仅仅是高中阶段所学的绝少部分的内容。
综合这两年广东文综考试的实践,高考关注的重点“单元”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近代中国求民主的潮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等;关注的重点“课”有:“商周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明理学”“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外交”“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两极世界的形成”“启蒙运动”“物理学的重大发展”“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等。这些重点“单元”“课”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试题的密集区。
2.考查的知识要点是教材的主干知识
试题考查的这些知识要点均是教材的主干知识,所谓学科主干知识,就是指该学科最基础、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它是构成学科知识体系的“纲”和“目”,最具学科特色。如试题涉及必修一的重要主干知识包括:科举制、雅典民主、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新中国外交、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宪法、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这些大多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先启后意义或者是转折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3.试题中涉及了大量的历史概念
大部分试题都是从历史概念出发,以问题为核心,从不同角度考查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涉及的历史概念有:仁政、科举制、三教合一、重农抑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大跃进、巴黎公社、相对论、经济危机、自由放任政策、马歇尔计划、计划经济、国家干预经济、人文主义等。然而,考查历史概念的角度是有些不同的。有些考查历史概念的影响,如第13题以谱局的逐步消失考查科举制的影响,第16题以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反衬辛亥革命的影响,第17题以农会会员的增减考查北伐战争的影响,第21题以阶级斗争新阶段考查巴黎公社的影响。有的考查历史概念的含义,如第14题“虎溪三笑”通过儒佛道的相互渗透考查“三教合一”的内容。有些考查历史概念的特征,如第18题考查“大跃进”的浮夸风,第23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的本质特征。而第39题则详细、全面地考查了“计划经济”这一历史概念,包括思想的起源、体制的建立、历史影响、变迁等。
4.考查考生的知识调用、迁移和综合能力
2011年历史试题设问方式有这样的共同点:提问直接、不绕弯,减少设问中的障碍,减少题支中的陷阱,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大大减少;设问更接近学生知识水准和学习实际;取消了组合式选择题、逆向选择题和程度式选择题;绝大部分题目考生调用知识就可作出判断,如48个选项中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的有15项,第18、21、22题以时间为轴通过排除法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39题“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变革”考查的是中外历史的基础知识,贯穿了三条线索、两段经历和一个结论:
这三条线索和两段经历在教材中能找到相应的史实,属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该题的特色在于,通过“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将中国、苏联、西方资本主义三条线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知识的联系、综合与运用。考生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的过程。这种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题型要求学生要有大历史观,要胸怀全局,要全面占有知识,站到一定的高度,高屋建瓴,才能“一览众山小”。
二、情境性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借以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近年高考历史的主要题型,2011年广东历史试题这一特点更为明显。12个选择题中,除第20题是直接提问以外,其他都是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材料类型多样,题材丰富,来源广泛。整个卷面是一框一表一图,匀称美观。其中,评述类材料成为最主要的材料,有7题属于时评或学者(日记)论述。
第16题“时人日记”这种新型材料,是以图框(见下页)的形式呈现的,通过日记所述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这样的形式与2010年山东卷的“学生笔记”材料十分类似,体现了材料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当引起一线教师的特别关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非常新颖,立意深远,集人文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如第13题,材料涉及官府谱局的逐渐消失,但考查的却是科举制度;第15题,材料是关于清末封爵的变化,但却考查经济观念的转变。这种“意在此,言在彼”的材料与考查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第38题可以称作“史学观演变题”,教材对史学观几乎没有任何的叙述,连重要的史学著作教材都没有涉及,但考生也不认为此题“怪异”。因为,命题者通过新颖的材料向考生提供了封建史观、近代资产阶级史观和现代史观,使考生能够对史学观发展的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依据材料结合相关时代背景,考生就能回答问题了。
计划经济在中国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但在3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计划经济思潮,这是教材没有的,也是学生不知道的,第39题以材料形式把这股思潮呈现给考生,告诉大家计划经济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这体现了命题者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基础知识这样一种“匠心独运”的试题设计理念。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有些知识在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只要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是能够接受和理解的。
三、现实性
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是历史学科的功能之一,2011年广东历史选择题体现了这一点,所有试题都是社会现实的反应,即不同程度地、“声东击西”地隐性介入社会现实问题。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北伐战争题”(第17题)和“大跃进题”(第18题),从正反两方面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历程。“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变革题”(第39题)详细考查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引导考生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水乳交融地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可谓经典之作,是近年来命制得较好的试题之一。
涉及周年问题的还有:辛亥革命100周年(第16题以“时人日记”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北伐战争85周年(第17题通过农会会员的变化考查北伐战争的影响),巴黎公社革命140周年(第21题以阶级斗争新阶段考查巴黎公社的影响),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40周年(第20题通过四个宪法中议会权力的比较考查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广义相对论提出95周年(第22题通过科学革命考查相对论的影响)。
试题还涉及现实社会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如追求社会公平公正(第12题“仁政”的理解,第13题科举的影响,第19题雅典民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第14题从“虎溪三笑”引出三教合一),顺应时代潮流(第15题清末封爵的变化反映了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美苏对抗渗透了美欧关系(第23题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第38题“史学观的演变”更渗透了课程改革的理念。
历史与现实是不能分开的,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遥远的,而是近在咫尺的;不是干瘪的,而是鲜活的。2011年广东历史试题的材料选取、情境设置,都充分体现了这种现实性、鲜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