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系统性护理对患者情绪影响论文_萨依然古丽.木沙胡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科 8362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系统性护理对患者情绪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试验组采取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可以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系统性护理;情绪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特别是空气雾霆方面,进而导致各类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1]。而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多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虱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本研究就系统性护理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其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试验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相关诊断标准[2];②有清楚的自主意识,能够积极配合研究的进行;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②严重血压系统疾病者;③先天性心脏病者;④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者;⑤孕妇或哺乳者;⑥临床资料不全者;⑦不同意接受研究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55.23±10.25)岁;病程1-8年,平均(3.42±1.27)年。试验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5-78岁,平均(55.50±10.16)岁;病程1-10年,平均(3.31±1.08)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较高的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更换输液用具。

1.2.2试验组

试验组予以系统性护理,具体分为如下几点。①健康宣教:采用个别讲解、书籍宣传及健康知识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详细地为患者讲述治疗方法、治疗目的、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尽可能消除患者的顾虑,并提前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及预期能够达到的治疗目的,效果让患者有思想准备,防止突发情况而不知所措。②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年龄差异,分派不同的心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紧张、害怕、担忧等负性情绪,有针对性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帮助孕妇调节情绪、变换心境,还可以结合一些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③病情监控:注意观察患者治疗后是否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害怕等,一旦发现要及时干预,每次患者治疗或干预结束后,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鼓励,并告知患者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还要注意动员家属,取得家属支持。④饮食指导:详细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进行营养均衡的协调,每餐荤素搭配得宜,尤其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绿色叶菜与水果更不可缺少,要特别注意充足的热能供给,和优质蛋白质供应,以提高机体功能。⑤康复训练: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运动锻炼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步行、登楼梯等几种,例如:步行康复训练方法简便,慢速60-80步/min,中速80-100步/min,快速100-120步/min。

1.3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价,按照中国常模,SAS、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即50分以上,表明其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且随着评分的提高,其负性情绪的程度就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SAS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SAS评分比较[ ±s,分]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年人群,病程缓慢,隐匿起病,初发于寒冬时期,常发病于秋冬季节[3]。本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长此以往,可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呼吸困难或障碍[4]。

系统性护理干预通过系统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健康认知,进而间接提高治疗依从性[5];再通过系统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提前舒缓心理压力,树立乐观的心态,进而改善其负性情绪;再通过系统的病情监控,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的情绪,并及时对症干预,鼓励安慰患者,缓解患者心情[6];再通过系统的饮食指导,为患者的合理饮食提供系统的指导,保证充足的热能和蛋白质的供应,以提高身体功能;再通过科学的用药,合理选用抗生素、抗感染,祛痰镇咳,缓解患者的痛苦;最后,再利用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抵抗力及免疫力。这有利于疾病症状的控制和缓解,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使患者早日摆脱病魔的纠缠,回归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能有效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睡眠障碍及负性情绪,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总满意度,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特点,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正梅,李保兰,姚莉,等.延续护理对6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15):1967-1968.

[2]胡琴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4,(18):4106-4106.

[3]龚水明,史美丽,周嫦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78-79.

[4]周爱民,刘旭晨.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14-216.

[5]黄永.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246-246,247.

[6]程红,唐勇,胡斌,等.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37-39.

论文作者:萨依然古丽.木沙胡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系统性护理对患者情绪影响论文_萨依然古丽.木沙胡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