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
李 蠡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普及以及网络媒体时代的逐步深入,我国的传统广播新闻发展步履维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广播新闻媒体若想要稳固自身的发展地位,就必须要强化自身的发展优势,正视自身的发展缺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对于广播新闻媒体来说,时效性是其所形成的缺点,但深度性是其长期具备的优势。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工作,强化广播新闻的发展实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 广播新闻节目;深度报道;优化对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其虽然能够对我国的传媒行业经济形成有效的强化,但也会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威胁。当下,我国的传统广播新闻媒体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以及威胁,倘若行业人员不对其进行创新调整,势必会影响到自身的行业发展。
1 深度报道的具体内涵与意义
首先,深度报道指的是结合解释、分析以及预测的方式,对新闻内容进行报道的一种新闻形式。并且,在深度报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通过当下的新闻情况,对新闻的发展原因进行核实,然后以此为基准,对新闻的发酵程度以及可能会形成的社会影响进行预测,帮助大众对新闻意义进行合理的剖析[1]。
其次,深度报道具有以下两点意义:第一,深度报道能够有效地提升新闻价值,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为广播新闻行业的发展形成稳定保障;第二,在深度报道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会全面、彻底地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并将事实的真相呈现在大众面前,使之能够稳定兴趣,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广播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对策
2.1 客观、理性地面对新闻
在进行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保证客观理性的态度是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职业标准。无论是在对实时新闻进行播报,还是在对深度新闻进行播报,工作人员都应该要遵守这一职业原则。相比于普通新闻节目来说,深度报道的侧重点以及针对性比较强,在报道过程中主持人不仅要对新闻的前后过程进行报道,同时也要对新闻所形成的社会影响以及优缺点进行报道。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新闻事件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预测。换句话说,深度报道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内容:以今天发生的事情为基础,调查昨天的事情背景,预测明天会产生的事情意义。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评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功能障碍情况,评分越高则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3]。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及ODI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4]评价疗效,包括优、良、中、差4个维度。
水力压裂技术就是把大批量的含有沙子的高压水或者是气压的一些液体灌到煤层当中,让煤层产生裂痕,沙子留在空隙当中起到支撑的作用,它可以防止空隙再次合在一起,增大了瓦斯的残留量,这样能够使瓦斯的涌出量大大减少,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水力压裂技术能够使瓦斯涌出量急剧减少。
一般来说,广播新闻节目所针对的新闻内容都属于社会性新闻。但社会性新闻的选题标准比较复杂,并且选题方向比较繁琐。
2.2 做好新闻深度报道选题
农业科研活动要依据农业的自然规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农业科研产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仅对产出结果进行评价,忽视农业科研项目投入、实施过程等环节,很难准确反映出农业科研项目的效率性和效益性。
比如在2015年的元旦期间,上海外滩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该事故的产生原因为广场人数众多,存在不法分子趁机进行恶意踩踏,带动社会舆论[2]。在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我国的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进行了有效的深度报道。工作人员先对事态的当下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踩踏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以及国家所部署的救援对策进行了逐一调查,使得整个事件能够全面彻底的呈现在大众眼前,平复大众的紧张心理以及愤怒情绪,在提升节目的深度同时,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了一定辅助。
总体来说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工作:第一,在报道之前,工作人员应制定明确的报道方案,在方案中其需要对报道的时间、报道的内容以及报道的社会影响进行事前确定以及预测,必要时可以与国家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获取其同意后,对其进行采访;第二,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在进行深度报道时,很容易就会由于外界因素而产生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比如受访者情绪不稳,拒绝接受采访,或者有人恶意捣乱,阻止新闻采访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会对新闻形成影响,也会对报道的流程形成阻碍。对此,在报道之前,现场工作者就应该做好全面的沟通工作以及安全维护工作,尽量降低外力干扰所能够对新闻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强化新闻的价值,也能够帮助主持人更好的进行信息挖掘。
首先,在进行热点收集的过程中,新闻从业者可以深入到群众当中,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其所关注的话题,然后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进行报道;其次,在收集热点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整体的报道方向以及报道目标。在当前社会中,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新闻发生,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的报道话题非常多,所以为了有效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其必须能够精准地选择出有价值的报道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报道推展。
2.3 加强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虽然新媒体的存在,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信息丰富的环境,但由于信息技术的辅助,新媒体的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并且其中会存在大量不符合事实的新闻内容[4]。相比于这些媒体来说,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具备较强的真实性以及针对性,其能够全面彻底的还原事件真相,给大众一个正确的交代。对此,在进行深度报道工作的过程中,广播新闻节目的工作人员们就需要注重发展这一优势,并应该对社会热点形成高度关注,能够站在高点上对新闻内容进行播报,调动社会大众的关注度,提升整体的新闻热量。
比如,每到春节前夕,春运都是我国大部分人民群众所关注的一个话题。基本每年的春节前夕,各大媒体都会将报道的注意力集中在春运这一话题上。话题泛滥导致各大媒体的竞争力逐渐激烈,如何合理的选择节目选题就成为各大媒体是否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主要标准。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春运期间,选择了《三峡移民返回家乡》这一主题,通过与返回家乡的人民进行沟通,对其进行采访的方式,来加深国家对三峡人民的关注,也能够提升整体新闻内容的人性化以及人情味,有效加深了新闻的深度。
2.4 合理进行新闻报道策划
在确定了节目选题以及节目报道目标之后,工作人员们就需要对后续工作进行准备。比如工作安排、报道资金渠道等等。在保证总体工作能够稳定推进的同时,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强化新闻的时效性以及新闻价值[5]。
总体来说,深度报道所涉及的主题通常都是具有较大社会舆论性,并且能够对大众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在对题目进行选择时,工作人员不仅要对这一点进行考虑,同时也应该对事件所能够形成的价值、时效性以及其所能够对社会形成的消极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相比于新媒体来说,广播媒体的新闻传播速度较慢,新闻量也比较少,很难满足当前群众的需求。并且由于这两种缺点并不是短期就能够弥补的,所以广播媒体工作人员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自我拓展。而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就是比较好的一个发展渠道[3]。
2.5 注重新闻节目报道互动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形成较强的发展实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其能够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与观众以及听众进行直接接触,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使得大众能够感受到关怀以及尊重[6]。
因此,广播新闻媒体就可以对这一方式进行适当的借鉴效仿,在完成深度报道工作后,通过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平台,向公众进行意见收取,然后进行合理的反馈。总体来说,其可以开展以下两点工作:第一,广播新闻单位可以借助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技术构建官方性的微博账号、微信账号以及新闻账号,为自己与群众沟通搭建一条畅通的桥梁。当新闻播报工作结束后,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公众进行信息讨论,也可以回答一些公众的简单问题,使之能够对广播新闻媒体形成信服状态。第二,在工作期间,新闻工作者应强化互动内容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确保内容无误后,方可对其进行拓展发布,与群众进行深度交流,避免产生烂尾情况。
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与2015年相比,2030年煤、油比重分别下降15.2%和5.6%,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比重分别上升8.0%和12.8%[4-5]。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媒体形式中,广播新闻一直以自身的深度性以及全面性为优势,属于行业的佼佼者。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广播新闻行业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对此,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广播新闻工作者就需要做出职业调整,强化新闻内容的深度报道,客观地进行新闻选择、报道策划、细节调整、节目互动以及点评议论等等,强化新闻内容的意义,带动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此强化广播新闻的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红叶,王浩.关于地方广播新闻性专题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J].数字传媒研究,2018,35(3):23-25.
[2]王敏.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J].电视指南,2018(4):212.
[3]高静.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J].新媒体研究,2016,2(24):146-147.
[4]李胜澜.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发展观察[D].合肥:安徽大学,2016.
[5]管卫军.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思维创新[J].新闻窗,2015(5):50.
[6]蔡君叶.以《新华视点》栏目为例的电视深度报道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45-0042-02
作者简介: 李蠡,编辑,安徽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新闻部,研究方向为广播新闻。
标签:广播新闻节目论文; 深度报道论文; 优化对策论文; 安徽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新闻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