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以上海的城市发展为例论文_郭姝麟

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以上海的城市发展为例论文_郭姝麟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伴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上海将从新开发为主转为再开发为主,也就是说城市土地将越来越以城市的再开发为主,“城市更新”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题。

【关键词】上海;城市发展;城市更新

The Status of Urban Renewal in Urba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s Urban Development

Guo Shu-lin

【Abstract】With the reduction of land resources, Shanghai will turn again from the new development oriented development oriented, that is to say the city land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city renewal”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me.

【Keywords】Shanghai;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renewal

【中图分类号】G114;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4-0230-02

1.上海的城市发展概述

自20世纪80年代,上海经过迅猛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从1999年到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可以看出,多数指标都已实现,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城市交通,从当时2条地铁线路发展到目前 15条轨道交通线路已经完成,工作量相当于伦敦和纽约轨道交通的总长度,而时间仅为这些城市的1/5~2/5。虽然所有规划指标都已达标,其中有两项是超额完成,但这种超额完成并不是件好事。在人口方面,预计今年人口已经达到2450万,远远超过预期(2020年达到1800~2000万人);在土地方面,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市1/3的土地是建设用地,1/3用地是农田和森林,但是根据 2014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时评估,建设用地已经达到 50%,远远超过预期;这和其他国际大都市比较,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新一轮总体规划在2014年第6次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规划建设用地总量锁定,城市总量零增长,现在上海很多区在实行城市用地的负增长,这是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性的转折点,说明上海将从新开发为主转为再开发为主,“城市更新”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题。

2.城市更新的概念及发展

城市更新的概念起源于1949年美国的住宅法“城市在发展“(Urban Redevelopment),其中”更新“也经常与英文Renewal、Regeneration 等词对应起来,除此相关的英文术语还有 Restoration、Rehabilitation、Renovation、Reconstruction、Redevelopment、Revitalization 等。

城市更新在每个时期的含义、措施和关注重点并不相同,这是一个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其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城市重建,20世纪50年代,由于战争摧毁了大量的建筑,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贫民窟的清理、基础设施的改建和居住用房的重建。第二个阶段称为城市复兴阶段,在前一个阶段的大拆大建的过程中,也引发了诸多城市问题,比如破坏城市肌理,城市认同感消失等, 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并提出,在城市更新中除了要关注物质改造外,还要把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等问题结合起来考虑。第三个阶段称为城市再开发阶段,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对环境也日益重视,如何创造一个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更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城市更新在前人的不断实践过程中,理论内容日益丰富。

3.城市更新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意义

上海的城市发展道路也是在探索和试错中前行的,在经历过大拆大建、盲目改建之后,上海市政府编制了风貌区保护规划,开始对城市更新的各个要素进行控制,城市更新的进行步入正轨。归纳上海城市更新案例,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其一为“自上而下”类型,是指由政府主导,有专业人员参与,同时又有部分公众参与的更新。这种模式开发力度大,投入资金充足,成功率高。其中包括外滩滨水区、衡山路、新天地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二为“自下而上”的类型,是指主要由公众发起,政府协调,并由专业人员配合的更新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很大程度结合公众意愿,所以开发难度较小,与城市结合度也比较高。苏州河仓库SOHO区和田子坊创意区就属于这种类型。

3.1 新天地——自上而下的模式

新天地的开发需要满足政府需求,具有一系列明文规定。第一,开发不得破坏原有的风貌和空间格局,在保护“一大”旧址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延续文脉,所以在更新的过程中,要通过改善本地区环境,增加必要基础设施来实现更新目的。第二,保持原有的石库门特色,不得破坏里弄结构。石库门体现了旧时代上海当地的生活状态,但是其小分割的居住格局并不适合商业用途,而且结构难以满足改造需求。鉴于上述要求,更新只能做到“保留建筑表皮,在建筑内部实行改造”的策略,也就是在原来居住的空间布局基础上,实现功能置换,植入商业性质。第三,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及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对建筑而言,要保持原来的建筑特色,对群体而言,则要提升环境整体品质,依靠个体的集群达到整体的优化。第四,配备后期的运营系统,一个好的项目,特别是商业项目,如果缺少一个好的运营模式,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向衰败。而本项目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空间氛围独特,一直是年轻人聚会的首选场所,也是上海的城市情调和品位的知名商业品牌。

新天地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思是“保留建筑外皮,改造内部结构和功能、引进新的生活内容”。基于这样的概念,该规划将原有居民全部迁出,把重建后的传统里弄让位给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商业活动,实现街区功能的整体置换性改造。

“自上而下”的城市更新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比如开发力度大、资金充足、各方协作、以及科学运营。但是也同样有其弊病,比如忽视了民主需求,拆迁难度大等。那新天地的开发举例,它是在原有居民迁出的前提下而进行的,虽然会有大笔的拆迁费用作为补偿,但是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建立的地缘属性就瞬间土崩瓦解了。可虽然如此,新天地仍然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旧城更新的案例,不论在前期的开发建设方面,还是后期的商业运营方面。

3.2 田子坊——自下而上的模式

田子坊原名志成坊,指的是泰康路210弄,1998年由画家黄永玉提笔更名“田子坊”,谐音中国画师鼻祖“田子方”。田子坊的街区形态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内部兼有住宅、办公、工厂和小作坊,格局延续了上海的里弄结构,风格多样,具有非常浓厚的上海特色。但是随着日月的洗礼,这里于2000后,已经日渐呈现破败的状态,所以政府和开发商才希望通过拆迁重建来达到改善城市面貌的效果。

但是在2000年,艺术家陈逸飞入住田子坊工厂区,随后又有多名艺术家入住,把原有的破旧空间改造成各具特色的创意单元,经历了7年左右,到2006年田子坊已经中外闻名,形成了其特有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更新的进度是由民众主导,所以属于“自下而上”的更新模式,田子坊的主要更新是在2004-2007这三年内完成的,期间政府没有提供任何的资金支持,只是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比如2008年政府实行“居改非”政策,并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田子坊更新更多的还是来自民间的力量。

这种开发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比如开发过程中很少有官民冲突,资金需求不大,所以大大缓解了政府压力。政府不提供资金支持,但是作用也不可忽视,其对居民的“居改非”促进了田子坊的形成,同时把田子坊的开发容积率转移到南边的日月光集团,这都是田子坊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从居民方面来看,田子坊更新是一个带有政府福利性色彩的可持续更新。新天地的案例,纵使再如何鼓吹社会公平、公众参与,实质上仍旧是赶跑原住居民改造成高端商住区,原居民很难利用拆迁补偿回迁旧城,更何谈城市文脉延续。田子坊居民能够参与更新的最大保障是他们手中仍旧握有旧城房屋的产权,因此居民便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源在更新中拥有话语权,并参与社区自治。更新开始阶段没有动迁过程,也就没有了拆迁矛盾。另外,没有整体动迁也保护了大量依赖于旧城生活的城市中从事“非正式职业”的低收入者,这一切都有利于城市健康和谐。

4.城市更新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城市更新会刺激经济发展、优化土地使用、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居住条件、延续城市功能、保持文化风貌和延续城市肌理。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城市在不断的生长,对上海来说,对大规模的集中暴力式的建设已经过去,城市转向更新和复兴,而城市更新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更多的可能是小规模、渐进式,更多是公共环境改善驱动、针灸式,更多的是鼓励自下而上,更多的是公众参与和政府配合。

参考文献

[1]李挚.自下而上旧城更新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3.

[2]范文兵著.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管娟.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运行机制演进研究——以新天地、8号桥和田子坊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2008.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李燕宁.田子坊上海历史街区更新的“自下而上”样本[J].中国文化遗产,2011(6).

[6]赵燕菁.城市风貌的制度基因[J].时代建筑.2011(3).

[7]王林.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J].世界建筑导报·设计论坛,2005(5):60-61.

论文作者:郭姝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以上海的城市发展为例论文_郭姝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