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程序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论文_林欣欣

(福建省晋江市医院感染科 福建晋江 3622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程序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86例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2组,43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急救护理程序。将两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程序能够促进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173-02

大咯血是肺结核这一常见慢性传染病的严重并发症,会导致患者出现窒息、失血性休克等情况,甚至会造成生命威胁。及时、正确的抢救和护理干预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1]。从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抽取86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86例,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有43例患者。

观察组:男性:女性=27例:16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19岁,上限值为80岁,年龄平均值(48.52±4.35)岁。结核类型:空洞型肺结核20例,浸润型肺结核18例,原发性肺结核5例。

对照组:男性:女性=28例:15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20岁,上限值为78岁,年龄平均值(48.61±4.42)岁。结核类型:空洞型肺结核19例,浸润型肺结核20例,原发性肺结核4例。

对照组及观察组研究对象之间对比一般资料的差距微小(P>0.05),具有科学对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常规护理干预

当患者出现大咯血时,护理人员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立即开放静脉通道,准备好开口器、吸痰器等急救设备和药品,予以吸氧,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并协助医生完成体位引流等抢救工作,遵医嘱进行止血处理和用药。

1.2.2观察组方法--急救护理程序

具体内容包括:

(1)制定急救护理程序:急诊科护士长组织科室护士收集并分析以往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以往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结果确定最有效且最快、最佳的急救措施,完善急救护理程序,同时在科室内建立急救护理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生、主管护师、责任护士和协助护士各1名。当患者出现大咯血时,由责任护士和协助护士进行护理评估和确定护理问题,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护理计划,责任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急救工作,协助护士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准备急救药物及设备,直至患者停止咯血且病情平稳。

(2)急救护理程序具体措施:①护理评估:急救护理小组成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询问咯血相关情况,对咯血颜色、量、性质等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咯血,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现失血性休克、窒息的可能性,并做好发生失血性休克、窒息的急救准备。询问患者在咯血后是否存在喉部痒感、胸闷等再咯血迹象,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营养状况、呼吸情况等进行密切关注。②确定护理重点及制定护理计划:急救护理小组成员结合潜在、现存的护理问题,明确护理重点,包括焦虑、气体交换受损、潜在并发症、低效性呼吸形态。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护理期间,责任组长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调整。③护理重点:a保持呼吸道畅通: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以患侧体位为主的头低脚高位,头部转向一侧。在床边放置好急救器材和药物,叮嘱患者在咯血时不得用力,通过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促进积血咯出,使用粗大的吸痰管吸净大量血块;b生命体征的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心率、血压、呼吸以及咯血情况等)进行密切地监测,氧气流量根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调整。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指导患者掌握在床上排便的方法,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控制探视次数和时间;c心理干预:在患者咯血时,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责任护士应及时告知患者医生和护士就在床边,积极配合便可改善临床症状,对生命不会造成威胁,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信任度。及时将床单、地面上的血渍清除,多鼓励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d止血药物的护理:在使用止血药物前,对患者的病史、禁忌证进行评估,用药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止血药物使用时对剂量进行控制,使用毛巾包裹冰袋,结合冰敷提高止血效果;e介入治疗的护理:当确定内科止血治疗无效后,进行介入治疗止血,责任护士需在术前将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医生的高超技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解除患者的心理担忧、不安情绪。术前指导患者进行碘过敏实验,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制动患侧肢体,对穿刺处进行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判定标准:成功——在抢救后无咳血情况或者是少量咳血(次数较少),且未发生并发症;失败——抢救后仍有咳血情况发生,出现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SPSS20.0软件行卡方检验,以P<0.05提示组间数据对比差距明显。

2.实验结果

观察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具有意义。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抢救成功率[n(%)]

3.讨论

肺结核患者的病程较长,病情持续进展会导致大咯血的发生,肺结核患者一旦出现大咯血,死亡率会急剧升高,因此及时抢救并辅以护理干预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3]。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等因素均会影响病情,急救护理程序应用在该病患者的急救护理中,能够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4]。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充分地说明了急救护理程序的有效性,能够争取到宝贵的抢救时间。分析原因在于,通过护理评估能够发现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和更正护理计划,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及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咯血并发症先兆,能够有效减少咯血次数和咯血量。急救护理程序可让护理人员与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一对一接触,可增强护患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熟悉度,有助于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处理突发情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急救护理中采用急救护理程序的效果显著,抢救成功率高且止血效果好,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参考文献】

[1]邬丽娟,刘志辉,苏铎华,等.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0):3409-3412.

[2]苑爱荣.7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急救护理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7):596-597.

[3]李欣,李辉,傅毅立,等.支气管镜检查在急诊大咯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5):257-259.

[4]游梅.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2):177-178.

论文作者:林欣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急救护理程序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论文_林欣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