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把握与探索途径_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把握与探索途径_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论文,途径论文,妇女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3698.2012.03.002

中图分类号:D4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98(2012)03-0013-06

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能否在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中发挥它的理论指导力,总是决定于它满足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现实需要的程度。因此,从当代的视角出发,必须进一步追问的是,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与现代的妇女解放运动相对接?其当代价值究竟有多大?如何把握并如何寻求其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中国,一方面,随着妇女研究的繁荣勃兴,众多学者都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尤其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的一些原则性意见与基本观点给予了高度肯定和极大重视。可以说,一个真正严谨的妇女理论研究者,在其研究中都不敢轻易否定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地位,尽管评价不一。另一方面,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在其研究的过程中也确实遭遇到不少质疑。有的观点认为,产生于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今天后资本主义时代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已很难解释当代妇女发展的现实,因而只能作为一种理论参照;有的观点认为,主要侧重于对妇女解放历程进行宏观说明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并不擅长对妇女问题展开微观分析,而宏观的解释框架又已经难以回答今天具体的妇女解放问题;还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完全是一种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这样的宏大叙事对于当代妇女的多样化发展来说,没有什么解释力和穿透力。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不能靠简单的评判,也不能靠意识形态性的认定,而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用事实来回答。为此,首先必须得到澄清的是这样两个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问题直接关联着的基本问题:一是在当代,性别平等问题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解决?二是在当代,各种导致妇女受压迫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的存在逻辑是否发生了根本改变?其中,对于第一个问题,无论是通过直观的经验印证,还是依据抽象的理性分析,或是借助实证的调查研究,都能得到一个至少不会引起太大争议的答案,即在当代,性别平等问题依旧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确实应当看到,当代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状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那些导致妇女受压迫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的存在逻辑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即并不意味着当代的所有制基础、社会分工的总体取向与意识形态的整体性质发生了有利于解放妇女的根本变化。首先,从所有制的角度看,一方面,作为造成妇女受压迫首要根源的私有制在当代以日益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与昌盛,并借助资本的力量与逻辑冲破了民族与国家的界域,实现了其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胜利。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父权制之间无法剥离的密切关联仍然存在,不仅私有制的存在与发展仍然是以各种父权统治的规则作为基础,同时父权统治的现实实施也依旧是通过私有制的力量来开辟道路。其次,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按性别的劳动分工依然是社会分工的重要内容,并在极大程度上构成了其他一切社会分工形式的深层基础。传统劳动性别分工所设定的性别劳动领域界限虽然在形式上被普遍冲破,但通过在更为广泛的公共经济领域内将妇女集体地置于整个社会生产体系中的辅助性与边缘化位置,传统劳动性别分工仍然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它的根本目的,即全面维系男子对于妇女的各种优势,并以此确保妇女对男子的屈从。再次,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父权制”仍然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层特征。要说变化,也只不过是一些形式上的、伪善的、虚假的变化。人们有关性别的意识与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干扰与控制,各种传统“性别气质”的建构与传统“性别角色”的训练仍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上忙碌且卓有成效地进行。既然各种导致妇女受压迫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的存在逻辑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那么,针对这些根源而建构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也就没有过时。这就像美国学者德里科索所说的,“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无论是否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者。”[1]216只要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只要造成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所有制、社会分工与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根源的内在逻辑依然存在,那么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就仍然有意义。

另外,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意义不仅体现在它所直面的问题仍在“当代”之中,而且体现在它自身所特有的理论价值之中。具体来说,这种理论价值主要有三:其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是对妇女解放一般规律的正确揭示和把握。与其他性别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不是用观念来解释妇女问题,而是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来研究妇女问题,从而在事实分析的基础之上准确地揭示与把握住妇女解放的一般规律。而所谓一般规律,就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规律,就是能在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中发挥解释与实践功能的规律。因此,由于正确揭示和把握了妇女解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便不仅能用来分析历史中的妇女解放问题,而且对于分析当代现实的妇女解放问题也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其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是在对妇女解放问题展开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理论。它的理论目的不是仅仅局限于解释性别不平等的世界,而要改变性别不平等的世界。所以,它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诠释、理解,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批判性的考察。正如“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发展现时代的一种批判理论的源泉”[2]30一样,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同样包含着发展现时代的性别批判理论的一切源泉。除了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还具有高度的自我批判意识,即从新的时代背景出发,自觉而主动地通过对现实的批判而实现自身的变革更新、价值重估与自我再解释,从而使自身在成为一条不断发展的真理长河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当代价值。其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拥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始终以严谨的态度研究妇女解放的问题,而不是随意演绎妇女解放的历史过程,因而所作的分析与所得的结论基本上都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尽管有的分析与结论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予以修正和发展。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所提出的某些观点或所建立的某些原则仍然在当代能够继续发挥科学的解释功能与实践的指导功能,同时也在于它进行妇女问题研究时所运用的方法也具有当代价值。

与此同时,值得重点指出的是,有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只看做是对妇女解放的宏观说明,只解释成一种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认为它缺少对妇女问题的微观分析与细微解剖,借此来贬抑其所具有的当代价值。这样的看法并不是客观、中肯的。综观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文本,确实可以发现其中宏观说明较多,微观分析较少,但这仅仅只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研究特点或研究方式,与理论是否具有当代价值的问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宏观说明较多、微观分析较少的研究特点又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研究主旨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主要意图是驱除妇女观上的迷雾,揭示妇女解放的本质及其内在发展规律,为未来妇女解放的发展指明方向。基于这样的理论主旨,他们的研究以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宏观考察为重点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而实际上,由于整体与要素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于任何具体问题的研究来说,如果仅仅只是孤立地进行,而不从更大的视野,不从它与其他问题的联系来考察,那么对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至多也只能取得“管窥”之效,甚至连“一斑”都无从真正认识。

总而言之,作为妇女解放理论的科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所具有的理论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为妇女不断实际地反对与改变现存的父权世界确立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同时也为她们现实地追求与创建理想的“性别平等”国度制定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当代价值的把握方式

实践证明,纯粹的文本内容并没有所谓的“当代”价值可言,理论价值的“当代性”无论如何只能存在于现实的主体开掘和利用理论的实际过程中。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并不是自然显现的,它需要人们自觉地把握。把握的程度如何,其当代价值也就体现得如何。而从“当代”的视野考虑,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当代价值的把握应坚持从如下几个角度出发:

(一)从问题出发

作为一种实践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就在于能够分析和回答有关妇女解放的重大现实问题。从问题出发来寻求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合理解释,进而用以指导问题的解决,正是把握和实现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当代价值的重要途径。

应该看到,当代的中国并未彻底终结父权统治的深层逻辑,性别问题作为一种社会问题仍然相当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各领域与各层面。在经济领域,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妇女的平等经济权利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作为劳动者的她们事实上发挥着“蓄水池”的作用,在经济低迷或者市场萎缩的时期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失业者。她们经常遭遇到来自“性别”的不公正对待,“性别歧视”的事实与风险存在于其就业生涯的诸多环节。在政治领域,妇女民主参与的发展状况一直低迷徘徊,民主参与的意愿与动机未能在国家政治民主化的整体推进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育和扩大。一些进入到权力系统中的妇女精英总是遭遇到各种或明或暗的性别规则钳制,难于向中心靠拢、向高层挺进。在文化领域,各种力争平等与要求解放的“女权”思潮虽然正风生水起且赢得了更多的看众与说客,但总体上并未成功抵制住各种腐朽或现代的、本土或舶来的男权文化的传播与侵蚀,妇女被“物化”或“商品化”的现象日渐泛滥。她们一方面产生了令人赞叹的“觉醒”或类似“觉醒”的主体认知,但另一方面又在这种“觉醒”或类似“觉醒”的状态下,同样令人惊讶地以“心甘情愿”与“心知肚明”的方式接受着来自男权文化的塑造与规训。对于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没有,也不可能提供某种现存的答案,但却可以借助一些基本观点的阐发而对之加以具体地分析、探索,以此形成新的解决思路与办法。

(二)从妇女发展的经验教训出发

要减少失误,顺利推进妇女发展,必须注意总结历史所形成的经验与教训;要正确总结历史所形成的经验与教训,则必须对妇女发展的既往历程不断加以认真地反思;而要做到成功地反思,又必须具有正确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这就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予以高度的关注,一方面从中获取思想资源,吸取灵感和方法,另一方面又促使其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自身的当代价值。

纵观历史,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兼具如下主要特点:(1)妇女利益始终被置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之中,妇女解放成为民族解放、阶级解放的一大内容;(2)男子不仅始终是妇女运动的合作者与同盟军,更始终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与推动者;(3)在“性别平等”的标准选择方面突出男性标准的优先性,强调“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4)在“性别平等”的内容取向方面更注重结果的平等;(5)在“性别平等”的实践路径方面更依赖于党和政府的主导推进。如果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这些特点构成了推动中国妇女实现快速发展的强大优势的话,那么,在妇女主体意识深度觉醒,两性差异渐受重视,平等、公正成为社会核心价值的当代,它们便在某种层面上成为了制约中国妇女实现更大发展的不足。这就是说,以当代的视角对中国妇女极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客观的审视,其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与教训是彼此纠结、双向并存的。

(三)从不同性别理论的比较出发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并不是通过理论的自封或自我认同,而是在与其他性别理论的比较中得以彰显的。考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绝不能游离于当代各种性别理论的论争之外。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中国逐步兴盛。应当说,西方女性主义的引入对于正确分析妇女问题是大有裨益乃至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从一定的视角、一定的侧面对妇女解放问题作出了深入的探索。将其运用于中国妇女的问题研究,不仅打破了既往中国妇女理论界略显沉闷与单调的学术格局,同时亦催生出当代百花齐放的妇女研究繁荣景象。但是,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大肆流行所带来的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分迷恋西方女性主义学说,用西方女性主义的言说方式表述中国妇女的解放理论将导致其与当前中国妇女运动脱节的可能。西方女性主义所体现出来的狭隘专业化的研究风格不仅与旨在从根本上变革各阶层男女日常生活状态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时也将严重妨碍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指导妇女进行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集体实践。况且,具有鲜明政治性的西方女性主义特别信奉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基石——个人主义,它的恣意传播也可能导致出现类似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后果,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妇女解放事业都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之于良莠不齐、纷繁复杂的西方女性主义,中国的妇女研究者在与其展开对话交流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必须警惕“盲从跟风”的做法所可能导致的妇女研究“全盘西化”的趋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自身的发展、完善为前提,或者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当代价值的不断凸显为途径。与此同时,从总体上看,西方女性主义在其基本观点与理论的方法论层面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缺陷,而且缺少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分析与把握,因而在总体上没有超过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思想高度。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在分析妇女问题上所体现出来的全面性、历史感以及分析的深度和厚度,都是西方女性主义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并不是要贬低西方女性主义的地位与贡献,而是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有着其他性别理论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迁,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也无可避免地存有局限,尤其是它对各种妇女发展具体问题的解释确实存在着较为薄弱的不足。可以说,西方女性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既提出了新的挑战,又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但无论是挑战还是启示,它们都将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产生一个有力的推动。通过这个推动,在理论的相互交锋与相互碰撞中,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便实现了它的当代价值的不断提升。

(四)从理论的特质与发展品格出发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并不是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认知图示,也不是对于妇女解放道路的具体设计,而是对于“妇女解放”的本质性解释与原则性说明,是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发展而发展的科学。这一科学始终没有离开过“现实的历史”,总是根据妇女运动的发展而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并随时修正原有不合时宜的观点与结论,从而使自身不仅表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质与“发展”品格,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当代性或当代价值。

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这种“实践”特质与“发展”品格仍然是非常突出和富有活力的。因而要合理把握马克思妇女理论的当代价值,就必须在充分注意到这一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发展创新落实到“反复说”、“接着说”与“重新说”的三大层面。其中,“反复说”是指:对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但在坚持的同时,应结合新情况深化对其的研究与认识,拓展其内容,提升其当代意义,从而以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来继承这些不可动摇的基本原理。“接着说”是指:(1)对于一些经典文本中已经提及并有所论述但未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而当代妇女运动实践的发展又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思想和观点,应该结合新的情况和问题加以认真研究、详尽论证,使之逐渐成熟完善,并上升为能够正确指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基本观点或基本原理;(2)对于一些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学说内部、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研究具有深刻启发性与强大指导力,甚至可能在深层上改变人们对于性别问题的认知取向、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但既往却并未纳入妇女解放理论的研究视野、并未结合妇女解放的需要与实际而给予重视、加以阐释乃至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概念、原理、范畴、命题,应当结合妇女运动的新实践加以深入开掘,深刻理解。“重新说”是指:对于一些曾经被看做是妇女运动的基本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已不可能再具有基本原理意义的观点,应当适时地加以突破和修正。总之,应当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实现“与时俱进”的新发展的基础上,来充分把握、发挥和提升其当代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当代价值的寻求途径

重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不是一个抽象的原则,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从上述所言的四大基本点出发,要真正确保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当代价值的把握是深刻且准确,则必须同时寻找到一条寻求该价值的科学路径。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始终只能、也同时必须存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得以生发的:一是从其理论的中心地带,即从基本原理中生发;二是从理论的边缘地带,即从那些曾被忽视、误解乃至被遗忘的思想、观点中生发。而不管是从哪一地带生发,最后的生长点都必须落足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因此,寻求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便必须从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合理切入。而这,也就极其自然地要求寻求者必须突出“问题意识”,即要求寻求者必须准确判断在当代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与事实中,究竟哪些是真正值得理论进一步追问的,以及如何把这些值得进一步追问的现象与事实作为理论所要研究、剖析与揭示的问题制定下来。

谈到“问题意识”,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歧义,但实际的贯彻落实却并不理想。反观当前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讲得很响,扎扎实实的研究却很薄弱;一般性的论述非常之多,具体深入的问题研究则较为少见;追求话语新颖的热情很高,结合新的实践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则较疲软。这样的研究,显然是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走向“当代”的。其实,今天讲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性,并不在于一定要翻新什么概念或者术语,也不在于必须快速而全面地建立某种新的理论体系,而是在于真正面向妇女解放与妇女发展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原则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从而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度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就是在分析和解决妇女解放运动中的重大实践课题和理论课题中得以实现的,或者说,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当代价值最为重要的存在形式和实现形式。当然,这并不是说,引入新的概念和范畴、建立新的体系结构便完全毫无意义,而是旨在强调应当突出问题的研究,并以此来带动基本理论的研究。如果对妇女解放运动中所存在和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而一味追求话语的翻新和体系的建构,那么,这样的努力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实际意义呢?

因此,必须突破、弱化既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研究中过于浓厚的“体系意识”,并使其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培育。而由“体系意识”转向“问题意识”,实际上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研究必须结合现实的需要而实现自身研究范式或研究方法的不断转换与更新。为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仅仅看作是一个知识系统,而更要看到它重要的方法论功能与实践功能。与此相联系,同时必须明确的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究其基本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两大层次:一是妇女解放的一般理论,即妇女观上的解放理论,主要阐述关于妇女解放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与观点,例如,关于妇女解放的动力与主客体关系,关于妇女解放的内在矛盾与发展规律等问题的基本看法,着重揭示妇女解放的本质及规律。二是具体的妇女解放理论,即以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妇女具体解放状况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主要研究性别不平等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走向,同时研究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环境、方法、途径、机制等问题,为分析妇女解放的具体进程提供具体性意见。无论是一般理论还是具体理论,有关它们的论述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直接指向现实,并为现实服务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如何“改造世界”。在实际研究中,不仅要注意回答妇女解放“是什么”的问题,更要注意回答“如何解放”的问题。只有使自身的研究更加切近现实,并通过具体考察提出切合实际的新的解放思路和解放对策,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才能通过其方法论功能的真正发挥而获得无以替代的当代价值。

要增强“问题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功能,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提出问题的能力。妇女研究不是一般的“做学问”,而是要“经世致用”。无论是领悟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还是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都应以提出问题、把握问题为前提。离开问题的探讨和解决,理论研究也将成为无的之矢。从某种意义上讲,探索的过程可能比得到结论更加值得重视,问题的提出可能比答案的给定更加具有意义。只有在不断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理论才会获得新的视阈,研究才会获得新的生机与新的意义,从而问题才有可能处于不断解决的过程之中。

而在某种意义上承认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这意味着问题的提出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所谓问题,就是那种“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289在此,时代的口号与呼声显然不是自动彰显的,它深藏于各种迷离混沌的现实表象之下,并需要莫大的理论智慧、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彻底的批判精神才能得以显露。也就是说,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的提出,绝不是闭门玄思就能做到的。提出问题必须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必须对妇女解放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予以及时地发现和准确地把握,并将其转变为理论上的研究课题。离开了妇女解放的社会现实,“问题研究”只能是一句空话。

当然,寻求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不仅需要增强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强化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并不是一般性地强调“问题意识”,而是要确实通过对妇女解放运动中重大问题的探索、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从而引导妇女解放运动良性发展与顺利推进。因此,所谓“问题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问题的提出与理论的追问层面,同时也应该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最终落实到解决问题上面。这样,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当代价值的科学把握与现实寻求,实际上就是由恰当地提出问题、深入地探索问题与合理地寻求问题的解决三大环节共同组成的。按照这样的方法论要求,寻求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当代价值最为基本的途径和方法便是从当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出发,进入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然后再从这种理论视野回到妇女解放运动的现实中,尤其是目前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现实。

标签:;  ;  ;  ;  ;  ;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把握与探索途径_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