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价值评价与马克思的实践范式转向_主体性论文

主体性、价值评价与马克思的实践范式转向_主体性论文

主体性、价值评价及马克思的实践范式转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主体性论文,范式论文,评价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0)06-0047-07

我国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问题,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学术探讨和研究。一个具有当代高度和中国特色的、作为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正在形成和酝酿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其核心范式。追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人类对实践的探索是伴随人的主体性发现及其矛盾的展开和深化,直至主、客体意义关系的价值评价。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诞生,作为理论范式创新所引起的对传统哲学人的主体性、价值评价观的转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哲学史的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的源流及其哲学的转向,从而使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效应评价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一、人的主体性发现与人们对实践观的探索

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主体的感性物质活动而区别于其它一切物质运动,这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实践的概念是伴随着思想家们在探索人的活动区别于物的活动的本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与人的主体性发现有着密切联系。但是人们并没有一下子理解和把握实践活动的本质,而是经历了一个寻求和发现的漫长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古代的道德主体性与道德实践观

早在古代希腊时代的亚里斯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就多次使用“实践”一词,当他谈及理智德性时指出,伦理德性就是实践思维和实践真理。他还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中去理解实践。古希腊晚期的斯多葛派提出人类三种生活:静观、实践和理性。在中国哲学中,讲到实践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个人品德修养活动。荀子说:“正利而为之事,正义而为之行”,这就是指履行伦理责任行为。为什么古代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实践概念运用于道德伦理行为?这是一个颇耐人寻味的问题。在马克思提示了人类实践的特性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实践的特性与人的道德主体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人们最先发现人是会自我约束的有德性的动物。人的羞耻心、良心、责任感等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属人特性。道德主体行为的特点是作为人具有的某种信念的践履,它具有发端于内,见之于外的性质,这种性质恰恰是实践的重要特性之一,而且它不象人的衣食活动具有被驱使的被动性和强制性。道德实践是可以由个人意志加以主宰的活动。把实践限于道德行为,说明人们所注重的正是人作为主体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亚里斯多德使用的实践概念就明确指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注: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78页。)

2、近代的科学主体性与科学实验的实践观

实践作为与理论相对立的范畴始于文艺复兴时期,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脱离实际、鄙视科学、繁琐论证的特征,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越来越认识到经验、实践和科学的重要性。达·芬奇认为:“科学是将帅,实践是士兵”;“实践永远应当建立在正确的理论上”。(注:《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1页。)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牛顿力学的决定论不仅成为人们的科学信念、理性的象征,而且对人们的哲学思维和哲学的视界都打开了一扇新视窗。它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神学对人和自然的束缚,人们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对自然的发现就意味着对“客体”的发现;对人的发现就意味着对“主体”的发现,这使哲学的视域从中世纪的神学及对神的本体证明进入了对“主体”与“客体”的近代哲学的新视域,这是近代哲学的重要特征。

伴随着科学和人的主体性发现,人们把对道德实践的目光转向科学实验。近代经验论始祖费·培根指出,自然的奥秘和科学的发明,都可以“通过实践”、“依靠经验”和“技术干扰”去获得和验证。在培根的实践观中,还包含了实践是衡量认识真伪的思想。当然,这个时期他们讲的实践主要是指科学实验和生活经验。这种对实践探索从道德向科学的转向,恰恰也反映出实践本质属性的能动性和物质性特征。

文艺复兴之后,自然科学获得了巨大的进展,科学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人类理性的伟大,但同时也造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比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以神权压制人权的观点要好,但把人看成一架机器,就意味着把人的一切都看成是被规定、被决定了的,将人看成受制于自然的因果必然性的产物。这使人们在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时候,又产生了新的困惑,即人的主体性在摆脱神的束缚之后,又进入了自然因果必然性的束缚。因此人也就没有自我决定的余地,当然就无从谈起人的主体性发挥。这就导致了人的道德实践与人的科学实践的悖论。一方面,人的道德实践表明了主体活动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体现出人的自由意志;另一方面,人的科学实践又揭示了主体活动的客观物质性和因果必然性。这种背反的结果导致了哲学视域的转向,哲学开始探讨主客二分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并在这个关系中进一步突出了人的理性主体。康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从哲学理论上,系统地说明“人的发现”,为人的独立自主和尊严提供了哲学基础。

3、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体与理性实践观

康德一反传统把自由和必然统一到人的主体性之中,把“实践”概念正式引入到哲学中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道德哲学。他认为,人有两重性,一重是人的自然方面,一重是人的自由意志方面。人的自然方面是受因果必然性支配的,而人的自由意志方面却是自我决定的方面。人的主体性就表现为必然与自由的统一。康德在分析人的理性活动时,提出了“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概念。所谓实践理性,指理性在人的行动中的实际应用,理性对意志从而通过意志对人的行为的支配作用。这种由意志对人的行为支配的“实践”活动,康德称之为“道德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道德实践是作为主体理性的最高形式而存在的。因为道德是摆脱了当下感性的现实世界,包括人自身的感性欲望,而根据理性的“应该”去行动,这是一种人所特有的“德性”行为。在康德看来,有“德性”的行为,是理性“自由”的最高表现。它完全服从于意志的“绝对命令”,即不受感性欲求支配的道德行为,是最纯粹的对“成败利钝”在所不计的行为。由此,他得出自由高于必然,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实践理性成为康德哲学体系的最重要的部分,是人追求的最高目的。

黑格尔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把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活动加以区别,并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两者的关系。在他看来,实践理性活动是为了去掉客观事物的假象,按照主体的目的来规定和改造世界,因此实践理性是使世界“应如此”的活动。理论理性是研究世界“是如此”的活动,理论理性只有实践理性才能把主观的东西变成现实。黑格尔还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这个很有价值的论断出发,得出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还具有现实性的优点。黑格尔进一步提出,从理论到实践,主观的东西变成现实东西的中介是手段(工具)。人正是通过手段(工具)去改造自然,使“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所以他认为手段高于目的。黑格尔甚至意识到劳动是把“自然人”提升到“自由人”的一种“解放的环节”。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从对人的主体性探索,意识到了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但是这种活动被局限于理性的范畴,缺乏感性的现实性,其实践观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实践的狭益性和片面性。把实践看成为“善”和人的道德行为的活动,其出发点仍然限于抽象观念活动范围,尽管黑格尔用实践来说明人的主体性和精神能动性,但没有把物质生产活动看作实践的基本形式,而看作是绝对精神异化的理念实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人们对实践的认识与对人的主体性探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道德主体、科学主体及理性主体的发展,逐步认识到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实践。主体的发现过程也是实践的目的性、能动性、物质性和现实性逐渐开显的过程。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实践观包含着有价值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来源。

二、理论的价值评价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范式的转向

经过前人对主体性的道德实践观、科学实践观、理性实践观的探索,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哲学的主题和主导思维方式经历了从论本体论、认识论阶段向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哲学阶段的转向。马克思主义将实践观作为建构哲学体系的起始点,以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总体性指导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向过程中,对前人理论的价值评价起着动力和导向性作用。

从康德提出“我能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和“我能期待什么?”三大人类理性问题,到黑格尔理论活动的“是如此”和实践活动的“应如此”的认识论问题,主、客体的价值关系逐渐凸现出来。我们为什么要去认识事物、寻求真理、探索未来?或者说理论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意义?这既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关系,又是客体作用于主体,对主体的效用关系问题。1841年,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他批判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从纯粹理性中寻找真理标准的理性实践,主张哲学要联系人的生活实践。强调要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并把实践和生活放在对理论来说具有根源意义的地位。以生活、实践作为判断真理性的标准。认为生活和实践比引证更有效,他说:“比淹博的证引更加有用到无数倍的,却是实践,却是生活。我们每走一步,每看一眼,实践和生活都对我们证实这一句话的真理性。”(注:费尔巴哈:《宗教演讲录》,《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4-555页。)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人们对实践问题认识的深化,通过主客体认识和真理的关系,揭示出实践效用的理论价值评价问题。但是,费尔巴哈从根本上来说仍然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将实践理解为个人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或“利己主义”的本能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并没有脱离前人的思想大道,在哲学史上的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和实践的概念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进行这种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对理性和实践进行分析,就无法使马克思摆脱旧哲学所面临的困境。然而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另劈新径的是他们变革社会的现实需要和旧哲学属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所导致理论价值评价的转变。他们深感从康德、黑格尔到费尔巴哈的理论与现实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当用这些理论来变革现实时,则发生价值效用上的无效性。一方面,这些理论最多只是回答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等认识问题或事实问题;另一方面事实问题的属性是否符合马克思所代表的阶级需要,以及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又构成了马克思对传统哲学价值的重新评价。而价值评价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体系创新的价值选择、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这主要表现在:

1、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其主体需要和立场在对前人理论的价值评价中有重要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范式转向的价值活动和价值评价的动力。马克思早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就对实践作了初步的考察。开始时,他接受了黑格尔关于理性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也把“实践”看作一种精神的理论活动,并以意志、精神的实践作为解决现实社会矛盾,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他指出“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变成为实践的力量,并且作为一种意志走向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转而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的现实。”(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8页。)然而,通过实际的现实生活的斗争,马克思逐渐对黑格尔哲学所阐述的理性实践观产生了怀疑,感到仅靠精神力量和思想的批判,并不能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必须诉诸物质的批判力量。

而费尔巴哈所提供的实践观,乃是他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把实践看成人的最基本的、自我保存的、利己主义的意向活动。这种实践观也远不能满足马克思、恩格斯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那种变革现实的实践精神。由于这些理论不能满足马克思所期待的变革社会需要,不能体现马克思所代表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尽管这些学说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现实生活并没有实际可操作价值和意义。这促使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必须总结哲学史上的这些经验教训,根据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创立一种崭新的世界观。1886年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标志着西方传统哲学走到了它的尽头。马克思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实践哲学价值观的真谛:“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

2、评价理性的价值活动导向促使马克思寻求新的主客体统一方式。所谓评价理性是指主体在改造对象的过程中,依据预定的目的自觉能动地去评价其价值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发现他们和旧哲学价值标准上的差异之后,便开始寻求一种较高的价值标准,力图建立起较为客观的价值标准。这就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主体的主动地位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应有本质。如何才能使新的世界观不仅成为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成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就要对旧哲学实践观的主体性及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进行变革。

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继承,发现了实践是一种能动地改造外部对象的活动,人在把自在之物转化成为我之物的同时,也创造了自身的主体力量。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所形成的力量是一种社会力量,正是这种社会力量使个体力量超越了个体生理机能的局限性,而成为社会集体的存在,使人成为一个类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社会力量的源泉,社会做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与自然物质运动形式有根本的不同特点,社会是由人的有目的活动构成的,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精神因素的参与下进行的。因此,决定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是一种自觉的物质力量,这说是人的实践力量,生产力正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力量。而人民群众则是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因此当我们说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时,也就是意味着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也不理解人的本质,不理解社会物质力量的特殊本质。他们在批判唯心主义的时候,也试图用物质的原因解释社会,但是却用自然物质性去说明社会的本质。这样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人的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最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人的社会实践本质,这既是发现唯物史观的必然结果,又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价值评价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一,一种理论的价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确定,理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提供指导。其二,理论评价的主体不是理性,不是黑格尔“绝对理念”,也不是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而是实践着的人民群众。马克思从参与物质生产实践的人民群众出发,把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和价值评价的主体,深入到历史发源地的内部去考察人类历史。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在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并赋予实践以更为基本和重要的意义,即把实践观点作为新世界观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总之,实践的观点象一根红线贯彻始终,离开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就无所谓社会和社会生活,因此,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只有从社会实践中去把握。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才能把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创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提供了基本的理论范式,使之成为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新世界观。

3、马克思主义实践范式是评价客体价值意义的一种科学原则。由于马克思的实践是社会历史实践,这就不仅使客体的意义和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而且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实践发展也不断改变着自然客体和社会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使人超越了生命个体的局限性,获得了社会性。但是社会结构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对个体实践起着制约作用。社会结构既是人获得主体性的依据,因为人的活动、人的需要与满足而赋予其一定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它又是控制主体活动的一种客观物质力量,使主体价值评价具有客观的根据。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主体性的提高,人们对这种控制力量的认识会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人们对社会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如果说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自觉改造社会的开端,那末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开放,就是这一过程的继续和发展,体现出人们自觉地调节和控制社会实践,不断提高主体地位的价值意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改变那些不适合发展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结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方面改革,消除那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合理因素和机制,消除那些在政治领域还存在不适合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不合理因素,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体制和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民主,人民群众才能成立真正的国家主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范式创新与广阔的理论实践空间

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调整》一书中提出了“范式”的概论,他认为任何常规科学都是一种范式,一个科学理论有了范式就标志着达到成熟阶段。范式具有两个根本特征:第一,它是有经典名著反映出来的科学成就,足以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第二,这一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凡具备这两个特点的科学成就,就称为“范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建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范式,由此在人类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实践范式的建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这表现在: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观念工具”和“实用工具”。观念工具是科学和理论变革中的动力模式,是新理论的核心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马克思对实践本质的发现,使实践成为内在于新哲学理论之中的创新动力,它促使马克思、恩格斯解放思想,敞开思路。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主义的变革,若没有相应的新实践观的诞生是难以实现这种变革的。作为实用工具的实践范式在实践活动中成为原理和范例,架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回想20年前,我国开展的“真理标准讨论”,它之所以能起到如此重大的历史作用,就在于这场讨论解放的不仅是我们的“实践活动”,而且解放了我们的理论思维,使我们真正回到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中来。由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范式内含着人民群众的客观历史主体的价值评价意义,因此,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手段和开路先锋。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式的这种“观念工具”和“实用工具”的特性,在一定时期内给人们规定了具体研究课题,而这些课题也是按其原理范例的框架解决,后继者把力量集中在由范式规定的疑点上,又不断推动其理论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就是在新形势下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式的转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所阐述的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问题、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问题,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范式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和价值评价为标准的新发展。例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达到“让人民满意”的效果等。

3、马克思主义实践范式的建立,使其理论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在于向人们提出一个什么特定的哲学命题,而在于它提出新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以实践范式为核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可多视角破译社会的便利信号,或者说可以把实践问题转变为许多与特定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的问题或领域。例如,可以把哲学的实践范式转变成经济领域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本质及其规律的问题,也可以转变成社会发展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问题及政治哲学、经济哲学、历史哲学及美学等一系列领域和问题。由于这种转变,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式成为一种富有表达能力的概念空间。

美国后现代哲学家德里克·詹姆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向我们揭示了一种意义,这一理论确实具有一种不断“转变”的能力。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今天,无论是他的反对派,还是赞成派对他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同时,他的存在即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提出了远景和意蕴,又由于其概念空间的广大而为现实的发展设置了多样性,不确定性的新视域。马克思主义实践范式从诞生到现代,它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对其理论的实践者,在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补充、发展和检验着其理论。

收稿日期:2000-05-04

标签:;  ;  ;  ;  ;  ;  ;  ;  ;  ;  ;  ;  ;  ;  ;  

主体性、价值评价与马克思的实践范式转向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